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动画片 > 八卦谈 > 机动部队的直卫舰:秋月级驱逐舰(附日本海军防空舰介绍)

机动部队的直卫舰:秋月级驱逐舰(附日本海军防空舰介绍)

八卦谈 佚名 2023-06-08 00:12:33


‍‍‍‍‍‍(雾岛已经连续两次没写战列舰了)

防空舰的诞生

在战争爆发之前,日本海军追求的是"制空权下的决战"。由于主力舰数量不足,所以日本海军追求航空母舰在内的航空力量能够在决战之前成功消耗敌主力舰。因此,日本海军专门组建了单独的航空舰队,历次建造计划也大多以陆基航空队的建设为中心。而这之中的航空母舰和主力舰,都需要直卫舰的保护。

原则上,航空战队由2艘航空母舰和附属的1队驱逐舰。这些驱逐舰中,最初是拆除部分鱼雷发射器、搭载救援迫降机的摩托艇的旧式驱逐舰。但随着新航空母舰的服役,这些航速和耐波性并不优秀的旧式驱逐舰伴随航空母舰的能力逐渐不足。

而随着航空上的进步,历年来联合舰队的训练中问题最大的就是舰队防空。担任哨戒、保护机动部队中的航母和主力舰队中的战列舰的直卫舰需要更加强大的对空、对潜能力,并能在水上战斗中击退敌驱逐舰。

所以,各方面开始要求建造更合适的舰船。

与此同时,英国在30年代开始改造旧式轻巡并建造新式的防空轻巡(如黛朵级),而日本对岸的美国也在建造亚特兰大级防空轻巡。

日本海军经过研究后,将防空舰分为以下两个用途:

1.舰队伴随用

2.泊地、局地用

其中舰队伴随用的防空舰为符合各项要求的新计划舰,可以和防空专用航母配合使用。这部分包括丸四计划中的秋月和丸五计划中的防空轻巡815~818号舰。

而泊地、局地用防空舰采用老舰改造即可。

在丸四计划确定秋月级的建造之前,舰政本部也曾考虑过老舰的改造。其中,天龙级和5500吨轻巡(球磨、长良、川内级)被考虑改造为防空舰,而凤翔级被考虑改造为防空航母。1938年,舰本四部作成了天龙、由良防空轻巡改造试案。

一、天龙(防空轻巡)

天龙级有A、B两个改造方案。两个方案均搭载新制式化的5座双联装九八式60倍8cm高炮(实际口径76mm,每门备弹250发),但布置方式不同。A案的舰桥位置不变,将3座高炮布置在中部。为了节省重量,二号高炮的结构被简化。而B案则将舰桥向中间移动,高炮集中布置在艏艉方向上。由于受到波浪的影响更大,所以所有高炮都有全周式防波罩。此外,两个方案均搭载了4座双联装25mm机炮(每门备弹2000发),3座九四式高射装置和若干九五式机炮射击指挥装置,以及6座深弹投射器(60枚深弹)。

根据试算,改造后公试排水量4358吨,航速31.5节,续航距离3760海里。

二、由良(防空轻巡)

如前所述,长良级轻巡由良和天龙一同被计划改造为防空巡洋舰。由良只有一个试案,相当于拆除原本兵装换炮的结果。这个试案搭载7座双联装九八式65倍10cm高炮。为了减轻重量,中部3座高炮的结构被简化。10cm高炮由3座九四式高射装置指挥。除此之外这个试案还有4座双联装九六式25mm机炮(由九五式机炮射击指挥装置指挥)、110cm探照灯若干,以及6座深弹投射器(深弹60枚)。

根据试算,公试排水量7178吨,主机出力90000马力,航速32.3节,续航力18节-3750海里。

但是,旧式轻巡的改造不仅预算相当高,防空性能也并不充分。目前这些旧式轻巡可以作为水雷战队的旗舰,而且有必要时还可将其改为重雷装舰。

同时,舰政本部还在考虑新造防空巡洋舰的计划,资料来源同样是福井静夫资料(从这点来说,时间可能和旧式轻巡改造案时间接近)。

新计划防空巡洋舰

基本参数:水线长172米,公试水线宽15.8米,公试吃水5.7米,标准排水量7115吨,公试排水量8500吨,满载排水量9200吨

兵装:12座双联装10cm高炮(250发/门,4座九四式高射装置与2座4.5米测距仪指挥),4座三联装25mm机炮(2400发/门,2座九五式机炮射击装置指挥),8座深弹投射器(含100枚150kg深弹),4座110cm探照灯

