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动画片 > 八卦谈 > 为什么他被称为“世界上最快乐的人”?

为什么他被称为“世界上最快乐的人”?

八卦谈 佚名 2023-07-31 13:56:06


Matthieu Ricard(马修·理查德)

被几家流行媒体称为

“世界上最快乐的人”

作者 | 马修·理查德

来自 | TED演讲

校对 | 子七

来自法国的Matthieu Ricard(马修·理查德),七十多岁了,是一名藏传佛教的僧侣。

Matthieu Richard曾是杰出的生化学家,26岁那年完成博士学位后,他选择放弃学术生活、只身来到尼泊尔钻研藏传佛教。

后来,他获美国著名脑神经学家Richard Davidson的邀请,参与一项有关冥想与大脑活动关系的研究,而这项研究长达12年之久。

著名神经学家Richard Davidson(右)

Davidson在Richard头上装了256个传感器,发现当他藉由禅修冥想来培养慈悲心时,他的大脑竟然特别的轻。

256个传感器

根据研究,当Richard静坐冥想时,他的大脑会发出高层次的伽玛波 (一种频率最高、最重要的脑电波之一,与认知、注意力、学习与记忆行为有关),其振幅比起过去神经学文件里所记载的还要强。

马修在参与研究

另外,研究也发现,他的左前额叶皮质比起右部分来得活跃,让他比起常人更能处理负面情绪,也更加快乐。

科学家对这一研究成果非常惊讶,他们因此称他为“世界上最快乐的人”。

而在此之前,Davidson曾引用“世界幸福报告”从神经学角度提出“幸福”四要素:
从痛苦中快速恢复的能力、积极人生观、慷慨、觉知与专注......

大家愿意花15年时间受教育,
热爱慢跑、健身,
所不用其极地来维持美貌,
却只花极少的时间,
关心真正重要的事:
心灵运作的方式。

——马修·理查德
《顿悟之旅》《僧侣与哲学家》作者

我想大概是拜全球化之赐,喜马拉雅山上跟加州蒙特瑞的僧侣手上都有可口可乐(笑声)。
应大家盛情之邀,我两天前才刚从喜马拉雅山上到这里。因此, 我也想邀请各位一访喜马拉雅,看看像我一样的灵修者冥想的地方,了解像我这样出身巴黎巴斯德研究所的分子生物学家,如何走入山中。

这是几张有幸在当地拍下的照片。
这是西藏东部的冈仁波齐峰,景色绝美。这则是「荒野大镖客」实境版,(全场大笑) 。
这张是西藏绿松石湖,灵修者,这是8月1号在西藏东部拍的,那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前一晚露营时,我的藏人朋友说要睡在野外,「睡外面吧!」
我说「干 嘛?帐棚够大」,
他们说,「夏天嘛!」,(全场大笑) 。

现在来谈谈快乐。身为法国人,我必须承认许多法国学者,对快乐一点都不感兴趣,(笑声)。

我刚完成的关于快乐的论文有些争议性,有人写了文章说「别硬逼我们快乐」,(大笑),我们不在乎快乐,只需要活的有热情,我们就爱生命中的高低起伏,就喜欢受苦,因为苦难暂歇时的感觉加倍美好,(笑声) 。

这是我喜马拉雅山上的隐居所窗外的景象,隐居所约2乘3公尺见方,随时欢迎大家来作客,(大笑) 。

现在进入正题,聊聊「快乐」或「幸福」。
首先,大家都了解,不管法国学者怎么说,好像没有人一早起床就希望,「让我受苦一整天吧!」(笑声)。
这表示不管有意无意,直接或间接、时间长或短,我们的作为、愿望和梦想,不知怎的都和对幸福或快乐的深切渴望有关。
法国天才学者帕斯卡说的好,就算是 上吊自杀的人,也想找到平息苦难的方法,找不到才出此下策。
不过,若深究东西方文学,我们发现快乐的定义好多、好不一样。有些人说我只相信不忘过去,展望未来,当下只是白驹过隙没有关系。
另外一些人说快乐就是活在当下,当下所有新鲜事就是快乐的起点。这样的状况正如法国哲学家伯格森所说,所有伟大的人文思想家都只笼统的定义快乐,这样一来,每个人都能有不同的诠释。

