天天动画片 > 八卦谈 > 2021国考申论省级卷「材料一、问题一」解析

2021国考申论省级卷「材料一、问题一」解析

八卦谈 佚名 2022-12-05 23:50:51

全文字数|6.1千
阅读时间|23分钟
图片来源|网络

1.申论和「段落概括」有相似之处

2.重要地点「集市」和NPC「陈青松」

3.纪检小组长为什么管「狗咬死羊」?

4.真相只有一个!小谷村集市之谜揭晓?!

5.顺理成章,顺其自然,水到渠成

申论和「段落概括」有什么相似之处?
为什么说「集市」和「陈青松」很重要?
纪检小组长为什么管「狗咬死羊」?
小谷村集市发展的真相是什么?

——敬请收看本文「2021国考申论省级卷『材料一、问题一』解析」。

一、申论和「段落概括」有相似之处

【2021国考申论省级卷材料一】

问题一:
「给定资料1」中说道,「这些努力和奋斗所换来的,有形的会老去,无形的却能从此改变小谷村。」
请根据「给定资料1」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要求:分析全面,条理清晰。不超过300字。

在解题之前我们首先要分析一下材料。

其实申论非大作文题目的解析和「言语理解与表达-段落概括」有相似之处。

一般来说,申论会要求考生概括措施、解读句子、分析原因或提出对策,想要做好这些,就要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即概括文意。

总体看来,申论题目比「段落概括」复杂多了(所以前者20多分钟做一道,后者顺利的话20多秒就能做一道),因此对材料的分析也较为复杂,大家不要盲目求快,以免错过重点。

接下来进入正题,从头开始分析。

二、重要地点「集市」和NPC「陈青松」

阳光伴随着讨价还价声,洒在谷底开阔的地方,这里正是小谷村集市所在的地点。驻村第一书记汪杰正在摊前拉话时,镇长陈青松打来了电话:“不错呀,你这‘无中生有’的集市渐成气候了。”

(小古村集市热闹,书记汪杰被表扬,且这个集市是从无到有建设的)

集市上,来的人越来越多,大家一边赶集,一边说着过去种种,十分感慨:“想过有改变,但没想到会有这么大的改变。”

(改变,说明以前人少、没有集市,明示原来小古村又穷又破)

从前的小谷村是什么样子呢?
汪杰记得他刚来小谷村的场景。因为山多平地少,村民择坡而居,住的都是篱笆屋。住得远的村民到村委会要走两个多小时,除了出山买必要的生活用品,几乎与世隔绝。

(小谷村之前穷、破的描述)

汪杰刚到村里时,老百姓看到他,都躲得远远的。他走进住在深山的赵贵家,看到他们家高高低低四个孩子,全都没有上学,最大的孩子都十四岁了。赵贵说,女孩子就应该在家照顾猪鸡羊。男孩子呢?赵贵说,上学太远也太苦了。汪杰说,小谷村会好起来的。赵贵只是笑。

(孩子基础教育都得不到满足)

很快,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小谷村的各项改造开始逐步推进。从县城到小谷村的苏民路正式动工,村内七条道路的拓宽硬化同步进行,五个易地住房安置集中点建设同时启动,安全饮水配套工程加快实施,电信宽带也进入村民家中。

(国家扶贫,硬件改善)

改变小谷村硬件容易,但是人们的思想呢?连村干部们都得过且过……

(引出重点:小谷村人们思想转变难)

很多人觉得申论答题找不到窍门,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材料字数太多,摸不到头绪,其实根据「段落概括」的思路来浓缩,会发现其实申论材料也就那么回事儿,甚至比大部分「段落概括」还好理解——毕竟是「申论材料」是一整篇文章,不会像「段落概括」那样掐头去尾人工改造来增加难度。

上面这段材料接近600字,但核心内容极为精简。我们先从最重要的第一段说起,逐句分析(申论材料一般第一段和最后一段需要仔细分析,其他的找重点即可)。

第一段:

阳光伴随着讨价还价声,洒在谷底开阔的地方,这里正是小谷村集市所在的地点。驻村第一书记汪杰正在摊前拉话时,镇长陈青松打来了电话:“不错呀,你这‘无中生有’的集市渐成气候了。”

这明显是烘托氛围的描写手法,此处不要看它写了什么,而是看它要烘托什么。「阳光洒在谷底」挺抒情的,但不重要,「讨价还价声」=人多,「小谷村集市」=地点才重要。

驻村第一书记汪杰正在摊前拉话时,镇长陈青松打来了电话:“不错呀,你这‘无中生有’的集市渐成气候了。”

这句话明显也是新闻报道常见的手法,通过上文的烘托引入人物,里面是上级对下级的表扬,那很显然,被表扬的人物和被表扬的事迹100%是本文的重点——放在第一段出场的必须是重点,所有的申论材料都符合这个规律。

至于「镇长陈青松」,大家可以将其理解为头上有感叹号的游戏NPC,是来引导提示的,做完任务这个NPC就是游戏背景了……换成「县长张白杨」「市长李雪梅」都没啥区别。

接下来的数段,虽然描述的内容很多,但不难发现所有内容都和「穷、破」有关,因此这600字的内容直接概括如下:

小古村之前穷、破,孩子基础教育得不到满足,后来国家扶贫,硬件设施得到改善。

在概括的同时可以发现,「汪杰」这个人物、「小古村集市从无到有」的建设过程和「村里人们思想的转变」必然是下文讲述的重点,要多加注意。

继续分析下文。

三、纪检小组长为什么管「狗咬死羊」?

改变小谷村硬件容易,但是人们的思想呢?连村干部们都得过且过。汪杰来的第4天才见到他们。汪杰没有说什么,只是默默做事。他“化缘”来的几台电脑,让村干部们学会打字,带领他们学习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的讲话,组织大家一起交流心得体会。他还有意识地锻炼年轻村干部,鼓励他们独立去解决问题。村纪检小组长刘波年轻,有些怕事,邻村一只狗咬死小谷村的一只羊,两村村民争吵起来,刘波觉得这事超出了村纪检小组长能管的范围,他解决不了。汪杰鼓励刘波,村干部样样事都得会干,越复杂的事越不能往后退,并指导他具体怎么做。刘波大着胆子处理好了这件事,觉得自己以后干工作更有底气了。现在,村里到处都能看到村干部的身影,或在走访解决问题,或在填路上的积洼,或在调解邻里纠纷。汪杰戏说,他们是村里的“施工队”。

(以前村干部都得过且过,后来汪杰以身作则,教村干部们学会打字、学习讲话、处理各种问题,发挥驻村干部作用)

——注意这里虽然字数很多,但浓缩起来就是「学会打字、学习讲话、处理各种问题」这几个字,「纪检小组长管狗咬死羊」其实是为了引发读者的好奇心而设置的一个有吸引力的事件,概括后可发现,它在说「汪杰教干部处理各种问题」。

孩子是小谷村的将来,要变,不能落下他们。那天从赵贵家出来,汪杰就下了这个决心。他开始奔波,提议筹办专为大龄失学儿童提供义务教育的“桐华班”。筹办还算顺利,“桐华班”由县教育局牵头,集中县里的优秀老师,加上一些知名高校的学生志愿者,自己编写教材,精心安排课程。学生们初来时,有的还哭哭啼啼的,汪杰对他们就像对自己的孩子,给他们爱与鼓励。
可是,汪杰找来找去,发现学生里面没有赵贵的大女儿。他去赵贵家做工作,赵贵就是不同意大女儿上学。一个深夜,汪杰跑去镇上找陈青松商量,最终他们决定换个方式——送法上门。第二天,汪杰带着司法所工作人员去了赵贵家,工作人员告诉赵贵,他们这样做违反了义务教育法,并苦口婆心陈述其中利害。赵贵终于同意大女儿去上学。“做人的工作也许不像修房修路那样起眼,但最根本,也最长远,哪怕我们暂时看不到结果,也必须全力去做。”汪杰记得和陈青松探讨的那个深夜,离别时,陈青松说了这番话,并按着他的肩说:“夜色难免黑凉,前行必有曙光。”

