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动画片 > 八卦谈 > 非幻即真之理,未佛皆魔之道——86版《西游记》杂谈:<序>

非幻即真之理,未佛皆魔之道——86版《西游记》杂谈:<序>

八卦谈 佚名 2023-05-13 12:24:19

作者为虎扑 DionGlover

DionGlover的西游记杂谈我最早是在B站up主:枉叹人间  上看的,可惜原作者没有写完,而且后半部分只剩下纯文字版并要翻墙才能看了,所以我想把他的后半部分整理出来...

去年我把他写的三国杂谈整理好了,西游杂谈不知道能不能发出来...


下面是序言:

       央视《西游记》自81年立项至今,已走过了32个年头;这些年中,《西游记》伴随着这部电视剧的播出逐渐的走入了千家万户,其故事上至垂垂老朽,下到稚嫩孩童,未读原著即知大略者逐年增多;本剧之功绩是不可磨灭的…由此剧挑起兴趣继而大嚼原著者亦大有人在,但深读之人却不多,读懂之人更少,为何??皆因本剧与小说差异太大所致…笔者曾亲身体验过心猿木母的难解,金丹肾水月门之迷路…但张书坤说的好:“通人读书,只往通处解,所以愈读愈明;不通人读书,只往不通处解,所以愈读愈不明。”悟得此中道,初解原著则不难矣…结合笔者对于本部电视剧制作流程的了解,遂有撰此杂谈的打算…

       正如笔者第一二段所说,我并不想将原著强加于读者和观众的心头,万般皆是西游,万般皆有缘法;但是,本剧与原著之差异以及笔者对本剧改编的各种看法都会在杂谈里面一一提出,某些段落可能过于辛辣,但仅为笔者一家之言…不可当真…


一、前11集相对后面14集的优势主要有几大方面:


       先拍摄的十一集为《除妖乌鸡国》-《计收猪八戒》-《三打白骨精》-《偷吃人参果》-《祸起观音院》-《猴王初问世》-《官封弼马温》-《大圣闹天宫》-《困囚五行山》-《猴王保唐僧》-《坎途逢三难》

       1. 剧集相对完整,有因有果:如《偷吃人参果》中剧情一直延伸到孙悟空镇元子结拜;又如《祸起观音院》中观音最后警示猴子勿要人前斗富…

       2. 改编相对合理,较多的借鉴了民间各类文艺作品的精髓,而不是闭门造车:如《三打白骨精》中“恶徒不除,难取真经”的佛旨,如《坎途逢三难》剧情的巧妙连接,如《计收猪八戒》中“猪八戒背媳妇”“地保抢亲”等等精妙的加戏… 

       3. 化妆和置景相对严谨,出现穿帮较少…

       4. 四众形象较为贴合原著:如猴子的红脸雷公嘴,八戒的长椽大耳加背毛,还有汪唐僧的佛相以及对各种佛家礼仪的呈现…

       还听到过一种流言(只是流言),貌似前十集里有大部分都拍了两遍,摸索是个艰辛而且浪费的过程,这世上,怕就怕认真二字!至于后14集的诸多问题,笔者会在杂谈三四中再细细分析,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继续关注…

       在更新正篇部分的杂谈之前,我想先介绍一下本剧的通用片头《云宫迅音》,此曲的创作时间大约在84年下半年,因为前三集的片头曲皆为试用版,而片尾曲《敢问路在何方》则受到杨导青睐,于是她下定决心把整部剧集的音乐都包给了许阎二人组…那么老许的当务之急就是悬而未决的片头曲…他在《敢问》中试用电音合成器成功之后,步伐更加大胆…历经半年之后,85年春天,被当代青年奉若神曲的《云宫迅音》横空出世…那个时候《大圣闹天宫》还未拍摄,但即便是这样,杨导还是马上就剪辑了已经拍摄的精彩画面,很快,初版片头就问世了…

       初版片头的精彩画面主要来自于最早拍摄的几个段落,如刚开始的白骨精变老妪,龙宫夺宝,试播版的立帝货,猪八戒抢亲以及乌鸡国猴狮对打的蹦床镜头;这一版片头无论在配乐上,还是男女和声的协调性上,都距离88年的最终版有一定差距,但这并不妨碍她成为很多人的初恋…

