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动画片 > 八卦谈 > 90年代全国各地的歌舞厅,孕育了华语乐坛的半壁江山

90年代全国各地的歌舞厅,孕育了华语乐坛的半壁江山

八卦谈 佚名 2023-06-08 15:13:31

本文首发自公众号:Yusi音乐审美养成

未经允许严禁任何形式转载  


说到卡萨布兰卡,有人会想到一座城市,有人会想到一首歌曲,或许还有人会想到一部经典的老电影。

而对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北京生活的人们来说,卡萨布兰卡,是一家歌舞厅的名字。

这家位于西三环公主坟的歌舞厅,是当时北京有名的潮流聚集地之一,人们在这里开启轻松快乐的夜生活,也能在这里听到时髦前卫的流行歌曲。

那是改革开放的初期,流行音乐刚刚“登堂入室”被主流文化认可,夜店文化已经开始萌芽。

很多歌手选择通过参加青歌赛来登上主流舞台,而那些没有参加比赛或者被淘汰的歌手,则纷纷走进了全国各地兴起的歌舞厅,迈出了进军歌坛的第一步。

北京的卡萨布兰卡就是这样一个备受欢迎的民间舞台,它为心怀梦想的年轻歌手提供了亮相的机会,也为华语乐坛孕育了一大批优秀的流行歌手。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卡萨布兰卡歌厅的头牌歌手,叫做沙宝亮。

1993年,从小学习杂技、长大后却迷上音乐的沙宝亮来到卡萨布兰卡当伴舞。一次,歌厅的驻唱歌手生病了,他抓住机会顶上,唱了一首《改变所有的错》,征服了在场的所有人。从此,沙宝亮正式成为了歌厅歌手,并在一年内火速飞升为当红头牌。

与此同时,怀抱音乐梦想的北漂青年杨坤因为“脾气古怪”被上一家歌厅开除了,兜兜转转来到卡萨布兰卡寻找机会。

他用身上仅剩的一百块钱点了一首难度颇大的歌,唱完瞬间得到头牌歌手沙宝亮的肯定,于是两人携手并肩,在卡萨布兰卡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一直到新世纪之初,这对“难兄难弟”才分别凭借《暗香》和《无所谓》走出歌厅,走进了大众视野。

后来,卡萨布兰卡又迎来了一位被青歌赛淘汰的小鲜肉,失意的他同样选择来到歌厅驻唱来追求音乐梦想。这位歌手名叫满江,1998年签约了唱片公司出道,九十年代末红遍了大江南北。

也有女歌手来到卡萨布兰卡驻唱,其中一位后来参加青歌赛拿到了好名次,更在1994年凭借一首《祝你平安》走红,彻底走出了歌舞厅,她的名字叫孙悦。

九十年代的北京,当然不止有卡萨布兰卡。那时候最高级、最有名的四大歌厅,分别是台湾饭店、王府饭店、和平house、大富豪。

来自北京平谷的满文军,接连参加了几次歌唱比赛都没能取得好成绩,只好选择在台湾饭店驻唱维持生计,三年后,他考进了铁路文工团,唱了一首《懂你》火遍全国。

而为了追随男友,从浙江来到北京的周迅,去到了王府饭店驻唱。那时周迅的音色还很清亮,唱着《亲密爱人》,一晚上能赚150块。周迅唱歌时,黄觉通常在她旁边伴舞,两人因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直到今天还是非常要好的朋友。

当然,为了多赚钱以及得到更多上台的机会,对于当时的歌手来说,在各个歌厅之间跑场也是常有的事。九十年代的当红歌厅歌手吴秀波,就曾一度周旋在北京四大歌厅之间,而他最常去的,是位于王府井大街金鱼胡同的和平house,在这里他经常与一个叫戴军的歌手互相为对方报幕。

据说这家夜店的老板是香港人,所以当时红极一时的港星刘德华、beyond、草蜢、洪金宝等都曾光临此地。在那个工人平均水平不到200块的年代,和平house的门票就达到了80元,且天天爆满。后来,吴秀波成为了这里的头牌,有时一晚上就收入一万多,过上了相当奢靡的生活。