(汪杰通过筹办专为大龄失学儿童提供义务教育的“桐华班”、给村民普法等方式解决孩子基础教育问题。)

——结尾又出现了NPC陈青松的表扬和鼓励,说明汪杰的措施非常被上级认可

曙光里,新修的苏民路冲开群山,伸进小谷村的谷底,村民们也搬进了新家。村里的孩子在“桐华班”学习后,渐渐有了明确的方向,他们想着继续读初中、高中,还要考大学。想到未来的生活,他们的脸上焕发着光彩,看向远方的目光更加坚定。

(教育让村子的孩子对未来充满希望)

只有付出过,才知道其中艰难。汪杰希望自己离开后,小谷村能有东西永远留下来。同在一个镇,柏香村做茶园、搞旅游,后池村有苗圃基地。小谷村做什么呢?汪杰把小谷村的事捧在手里,掂来掂去,突然有了一个主意:在小谷村造一个集市……

(接上了第一段,说明下文要讲集市了)

申论最忌讳的就是抓不住重点。

中间这部分材料一千多字,看着就头大,但概括后可发现它极为简单,就两句话:

汪杰带好干部队伍,教育干部提高自身素质,处理各种问题;汪杰筹办「桐华班」,通过各种方法解决儿童失学问题。

这两句话之外的内容呢?一句话概括:

不能说毫无作用,只能说没啥价值(bushi)*

(*注:该评价仅限于申论解析,平常阅读的时候文中的例子和措施还是很生动,很值得一读的)

继续分析最后一部分。

四、真相只有一个!小谷村集市之谜揭晓?!

只有付出过,才知道其中艰难。汪杰希望自己离开后,小谷村能有东西永远留下来。同在一个镇,柏香村做茶园、搞旅游,后池村有苗圃基地。小谷村做什么呢?汪杰把小谷村的事捧在手里,掂来掂去,突然有了一个主意:在小谷村造一个集市。

(根据加粗部分描述可知该镇还有柏香村、后池村,而这句话的潜在意思就是小谷村的自然条件可能不适合种茶和苗圃,同时也没有什么旅游资源,环境较差,在下文有对应介绍)

经过一番努力,5月1日,大集热热闹闹开张了。汪杰到处吆喝,逢人宣传,他坚信只要坚持几个月,一定会有一个稳定、成规模、可持续的小谷村集市。汪杰做了两手准备,先是成立了村合作社,搞了小谷村集市专卖,然后告诉村民,哪怕拿鸡蛋来卖,合作社都收。同时,汪杰去镇里动员商户来小谷村做买卖。刚开始,商户们听到要去小谷村,满腹怀疑,他们印象中的小谷村是个鸟不拉屎的地方。但汪杰坚信,生活总要柴米油盐,吃穿总要必需品,只要坚持下去,集市会越来越热闹,他们自然就来了。果然,两个月后,商户们看到小谷村的集市热闹非凡,主动来找汪杰,要在集市上做买卖。

(「商户们的印象」和上文相接,印证了小谷村自然条件较差的猜测。那为什么最后集市能搞进来呢?)