动力:出力103000马力,航速34节

续航:搭载重油1750吨,续航力18节-7000海里

重量分配(公试排水量8500吨)

船体:2830吨/33.3%

舾装:350吨/4.1%

防御:700吨/8.2%

装备品:340吨/4%

火炮:727吨/8.6%

水雷关系:40吨/0.5%

电气设备:230吨/2.7%

动力机械:1850吨21.8%

重油:1170吨/13.8%

杂项:180吨/2.1%

显然,新防空巡洋舰的防空能力十分强大,造价也是巨额的。所以最终丸四计划先进行防空驱逐舰的建造,防空巡洋舰的建造被推迟到后面。

设计

说了这么多题外话,接下来进入正题吧。

在这种情况下,从1937年末到1938年初,海军省和军令部研究了实质为大型化驱逐舰的防空舰的建造。为了尽可能压缩建造费,将采用更轻的船体和动力系统。相较于轻巡,这种大型化的驱逐舰舰内各设备更加简化。同时考虑到驱逐队将由更大型的旗舰指挥,还可以节约居住等方面的空间。

1938年,军令部对防空驱逐舰的性能要求如下:

航速:35节

续航力:18节-10000海里

兵装:4座双联装新型10cm双联装高炮(8门)

附加要求:

(A)应尽量保持良好的耐波性

(B)设置救援迫降飞机用的摩托艇

(C)除了一般投射器外,还装备远距离投射对潜弹(特殊深弹)的深弹炮

由于当时军令部并没有强行要求搭载鱼雷发射器,而一般对驱逐舰的印象就是使用鱼雷的雷击舰,所以非正式地将其称为直卫舰。秋月级的主要设计者是松本喜太郎。

经过舰政本部的试算,满足军令部要求设计的标准排水量3700吨,公试状态达到5000吨。为了满足35节航速,主机出力需要75000马力,并采用高温高压锅炉。而满足18节-10000海里的续航力则需要1200吨重油。这从排水量上来说完全是轻巡了。

而这时的建造计划考虑建造多艘同级舰,从建造费上来讲,这种设计是绝对不可行的。其次,这种贵重的5000吨级舰本身还需要其他驱逐舰来护卫。所以这个计划行不通。

之后舰政本部重新设计,提出了原案和第一~三案共4案。

原案

基本参数:水线长134米,水线宽11.45米,吃水4米,标准排水量2530吨,公试排水量3300吨

火炮兵装:4座双联装65倍10cm炮,2座双联装25mm机炮

指挥装置:2座九四式高射装置(含4.5米测距仪)、1座九五式机炮射击装置、1座2米测距仪、1座1.5米测距仪、1座66cm测距仪

对潜设备:2座近距离深弹投射器和4座远距离深弹投射器(含深弹76枚),探信仪和水中听音器各1组

动力:52000马力,航速34节

续航力:18节-8000海里

第一案

基本参数:水线长132米,水线宽11.7米,吃水4.15米,标准排水量2640吨,公试排水量3470吨

火炮兵装:4座双联装65倍10cm炮,2座双联装25mm机炮

鱼雷兵装:1座九二式鱼雷发射器(鱼雷8枚)

指挥装置:2座九四式高射装置(含4.5米测距仪)、1座九五式机炮射击装置、1座2米测距仪、1座1.5米测距仪、1座66cm测距仪

对潜设备:2座近距离深弹投射器和4座远距离深弹投射器(含深弹56枚),探信仪和水中听音器各1组

动力:52000马力,航速33节

续航力:18节-8000海里

第二案

基本参数:水线长140米,水线宽12米,吃水4.2米,标准排水量2790吨,公试排水量3700吨

火炮兵装:4座双联装65倍10cm炮,2座双联装25mm机炮

鱼雷兵装:1座九二式鱼雷发射器(鱼雷8枚)