与此同时,还有几个长相不出众的年轻歌手,也在北京大大小小的歌厅卖力唱着,试图找到机会改变自己的命运。后来他们的名字都变得如雷贯耳:韩红、韩磊和黄渤。

1998年,还有两名23岁的男生组了组合,乘上了歌厅歌手的东风。他们在一个叫做“五月花”的酒吧驻唱,磨合了八个月后出道,第一张专辑便走红了。这张专辑被命名为《最美》,演唱组合叫“羽泉”。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华语流行音乐的中心并不在北京,而是集中在距离港台更近的广州。这样的地理优势,让广州成为了内地距离潮流最近的地方。

要知道,当时国内音乐传播的方式基本上是靠录音带。但在广州已经可以看到香港电视台,收听到香港广播,据说只要张国荣、梅艳芳的新歌在公开场合出现一次,第二天在广州立马就有人唱起来了。

在这样的氛围熏陶下,广州出现了很多身负才华的流行歌手,而歌手们需要大量的舞台,于是广州的歌厅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与北京后来兴起的歌舞厅不同,广州的歌厅大多不允许人们在歌手唱歌时跳舞,只能安静坐在下面喝茶、听歌,因此也被叫做音乐卡座或音乐茶座。

在广州大大小小上百家音乐卡座中,最有名的,是位于越秀区东山宾馆内的“卜通100”。

这家歌厅的名字是由台湾著名音乐人、《龙的传人》的作者侯德健起的,原意是“音乐让人兴奋,心跳加速到100”,后来因为其高消费,被民间解读为“进去噗通一下,100块就没了”。

这里有当时全中国最顶级的灯光、舞台、音响设备,乐队也是全国一流水平,甚至还曾为青歌赛、春晚伴奏。这样的配置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优秀歌手。其中,一大批来自北方的歌手南下住在东山宾馆,在漂泊中等待时机。比如有来自东北的那英、毛宁、火风、李春波,还有来自北京的林依轮。

当时,有位从重庆来的女孩,也梦想着考进这片心中的音乐圣地,连续尝试了三次却都失败了。还好最终在那英的极力推荐下,她以每场47块、远远低于平均水平的出场费被录用。谁都没想到,从此之后,这个看起来普普通通的女孩竟成了“卜通100”的台柱子,只要她一开口,哪怕人不出现,现场都会掌声如潮。

她叫黄绮珊,有一副非常好的嗓音,一度被称为中国的惠特妮·休斯顿。

▲黄绮珊和音乐人小柯

在广州驻唱的时间虽然只有半年,却对她的人生影响颇深。1992年,台湾音乐人涂惠源到卜通100听歌,被黄绮珊的嗓音迷住了。之后两人坠入爱河,黄绮珊嫁到了台湾,人生经历也被改写。

▲黄绮珊与前夫涂惠源

后来的日子里,中国迎来了唱片时代,不少唱片公司去歌厅里寻找人才,而这些“韬光养晦”的歌手们,终于迎来了命运的巨大转机。

毛宁被新时代唱片公司发掘,演唱了一首《涛声依旧》迅速火遍全国;林依轮、李春波被中国唱片广州公司选中,《爱情鸟》和《小芳》的爆红,让他们的声音变得家喻户晓…

1994年,华语乐坛迎来了原创音乐的黄金期,北京与广州遥相呼应,在唱片公司的打造下,涌现出了一批闪耀的歌星。在这场风风火火的造星运动中,他们也被赋予了一个共同的名字——94新生代。94新生代的崛起,除了与当时唱片工业的发展、造星模式的成熟息息相关,显然,也与他们在歌厅里的锻炼与成长有着密切的关联。

本周更新的《华语音乐养成史:多维解析流行乐》课程中,我们将目光瞄准了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那场风靡全国的造星运动。

当年最受欢迎的“金童玉女”“青春偶像”都是谁呢?这批从歌厅里走出的乐坛新秀们,与如今的选秀造星有什么不同?扫码解锁课程,一起了解上世纪九十年代,从“夜总会”走出的流行乐头牌。


本文标题:90年代全国各地的歌舞厅,孕育了华语乐坛的半壁江山 - 八卦谈
本文地址:www.ttdhp.com/article/33168.html

天天动画片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