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动画片 > 八卦谈 > 中国古代同性恋发展史

中国古代同性恋发展史

八卦谈 佚名 2023-06-22 03:12:10

同性恋自古以来就存在,从人类诞生之日起就有,早在先秦时我国就已经有了同性恋的相关记载,并且中国古代社会总体上对同性恋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情绪反应。虽然现在社会在某种程度上还带着有色眼镜,当前我国同性婚姻也没有合法化,但是历史上真的一直都有同性恋的存在。


据著名性学家李银河对中国古代的同性恋的研究,她说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中,从来没有残酷迫害同性恋的记录,从未有人因同性恋活动背叛死刑,除了文革时期有个别例外应按特例看待,历史舆论对同性恋一向比较温和。


关于中国同性爱恋的起源,清代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提到:“杂说称变童始黄帝”。当然这可能仅仅只是一种民俗猜测流传,缺乏有力的证据,但是足以说明同性恋出现之早。


《周书》有言“美男破老”,指的就是美丽的男子和女子一样,都会因为年长色衰而失去宠爱。


而在秦汉时出现的很多同性恋典故,后来就成了同性恋的代称,如分桃之礼、龙阳之好、断袖之癖等,甚至我们熟知的描写暗恋的诗句“山有木兮木有枝”也是对同性的告白。


见于《韩非子·说难》,讲述了弥子瑕献余桃给卫灵公的故事。


春秋时,魏国大夫弥子瑕深受卫灵君宠爱。有一天,弥子瑕陪着卫灵公在果园里游玩,吃到一个桃时觉得甘甜可口,就没有吃完,剩下给了卫灵公。卫灵公说:“子瑕这是爱我啊,自己觉得美味的舍不得吃完,要给我吃。”只是后来弥子瑕年老色衰后,卫灵公不爱她了,弥子瑕这个分桃的举动也成了他的罪过。


见于《战国策·魏策四》,讲述了龙阳君与魏王泣鱼固宠的故事。


魏王与龙阳君一起在船上垂钓,龙阳君钓到了十几条鱼,然后哭了。得十余鱼而涕下。


魏王问为什么哭,龙阳君说:“我刚开始钓到鱼的时候很高兴,但是钓的越来越大,就想把我之前钓的鱼丢弃。由鱼想到自己,天下的美人那么多,我怕自己像之前钓到的鱼一样,会被抛弃,所以哭泣。”魏王为了让龙阳君安心,就下令,如果国内有敢称美人的就杀掉。


因为这个典故,产生了诸如“龙阳君”、“龙阳之宠”、“泣鱼”等一系列的同性爱恋别称,并且在古代文学作品中,“龙阳”一词的指代频率几乎是最高的,大概可能由于这段感情是双向的吧。比如《红楼梦》中,就描述薛蟠动了“龙阳之兴,因此也假来上学读书”。



这是一个汉代的故事,出自《汉书·董贤传》,讲述了汉哀帝与董贤的故事。


有一天,汉哀帝下朝回宫时,看到殿前站着一个人,问了是在汉哀帝还是太子时当过太子舍人的董贤。这随意的一瞥,汉哀帝发现董贤越发俊俏了,命他随身侍从。从此汉哀帝对董贤宠爱异常,一月三迁,两人同车而乘,同塌而眠。


一次董贤枕着汉哀帝的袖子睡觉,汉哀帝先醒,准备将衣袖抽回,又怕惊醒了董贤的睡梦,情急之下,断袖而起。


此外,汉高祖、汉文帝、汉武帝等汉代著名的帝王都有爱好男色的记载。龙阳、断袖、分桃三词也共同构成了同性恋文学中最为经典常见的三个指代。


《越人歌》是春秋时楚国的民歌。后世脍炙人口的“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就是出于此。歌词是这样的:


这是一个船夫写给王子子皙的,大意是今天有幸能与王子同舟,心绪纷乱,我喜欢你而你却不知道。以示自己对王子的爱慕之意。据《史记·楚世家》记载,子皙被这首歌感动,后两人“举绣被而覆之”,可知也是同床共寝了。



先秦社会总体上对于同性恋是宽容的,他们并不将其视为一种反常的事情而激烈排斥,只有在这种同性情爱扰乱政治秩序时,才会招致墨子等思想家的批评。


其实古代的同性恋者颇多,很多人不知道是因为有时候是我们对他们不了解,有时候是因为有些文字在流传的过程中,被掩饰了真实意思。据学者考证,《诗经》中的《山有扶苏》《狡童》就可能是描写同性爱恋的诗篇,著名的楚国诗人屈原也可能是个同性恋者,并与楚怀王曾经是一对恋人。


《晋书·五行志下 》记载:“自咸宁、太康之后,男宠大兴,甚于女色。”可见当时“同性恋”风气之甚。此后历代文学作品中,都有同性恋的相关描写,明清尤甚,甚至有专门写同性恋的小说,如《品花宝鉴》等。


随着时代发展,社会对同性恋也越发理解与包容。这个随着历史发展而一直存在发展的现象,相信会有一天被所有人视为自然发生的正常的事情。

本文标题:中国古代同性恋发展史 - 八卦谈
本文地址:www.ttdhp.com/article/34673.html

天天动画片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