指挥装置:2座九四式高射装置(含4.5米测距仪)、1座九五式机炮射击装置、1座2米测距仪、1座1.5米测距仪、1座66cm测距仪

对潜设备:2座近距离深弹投射器和2座远距离深弹投射器(含深弹56枚),探信仪和水中听音器各1组

动力:56000马力,航速33.7节

续航力:18节-8000海里

第三案

基本参数:水线长138米,水线宽12.35米,吃水4.35米,标准排水量2790吨,公试排水量3850吨

火炮兵装:4座双联装65倍10cm炮,2座双联装25mm机炮

鱼雷兵装:2座九二式鱼雷发射器(鱼雷16枚)

指挥装置:2座九四式高射装置(含4.5米测距仪)、1座九五式机炮射击装置、1座2米测距仪、1座1.5米测距仪、1座66cm测距仪

对潜设备:2座近距离深弹投射器和4座远距离深弹投射器(含深弹76枚),探信仪和水中听音器各1组

动力:56000马力,航速33节

续航力:18节-8000海里

舰政本部将航速标准下降到33节,续航力也降低到18节-8000海里。

原案是单纯的直卫舰设计,没有搭载鱼雷发射器,反潜能力也更强。

但日本的国力有限,希望建造一种万能舰,以尽可能承担更多的任务。所以,从第一案开始专门强化了雷击。第一案采用了1座四联装鱼雷发射器,并搭载了支持2轮雷击的鱼雷(其中半数在次发装填装置中,第二、三案同)。

第二案延长水线,航速达到33.7节,接近原案的34节。但由于动力系统出力增加到56000马力,重新设计比较麻烦,也不怎么可行。

第三案搭载了和现有甲型驱逐舰相同的2座四联装鱼雷发射器,以及相关的次发装填装置。舰政本部认为搭载了2座鱼雷发射器第三案舰型过大,动力系统也需要重新设计(从甲驱的52000马力增加到56000马力),所以放弃了这个设计。

1939年4月,这个当初被称为直卫舰的新设计(W115/F51)最终成为了驱逐舰的一个分支(搭载鱼雷),开始被称为乙型驱逐舰。(其中W是丸四计划新舰的前缀,115是该计划中新新舰的编号。为了保持机密,在决定建造编号之前使用事务编号。而F51是设计番号,夕云级为F50,岛风级为F52)。

最终设计(F51)

基本参数:标准排水量2701英吨,公试排水量3470公吨,满载排水量3888公吨,全长134.2米,水线长132米,垂线间长126米,最大宽11.6米,平均吃水4.15米

动力:52000马力,航速33节

续航:搭载重油1080吨,续航力18节-8000海里

兵装:4座双联装10cm高炮,2座双联装25mm机炮,1座四联装61cm鱼雷发射器(8枚鱼雷)

之后经过部分修改,出现了名为"秋月型改型"(或冬月级)的改进设计,设计番号为F53。F53采用4座三联装25mm机炮(完工时5座),计划时将搭载鱼雷数减少到4枚(完工时重新改为8枚),深弹增加到72枚,燃料搭载约1066吨。

技术

船体

秋月级水线长132米,超过丙型驱逐舰(本质也是属于甲型驱逐舰)岛风的126米,是日本海军建造的最大的驱逐舰。公试排水量3470吨,和天龙级轻巡相差不大,超过夕张级轻巡。

但是在船体构造和防御方面,秋月级是驱逐舰式设计,所以和轻巡不同。

船体设计采用日本驱逐舰一直使用的艏楼甲板设计。为了控制排水量,舰政本部在秋月级的船体构造上下了很大功夫,甲板平面在一号炮塔前面下降。但另一方面,这种节省重量的巧妙设计却不适合量产。