的确,快乐要是生命中的次要元素,就能如此将就。不过,如果快乐,决定了生命中每一刻品质的优劣,那最好全盘了解、明确界定。
而且,这样的不求甚解是否导致,我们虽然追求快乐,却常常与它背道而驰。即使想要避开苦难,却反而向它直奔而去,观念混淆也可能造成这样的后果。

最常见的就是将「快乐」与「享乐」混为一谈。

不过要是深入研究两者的特性,「享乐」因时、物、地变异,它的本质本来就是会变的。一个好美的巧克力蛋 糕,第一片好好吃,第二片就不那么好吃了,再吃更多就腻了,(大笑)。这是天性,大家都会腻。
我以前很迷巴赫,还曾经用吉他弹巴赫的乐曲,我可以听个2、3、5遍,不过要是整天不停听,就觉得非常腻。很冷的时候,一到火边马上觉得好舒服,但是过了一阵子,就会退一步,因为发觉太烫了。

「享乐」在经验的当下就开始自我消耗。而且,享乐不是由内而外的。好比一个人感到极度的享乐时,身边的一些人同时却深深受苦。

那快乐到底是什么?
「快乐」这个字眼好笼统,我们就说「幸福」吧!我认为「幸福」的最佳定义就是佛家说的,幸福并不止于享乐的感觉,而是内心深度的平静与圆满,那是一种在所有情绪状态,而且在所有喜悦和痛苦之中都存在的深层状态。

各位听了大概觉得惊讶,悲伤的时候真的也能体会到幸福?某种程度可以!为什么不?我们现在谈的是一种更高的层次呀!

看看拍击岸边的海浪。在海浪底部的时候,撞到坚硬的石头,当然会摔得很重。要是在浪头乘着浪,不就意气风发。就这样我们不断从得意到失意,没有深度。不过要是我们从极高处看,海洋就如明镜一般美丽平静。也许有风暴,但海还是那么深,没有改变。
怎么会这样呢?
一种生命状态,而不是转瞬即逝的情绪、感觉,甚至不是喜悦这种短暂的幸福。虽然也是有扭曲的喜悦,我们会因为他人受苦而感到高兴。

那我们该如何追求快乐?
很多时候,我们都向外求。认为要是能得到某些事物、满足所有条件,要是能拥有一切,就能快乐。拥有一切,就能快乐,这句话就注定了毁灭快乐。拥有一切,表示要是少一样,就不成立。
此外,要是出了差错,我们常常只想到弥补表面。但我们对于外在世界的控制却如此有限、短暂且常流于不切实际。
因此,现在起试着看看内在。那是不是更有力?
将外在状况诠释成快乐或苦难的不正是「心」吗?心,是不是更强大?因为经验我们知道,即使身在天堂,我们的内心也可能一点都不快乐。

我们反而发现,许多人即使景况非常艰难,还是可以保有平静、内在力量、心灵的自由以及信心,因此,要是内在条件更加坚强,当然外在条件也有其影响。而且活得更久、更健康也很好,能够得到资讯、教育、旅游,能够拥有自由,这都非常吸引人。

但是,这些都不够,都只是连带的辅助、条件,诠释所 有事物的经验存乎于心。所以我们好奇如何培养快乐的状态,快乐的内在状态,而减损快乐的状况又有哪些?回答这些问题需要经验。

我们从自身经验中学到有些心态,对孕育滋养幸福有益,希腊人称其为「幸福观」,蓬勃焕发的幸福,有些心态则对幸福有害。因此,要是从自身经验出发,怒、恨、妒、妄、痴欲、顽执,在经历过后并不会留给我们好的心态,所以他们对幸福有害。
因此我们知道这些心态越常在心里出现,就会像连锁反应一样,让我们觉得更悲哀、痛苦。相反的,大家内心深处都了解无私的慷慨付出,即使来自遥远的地方、就算没人知道,只要可以救一个孩子的命、让某人快乐,无需赞扬、不用感谢。
在去做的当下,便能让我们的性灵如此满足,而且希望能时时刻刻保有这样的感觉。
那么是不是可以改变生活的方式、改变人心?那些负面或毁灭性的情绪,是不是与生俱来的固有天性?有没有可能改变情绪、性格、心情?