       87年底,杨导在25集基本拍摄完毕的前提下,仅用几天的时间就减好了最终版片头…时至今日,此片头已经流行了接近25年…

二、片头的画面出处整理如下:


画面一:石猴出世(第一集猴王初问世)
画面二:翻筋斗云(第五集猴王保唐僧,第一集猴王初问世)
画面三:架筋斗云(第一集猴王初问世)
画面四:白骨精变老妪(第十集三打白骨精)
画面五:鹰愁涧小白龙现身(第五集猴王保唐僧)
画面六:熊罴偷袈裟(第六集祸起观音院)
画面七:猴王闹龙宫(第二集官封弼马温)
画面八:行者入熊洞(第六集祸起观音院)
画面九:西游记大字夹杂出现,题写者为陈书亮
画面十:哪吒斗大圣(第三集大圣闹天宫)
画面十一:玄奘登殿(第四集困囚五行山)
画面十二:醉酒吃蟠桃(第三集大圣闹天宫)
画面十三:仙鹤起舞(第三集大圣闹天宫)
画面十四:大圣偷丹(第三集大圣闹天宫)
画面十五:天河御马(第三集大圣闹天宫)
画面十六:嫦娥起舞(第四集囚困五行山)
画面十七:三藏启程(第四集囚困五行山)
画面十八:猴王横渡西海(第一集猴王初问世)
画面十九:号山穿林行(第十四集大战红孩儿)
画面二十:走过枯草滩(串场之一,未用于正片)
画面二十一:八戒撞天婚(第八集坎途逢三难)
画面二十二:黑狐戏唐僧(第十一集智激美猴王)
画面二十三:嫦娥拒天蓬(第七集计收猪八戒)
画面二十四:猴王得神针(第二集官封弼马温)
画面二十五:夕阳下的四众(串场之一,未用于正片)

       总体来讲,本版片头剪辑和音乐的搭配简直天衣无缝,随着节奏的前进,每一幅画面都恰到好处;不过相对而言,后14集中的镜头出现的并不多,而第三集的精彩画面则占据了主要位置,倒也正好应了《云宫迅音》的名头…

三、片的画面出处整理如下:

(后6集片尾加入新的景色,在第17集已总结)

画面一:福建武夷山(第八集坎途逢三难)
画面二:四川灌县都江堰
画面三:四川峨嵋山(第九集偷吃人参果)
画面四:大理郊外山脊(第八集坎途逢三难)
画面五:北戴河海边沙滩
画面六:海南文昌椰林(第一集猴王初问世)
画面七:四川灌县小城楼(注意,此为汪唐僧)
画面八:新疆火焰山


四、本剧的制作顺序大略如下:


       81年底,央视副台长洪天民,电视剧部主任阮若琳,王枫开启《西游记》《红楼梦》两大名著的拍摄计划,前者交给了电视剧部的导演王扶林,后者出人意料的交给了文艺部的杨洁…

       82年1月到6月,杨洁,王崇秋,李成儒等六人从东到西,从北到南,走完了全国,初步确定了本剧的取景地点,并且完成了相应的协调工作…同时,中国京剧院的戴英禄,邹忆青完成了30集的剧本初稿… 

       82年7月1日,试集《除妖乌鸡国》开拍

       82年10月初,央视组织了吴祖光,谢添,郑榕,袁世海,李万春等各个方面的专家对试集做了评估,结果是满意的,300万前期资金开始投入…

       82年11月,正式开机;83年秋天,第一任唐僧汪粤离组,山东话剧团演员徐少华入组… 

       84年2月,《三打白骨精》和《计收猪八戒》制作完毕,于2月3日在央视播出,大受欢迎…86年就算是二次播放版了。

       86年春节期间,播出由《猴王初问世》到《三打白骨精》的前十集,外加试播版的第十三集《除妖乌鸡国》… 

       86年拍摄了从《智激美猴王》到《孙猴巧行医》的九集剧情(包括翻拍版除妖乌鸡国),其中86年夏天拍摄《大战红孩儿》时,前期的300万资金已经用光;剧组演员李洪昌联系到了中铁十一局,其局座拍板,将下一批300万送入剧组,成为后面所有剧集拍摄的契机;85年秋天徐少华离组,央视演员迟重瑞入组…