舰艏结构示意图,可以看到前部甲板平面缓缓降低

秋月级各性能符合预期,凌波性良好,是适合伴随机动部队的防空舰。

秋月级线图

火炮兵装

自1935年八九式双联装12.7cm炮投入生产后,日本海军仍在计划新高炮以应对更加高速化的飞机。新高炮的要求是能以高初速、高射速射击。之后,70倍10cm炮成为备选设计。

经过反复试验的试验之后,身管长减小到65倍,并在1938年制式化。

秋月级采用了这款新式的九八式10cm高炮。这款高炮初速1000m/s,远超八九式12.7cm高炮的720m/s。九八式的炮弹弹重13kg,装药量5.75kg。随着初速的增加,对海射程达到19500米,对空射高14700米,弹道性能良好。作为代价,炮身寿命从八九式的1000发减少到350发。

由于炮身寿命急剧减少,日本海军开始考虑直接在舰上进行内筒换装。为了使之具有互换性,各组件的精度要求非常高。而当时的技术还没有把握,所以最终放弃了。

为了维持高仰角时的射速,秋月级的炮塔采用了很多复杂的设计。炮塔动力为20kW电动机,转速12°/s。炮管俯仰速度16°/s。俯仰范围为-10°~+90°。每门炮的理论射速为19发/分。但考虑到扬弹筒的效率为15发/分,实际射速应该低于19发/分。而在使用炮塔内的应急弹时,短时间内可能可以维持这个射速。

从炮架重量上来说,10cm炮和此前的三年式12.7cm炮相同。但秋月级搭载了4座双联装炮塔,而且备弹数也更多,远超只有3座双联装12.7cm炮的阳炎级。

水雷兵装

乙型驱逐舰第一目的是防空,其次为对潜和对水上直卫,最后是是作为驱逐舰的袭击能力,即雷击。

作为第二重要的反潜能力,秋月级搭载2座九四式深弹投射器和6座深弹投下轨,搭载九五式深弹54枚。而此前的甲型驱逐舰也仅搭载了1座深弹投射器和18~36枚深弹(36枚是不搭载大型破雷卫的情况),因此可以看出秋月级反潜能力的提升。

而最次的雷击能力方面,秋月级仅搭载了1座九二式四联装61cm鱼雷发射器。搭载鱼雷支持两轮雷击,4枚储存在次发装填装置中。

动力系统

阳炎、秋月动力系统比较

与甲型驱逐舰相同的是,秋月级动力系统采用2组蒸汽轮机和3座锅炉,二轴推动。主机出力52000马力,航速33节。但由于秋月级的推进轴转速不同(阳炎380rpm,秋月340rpm),所以重新设计了减速装置。

秋月级的推进器直径3.65米,大于阳炎级的3.4米。锅炉为吕号舰本式锅炉,蒸汽压力34kg/cm³,温度350℃。

但为了尽量缩短舰长、减少排水量,3座锅炉并不能像甲驱那样给每座锅炉设置单独的锅炉舱。前2座锅炉共用前部锅炉舱,最后1座锅炉则搭载于后部锅炉舱。这样,秋月级实现了单烟囱排烟。

秋月级打破了以往驱逐舰的设计惯例,将左舷轮机配置在前部轮机舱,右舷轮机配置在后部轮机舱。这是为了将两组轮机独立分隔,以控制损害范围。

巡航轮机分为高低压两部分。通过将巡航轮机排气导入主轮机的低压部,可以减少巡航时的燃料消耗,并减轻了巡航轮机的重量。这种设计从阳炎级开始使用。

防空舰建造计划

在1939年度成立的丸五计划中,日本海军列入6艘秋月级建造计划。在开战之前的1941年丸急计划中,日本海军再次列入了10艘秋月级的建造计划。

丸四计划:104~109号舰

秋月、照月、凉月、初月、新月、若月

丸急计划:360~369号舰

霜月、冬月(秋月型改型)、春月、宵月、夏月、满月(16%未成)、花月、清月(未开工)、大月(未开工)、叶月(未开工)。

而后来日本海军计划了秋月级的改进设计,由于一般计划要领书中从冬月开始称为"秋月型改型",这里为了区分,采用远藤昭的"超秋月型"来称呼。

丸五计划,列入了甲型和乙型驱逐舰各16艘,相比丸四计划提高了航速。这其中的甲型即是岛风级,乙型是超秋月级。超秋月级的设计番号是V7,建造番号为770~785号舰。

