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动画片 > 八卦谈 > 【乡村社会学】乡土中国:名实的分离

【乡村社会学】乡土中国:名实的分离

八卦谈 佚名 2023-06-23 00:11:51

上节课《血缘与地缘》我们已经为社会变迁开了一个小头,我们说“社会稳定就是社会变迁蕴含于社会继替中”,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讲讲不稳定的乡土社会——“社会变迁”。

今天我们要讲第四种权力——“时势权力”。

再再再再再说一次,请务必分清“权力”与“权利”。

一、社会变迁——时势造英雄

乡土社会并不是不变迁,只不过是变迁的比较慢。之前我们谈过三种权力:“社会冲突”的“横暴权力”、“社会合作”的“同意权力”以及“社会继替”的“长老权力”。“社会继替”是指社会结构的不变而只是不同岗位上人员的改变。乡土社会的“变迁”,本就是“社会结构”的改变,它的改变慢主要是因为这种“改变”往往只是局部的改变,逐步地改变。换言之,乡土社会大部分的“社会变迁”是蕴含于“社会继替”中的,只有少部分的“社会变迁”,引起了社会结构的改变。

但是这样“少部分”的社会变迁,依然会引起权力。

“社会结构”是人所建构的,所以“社会结构”自身并没有变动的需要,只是人要它“变”罢了。就像是我们对中国人就得说中文,但对英国人就得说英语一样。往往是由于原有的“社会结构”因某些原因不能服务于当下的“新环境”,人们才去建构一套新的“社会结构”。“百家争鸣”和“新文化运动”就是这样。

可是,当旧的“社会结构”无法适应“新环境”的时候,当我们要去适应“新环境”的时候,我们又会感觉到我们自身很难脱离旧的一些思想观念、生活习惯。每次政治、思想、文化上有革新的时候,“革新派”往往都是势弱的一方,而“守旧派”往往都有很强大的社会基础。这和乡土社会是“定型”的社会有关。

可是,新的“方法”、“文化”、“社会结构”并不是现存的,而是要发明或是向他人学习的。于是,这个时候就必然会有一批我们称为“革新派”的人,就要去学习新方法、新文化、新社会结构甚至发明新方法、新文化、新社会结构并且试验新方法、新文化、新社会结构。[绕口令]

而这些“革新派”的人,就是费孝通先生所谓的“文化英雄”。他们在提出“新文化”之外还要带领着一批“群众”去相信他,并且为他去做试验。这个过程就发生了另外一种权力。这种权力不是压迫性的,也不是契约性的,更不是传承性的,而是“时势性”的。是你对某个人的新思想、新文化产生了“认同感”,成为“信众”,就会“听”他的,然后就能受他的“支配”或者说是“指挥”。对他产生“认同感”的人越多,“信众”就越多,“听”他的人就越多,受他“指挥”的人就越多,这种“权力”也就越大。这样的权力,我们称之为“时势权力”。当然,这种权力不仅仅是在文化思想方面,从根本上说这种权力的产生是在社会结构不符合当下环境的时候。比如岳飞、戚继光、俞大猷之类的人,他们并不是提出了什么新思想、新文化而受到人们的追随,而是在外敌来“破坏”本国的“社会结构”的时候挺身而出去“应对”这种“不符合”。这些应对不符合”的我们称之为“英雄”的人,就是拥有“时势权力”。

在稳定的乡土社会,这样的权力是极弱的,因为在一个“今日如昨”、“定型”、“安定”的社会,我们不需要有英雄提出新思想、新文化,也不需要有“英雄”去抵御侵略。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继承“传统”,重复着祖辈也曾重复做的事,也就是“继替”。这个时候,就可以说当“社会变迁”蕴含于“社会继替”时,这样的社会就是“安定”的社会。例子就是乡土社会的“子承父业”、“世袭制”。

二、社会继替VS社会变迁——长老权力VS时势权力

那么什么是“社会变迁蕴含于社会继替中”呢?

我们儒家讲求“孝”,“孝”就是对“长辈”的“无违”,这里的“长辈”就是“长老权力”的“长老”。也就是说,“孝”就是对于“长老权力”的“承认”,“孝”的要求也就是:虚心地向“长老”学习“传统”。

可是,一个人是要向“长老”学习“传统”,但随着时间过程,是也会成为“长老”的,自己的“后辈”也一定会来向自己学习“传统”。当你发现你向“长老”学习的某些“传统”已经不适用于“新环境”的时候,你就会“改进”出自己的“新经验”、“新方法”,等到“后辈”来向你这个“长老”学习“传统”的时候。你肯定不会继续把你向“长老”学习的那套已经“过时”的“传统”教给他,而是把你自己探索出来的适应“新环境”的“新经验”、“新方法”教给他。此时,是发生了“社会变迁”,只不过这样的“变迁”是在“长老权力”下“传承”、“继替”的。这样子的“变迁”,就是蕴含于“继替”中的变迁。你固然不能保证你今天种地的“经验”、“方法”是你爷爷的还是你太公的甚至是你曾曾曾祖父的,但这并不影响这些“经验”、“方法”被称为“传统”。就像1688年光荣革命一样,就是典型的一场领导阶层因为能够适应“社会变迁”带来的新环境而没有爆发流血革命的革命。

换句话说,就是“长老权力”是不能“容忍”反对的,“容忍”、“奖励”、“反对”之类带有“立场”意味的词只发生在“时势权力”中。因为“长老”对你的“教化”往往都是“有知”对“无知”的,“无知”的你所要做的只是“孝”,只是照搬“传统”的“经验”。当然,至于日后即将成为“长老”的你如何“继替”传统,这对于“长老”的“长老”可管不着。[套娃]

三、名实的分离——注释

一个“长老”舍弃他的“长老”的一些“过时”的“传统”,把自己探索出来的、适应“新环境”的“新经验”、“新方法”作为“新传统”传承给自己的“后辈”的过程,就叫“注释”。大家可以理解为“注入稀释”,这是个动词,不是名词。

他是在维持“长老权力”的形式的同时,又向“继替”中注入了“变迁”的内容。

虽然说“长老权力”是只允许“无违”,也就是“孝”的,是不允许“反对”的,但后辈在面对具体的“新环境”时,对于一些“过时”的传统,是没必要“照搬”的,是可以“口是心非”、“阳奉阴违”的。

“虚伪”在这种情境中不但是无可避免而且是必需的。对不能反对但是不切实用的教条或命令只有加以“歪曲”(“歪曲”理解为“改进”或者“注释”会好一些)。——《名实的分离》

也因此,在“社会变迁”引起的“新环境”下,“长老权力”只是空有“传承”、“继替”之“名”,至于后辈成为“长老”后如何去“传承”、“继替”给新的“后辈”,“长老”对你并没有“实”质性”的控制力。

为谁辛苦为谁甜,常得君王带笑看...




本文标题:【乡村社会学】乡土中国:名实的分离 - 八卦谈
本文地址:www.ttdhp.com/article/34761.html

天天动画片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