       87年春节,《西游齐天乐》晚会播出…为后五集的拍摄制造声势…

       88年2月1日起,号称全本缺五集的25集电视剧《西游记》正式播出…因资金原因没有拍完的剧集为《险渡通天河》《真假美猴王》《遇阻狮驼岭》《救难小儿城》和《收伏青牛怪》…

       至于1998年立项拍摄的《西游记续集》,因笔者精力有限,且个人不太喜欢,所以将不会在本杂谈中作详细点评(可能会在某些回目中提及)

       既然是按照拍摄顺序编写,笔者计划将82年至84年份的试播三集首先合为一帖,86年播放的其他八集放在一处,同年的制作的8集是第三贴,而最后的5集则合成第四贴,逐步更新…

具体写作顺序:

杂谈一:除妖乌鸡国、计收猪八戒、三打白骨精

杂谈二(上):偷吃人参果、祸起观音院、猴王初问世、官封弼马温、大圣闹天宫

杂谈二(下):困囚五行山、猴王保唐僧、坎坷逢三难

智激美猴王

夺宝莲花洞

大战红孩儿

渡脊关:黑水河、斗法降三怪、通天河

道魔劫:青牛精、趣经女儿国

阴阳论:真假美猴王、三调芭蕉扇

扫塔辨奇冤

误入小雷音

猪八戒在小说中的外在形象分析

禅定污:蟒蛇精

孙猴巧行医

错坠盘丝洞

未佛皆魔(狮驼国SP上)

之后的西游杂谈就此辍笔!!!

四探无底洞(注:此篇杂谈作者为虎扑“第一勇士”)

五、特别鸣谢单位

特别鸣谢单位一:浙江新昌电冰箱厂其实就是小天鹅电冰箱厂的前身,是建国后的老牌国营企业,90年代已转卖别人,当年该厂为《西游记》提供了几十万的资金…

特别鸣谢单位二:中铁十四局,是蜈蚣精李鸿昌老师拉来的赞助,后期的三百万资金都是他们出的…

六、非幻即真之理 未佛皆魔之道:

       题跋自李评本之序,袁于令之妙笔: 文不幻不文,幻不极不幻。是知天下极幻之事,乃极真之事;极幻之理,乃极真之理,故言真不如言幻,言佛不如言魔。魔非他,即我也。我化为佛,未佛皆魔。魔与佛力齐而位逼,丝发之微,关头匪细。摧挫之极,心性不惊。此《西游》之所以作也。说者以为寓五行生尅之理,玄門修煉之道。余谓三教已括于一部,能读是书者,于其变化横生之处引而伸之,何境不通?何通不洽?而必问玄机于玉匮,探禅蕴于龙藏,乃始有得于心也哉?至于文章之妙,《西游》、《水浒》实并驰中原。今日雕空凿影,画脂镂冰,呕心沥血,断数茎髭而不得惊人只字者,何如此书驾虚游刃,洋洋洒洒数百万言,而不复一境,不离本宗;日见闻之,厌饫不起;日诵读之,颖悟自开也!故闲居之士,不可一日无此书。

       万事有始有终,万物皆从无到有…《西游》亦然,自大唐玄奘法师赴天竺礼佛论道;至有辩机《西域记》收录之实;间杂宋辽夏元四代之杂剧,遂成明初之轮廓,乃至于嘉靖年间成书,万历年间新刻本诞世(世德堂现存本为万历新刻,如今西学界李安纲等人支持嘉靖旧刻一说,笔者会在后面的杂谈提及),已是水到渠成,编纂者何也?为淮安射阳山人吴承恩乎?抑或游方僧客,七五闲人??皆未有定论…遑论西游衍生题材之变幻,未守世本之道,皆自由放荡,各言其说;《猪八戒招亲》《通天大圣过海记》皆非“西游”乎??谬也,生之于民,起之于民,始之于民,流至万民,万般不离其宗…佛即为魔,真即为幻;而诸般西游皆为西游也…



本文标题:非幻即真之理,未佛皆魔之道——86版《西游记》杂谈:<序> - 八卦谈
本文地址:www.ttdhp.com/article/30904.html

天天动画片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