超秋月级和岛风级相同,都没有次发装填装置。同时都采用了75000马力的动力系统,以增加航速。

中途岛海战之后修改的改五计划中,甲型驱逐舰从计划中减少了8艘,而乙型驱逐舰追加了7艘。乙型驱逐舰的建造计划改为暂定舰名第5061号舰到第5083号舰共23艘。其中前16艘属于秋月级,最后7艘是超秋月级,建造番号5061~5083号舰。

改五计划制定时,军令部对其提出以下要求:

标准排水量:约3100吨

航速:约35.5节

续航力:18节-8000海里

兵装以丸四计划中的乙型驱逐舰为准,并修改为搭载4座三联装机炮和六联装鱼雷发射器和对应的6枚鱼雷

舰政本部详细设计之后,具体参数如下:

超秋月级

基本参数:水线长134米,水线宽12米,吃水4.15米,标准排水量3030吨,公试排水量3580吨

火炮兵装:4座双联装65倍10cm炮,2座双联装25mm机炮

鱼雷兵装:1座三式六联装鱼雷发射器(鱼雷6枚)

指挥装置:2座九四式高射装置(含4.5米测距仪)、1座九五式机炮射击装置、1座2米测距仪、1座1.5米测距仪、1座66cm测距仪

对潜设备:深弹90枚

动力:75000马力,2轴推动,转速360rpm,推进器直径3.7米,航速36.7节

续航力:18节-8000海里

超秋月级驱逐舰的兵装大体延续了秋月的设计,并进行了提升。考虑到一座四联装鱼雷发射器发射的单轮鱼雷不足,所以军令部要求直接采用六联装鱼雷发射器。一直以来的观点认为超秋月级将采用61cm鱼雷,但现有资料显示这个鱼雷发射器的型号和早期丁驱采用的六联装53.3cm鱼雷发射器完全一致。考虑到六联装61cm鱼雷发射器的重量太大(而六联装53.3cm仅和四联装61cm差不多重),加上超秋月级并非专门的雷击舰,或许采用53.3cm鱼雷发射器更合理一些?

可以确定的是,超秋月级没有搭载备用鱼雷。

由于高压动力系统生产困难,据说后续的超秋月级将使用预定搭载于岛风级的锅炉。

1943年10月27日,决定了舰名。

秋月级5061~5076号舰被命名为山月、浦月、青云、红云、春云、天云、八重云、冬云、雪云、冲津风、霜风、朝东风、大风、东风、西风、南风。

超秋月级5077~5083号舰分别被命名为北风、早风、夏风、冬风、初夏、初秋、早春。

由于战局的恶化,超秋月级在1944年5月5日全部停止建造。

前文已经说到,日本海军一直希望建造防空巡洋舰。在丸五计划中,日本海军列入了自己期望中的小型防空巡洋舰。

这个小型防空巡洋舰的具体设计不明,目前可知数据如下:

小型防空巡洋舰(丸五计划)

基本参数:标准排水量5800吨

兵装:4座双联装10cm高炮

航空:2架水机

单从主炮上来看,这个设计似乎和秋月级没什么区别。不过这个设计标准排水量增加到5800吨,可以推测其可能是理想中的高速防空巡。同时,还有可能增加了一定的装甲防护。在舰体增大的同时,还顺带搭载了2架水上飞机。另外,高射装置等设备也可能有所增加。

此型防空巡洋舰的建造番号为815~818号舰,共4艘。按照之前提到的1950年编制表,这几艘防空巡将编入以主力舰为核心的第一舰队中。

最终由于中途岛海战之后丸五计划的改订,防空巡洋舰的计划被迫终止。

本文标题:机动部队的直卫舰:秋月级驱逐舰(附日本海军防空舰介绍) - 八卦谈
本文地址:www.ttdhp.com/article/33073.html

天天动画片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