——「逻辑推理」能力是公考很重要的能力,但其实申论也需要推理,这里就遇上了。如果没有推理出小谷村建立集市的真相,那么就永远不能真正理解透彻这篇文章。这里大家可以推测一下,接下来将揭晓答案。

小谷村的集市越来越有模有样,汪杰又开始谋划新的出路。一个由土地、稻穗、绿叶、白云和火把组成的小谷村Logo产生了。汪杰想在村里建一个老川茶制茶厂,与大茶户合营,聘请有经验的制茶师,让山中那些野生老茶树的茶叶打上小谷村的Logo后,可以不出村就能卖到茶客的手里,也让小谷村的Logo能够深入到他们的心里。他还在想方设法加快建设标准化的养殖厂,让“走的是神仙路、喝的是山泉水、吃的是神仙草”的小谷村生态羊走向城市餐桌。

(接地气的Logo,让人印象深刻的广告词,汪杰不愧是优秀的驻村干部代表)

——从文中描述可知,汪杰的思路非常活跃。既然小谷村环境较差,「鸟不拉屎」,搞不出柏香村的茶园,那转换角度,从「原生态」入手,直接化劣势为优势,把野生老茶树的茶叶宣传出去,一下子打开了局面。

勤劳致富之风在小谷村慢慢形成,汪杰掩饰不住地高兴。他想,这些努力和奋斗所换来的,有形的会老去,无形的却能从此改变小谷村。

(「勤劳致富之风」显然是无形的,恰好对应了最后那句「无形的却能从此改变小谷村」)

——最后一句话是本文的题目,但如果吃透了材料,这个题目还有有什么难度吗?

小谷村能够成为脱贫致富的典型,汪杰能够成为一线基层扶贫干部的先进典型,还登上了《申论》作文,和他十分优秀的个人能力是密不可分的。

其实,关于汪杰的能力,文中已经写的清清楚楚,但为了方便大多数读者理解,并没有用比较官方,比较公务的文字表达出来,例如:

汪杰同志是一名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员,在任职小谷村驻村第一书记期间践行初心,勇担使命,一心为民做好脱贫攻坚工作。两年来,他积极投身基础建设,高标准完成道路硬化和水电配套等工作;他言传身教率先示范,将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建立起一套「勇于面对、敢于担当、能打硬仗」的村干部班子;他逐门逐户走访有辍学儿童的家庭,建立并完善为大龄失学儿童提供义务教育的「桐华班」;他带领乡亲们因地制宜,发展生产,把村子里的集市打造成方圆30里内的最大农贸交易市场……

咳咳,写的不太好,不过这类文章在《人民日报》《学习强国》上到处都是,大家爱看吗?估计爱看的不多吧。

平时不爱看此类精炼严谨的消息,觉得这是「官样文章」「党八股」,做申论时遇到那么接地气的材料又觉得「内容太繁杂」「重点不好概括」,两边都不努力,两边好处都想得,天底下哪有那么好的事情呢?所以,好好学学权威党媒的文章吧!

上面的推理结果,此时就呼之欲出了。

汪杰深入分析了小谷村的情况,根据村子的优劣势和面临的机遇挑战,结合自身能力和上级的要求安排,出色完成了村子的扶贫攻坚任务,大致情况如下:

1.劣势

①村子地理环境较差(山多平地少),不能大规模搞茶园和苗圃基地,景色也不太好,旅游业搞不起来,连商户都反应这里「鸟不拉屎」。

对策:化劣为优,既然人迹罕至,那么这里的茶树一定特别老且非常原生态,汪杰借此打响了茶叶品牌,还顺便搞起了生态羊(估计就是原生态放养的羊,羊在野外觅食的能力很强,人多了还搞不起来)。

②辍学率高

对策:创造环境,软硬兼施(或者说:因地制宜采取个性化措施)

辍学率高的根本在于穷且交通不方便(上学不方便),而且儿童辍学是国家极度重视的问题。汪杰用修建硬件设施,创建集市等方式,在脱贫、交通上创造了环境,对于顽固不想让孩子上学的家庭,汪杰一方面逐户走访,贴心谈话;一方面把请司法所的同志们给村民普法,最终解决了这个难题。

虽然文中没有明确描述具体过程,但西瓜个人推测,汪杰在去赵贵家谈话时,态度很可能是诚恳的,姿态是很低的,甚至可能是穿着走破了的鞋子和皱巴巴的上衣过去的;而司法所的同志们上门时,或许是全套制服规范着装,带着开机的执法记录仪和崭新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等纸质版法律书籍,然后用严肃的态度翻开对应的条文,给赵贵一字一句普及法律的规定以及不让孩子接受义务教育的后果*。

*注:上文都是推测,说不定赵贵也可能在没有任何外部压力的情况下突然想通了,从而送女儿去上学。总的来说,结果是大家都很满意的。

2.优势:

其实本文并没有明确提到小谷村有什么优势,但是根据已知线索,可以推理出至少两个情况:

①小谷村区位比较好

根据周围的镇上商户愿意来小谷村可知,至少在乡镇一级的范围内,小谷村的位置很好,不是在几个村子中间,就是(修好硬件设施后)和附近的几个村子交通都较为方便。俗话说「赔钱的买卖没人干」,如果小谷村区位不好,来往都不方便,再宣传都没有用。

②汪杰很受上级领导重视

从文中不难看出,无论是整顿干部队伍、优化硬件设施、解决女童辍学问题还是兴建集市,汪杰都受到了上级领导的重视。说简单点,上面的这些措施最终还是要钱的,没有财政资金支持最后也搞不起来。

这就是「小谷村脱贫」的真相:

汪杰自身能力非常优秀,不负领导期待,充分扬长避短来发挥了小谷村的优势,又解决了问题又找到了脱贫途径,甚至「人迹罕至,鸟不拉屎」都成了「老茶叶、生态羊」的最好宣传广告*。

*注:这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别说一个穷破的农村了,就是世界500强企业,有几个成功的「化劣为优」的商业案例?

五、顺理成章,顺其自然,水到渠成

最后看一下问题:

「给定资料1」中说道,「这些努力和奋斗所换来的,有形的会老去,无形的却能从此改变小谷村。」
请根据「给定资料1」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要求:分析全面,条理清晰。不超过300字。
在解题之前首先要审题,既然要「谈理解」,根据题目可发现里面带有象征性的词语,逐一分析:

「这些努力和奋斗所换来的」→是以汪杰为代表的扶贫干部工作成果。
「有形的」→硬件设施,如兴修的道路、网络、水电等,「会老去」就是说单纯靠它们不能治本,还要探索出切实可行的扶贫之路。
「无形的」→单纯用钱不能直接解决的问题。根据上文分析不难发现,全文重点强调了3个点:

一是干部作风转变(从得过且过到综合素质提升,主动解决问题);
二是村民教育观念转变(设立「桐华班」,开展普法说服家长,孩子们也想接受更高的教育);
三是以「集市」为代表的一系列扶贫工程(合作社收购与专卖、集市、Logo涉及、 野生老茶叶、生态羊等)。

根据「无形的会改变」与「有形的会老去」对比可知,「无形的」能彻底扭转小谷村积贫积弱的状况,这里恰好能和最后一段第一句话「勤劳致富之风」照应。

所以,在解析时,我们首先把「这些努力和奋斗所换来的」解释写上,然后简单提一下「有形的」,重点解释「无形的」涉及的3个方面,然后结尾收拢在「上述成果让小谷村形成勤劳致富之风,彻底解决贫困问题」即可符合题目要求。

申论的答题重点是在「符合问题要求」的基础上答题思路正确、逻辑通顺,把握原文重点即可,不必过于追求细枝末节的表达。本题粉笔、中公和华图等机构的参考答案基本都符合上面的框架,而各位小伙伴主要备考的方向不是追求和参考答案一致,而是要明白怎样通过分析、概括材料得到上面的解题思路。




本文标题:2021国考申论省级卷「材料一、问题一」解析 - 八卦谈
本文地址:www.ttdhp.com/article/11123.html

天天动画片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