在这之前,我们必须先问,心的「天性」是什么?,如果从经验法则的角度看,首要条件就是要有意识,也就是要有认知、要会感知。意识就像一面反射所有事物形象的镜子,无论貌 美、貌丑,镜子一律照实反映,不过镜子本身不受影响,不因上面浮现的影像而变、而异。就像这样,所有思绪背后都有纯然的意识、纯粹的感知。这就是天性,本质上不能受恨或妒沾染。因为要是受污染永远存在,就像渗入布料的染料,无论何时何地看都看的到。但我们知道自己不总是生气、嫉妒或慷慨。

因此,就因为「意识」这块底布就是纯粹的感知天性特质,让我们异于顽石。改变是可能的,因为所有情绪转瞬即逝,这就是心灵训练的基础。心灵训练的基本观念就是两种互相抵触的心灵因素,无法同时存在。我们可以由爱转恨,但是不能同时。对相同对象,对同一个人,同时想帮又想害他。我们不能用同一个手势, 与人握手同时给他一拳。因此,负面的情绪可以自然的化解,不再对我们的内在幸福有害,这就是作法。用喜乐对抗妒恨,以内在的自由抵抗极度的执念和痴欲,以慈悲、充满爱的良善对抗恨意。如此说来,每种情绪就需要专门的解药。

另一种方法便是找到所有情绪通用的解药,这就要从天性里求。

我们一旦讨厌、恨或厌烦某人,或是耽溺某件事,心思就不断悬念着那个对象。每次想起,无异强化了耽溺或厌烦之感,这时候就可以试试一种自发的处理方法。
现在我们要想的就是,向内求,别向外求。

正视怒气的本质,看似颇具威胁性,就像雨季积聚的 雨云或雷电交加的暴风雨。不过要是可以坐在云上,我们就会发现看似吓人的云只是一团水雾。同理,要是深究发怒的想法思绪,它就会如朝阳照耀下的晨雾,转瞬 消散。要是一直这样做,发怒的倾向,发怒的可能性,将随每一次的化解而越来越低。终究到了最后,即使发怒,也是在心头一闪即逝。如鸟儿凌空飞掠,不留痕迹,这就是心灵训练的基本原则。

不过,
训练心灵需要时间。
起心动念需要时间,
当然要消弭也需要时间,
而修练就是唯一的方法。
心的转变就是冥想的唯一真义,
代表慢慢熟悉新的生活方式。
用更切合现实、更互相依赖的方式,
用源源不断持续转变,
性灵和心智的方式体会事物。

然后,才到跟认知科学的交集。我想既然一定要谈到这个主题,我们必须在很短时间内谈谈下一个的主题,也就是大脑的可塑性。
直到过去20年间,一般认 为大脑可塑性不高,所有对数和量等所谓的连结,普遍认为一旦成年,可塑性就不高。不过最近却发现事实并非如此,我们都听过,小提琴家在练习10000小时后,大脑中控制手部动作的部分发生很大的改变,突触连结强化且增加了。那么,在「人性」方面也能有一样的效果吗?
透过关爱善行、透过修习、透过敞开心胸?

伟大的修行者就是这么做。他们到麦迪逊、威斯康辛或柏克莱的实验室中,冥想20到40000小时,他们闭关3年,每天冥想12小时。然后,终其一 生,每日冥想3或4小时,真是名符其实的奥运心灵训练冠军,(笑声)。

这就是灵修的地方,很发人深省吧,这个是贴上256个电击片,(笑声) 。

马修在冥想时接受脑科学家的测试

有什么发现?不用说,老问题,科学上的忌讳。
要是成果可以投稿到《Nature》期刊,希望他们会接受。为了研究同情、无条件的同情心,我们请长年冥想的灵修者,进入一种全然的关爱至善状态,知觉性灵全然开放。当然练习的时候,会用对象辅助,透过观想受苦的人们、想着所爱的人们,最后,就达到一种物我两忘的境界。

现在我让大家看的,是因为已经发表过所以可以公开的初步成果,钟型曲线显示出受监控的150个控制点。我们想看的是左右额叶的不同运作,简单的说,右额叶比较活跃的人,比较忧郁、退缩,缺乏正面感情;左边活跃者则相反,倾向利他,比较快乐、健谈、好奇等。所以,人虽然有区分的基准线,但却是可以改变的。看卡通时,左脑比较活跃,满意某件事时,便倾向左脑,忧郁时,便转向右脑。这里显示的-0.5,是某灵修者冥想同情时表现出来的总体标准差,这完全超出钟型曲线。

我没时间详述所有不同的科学结果,希望日后会逐渐发表。不过研究人员发现,在MRI扫描机器中待3个半小时后,就像从太空船出来一样,而且其他实验室也做出同样结果。例如,Paul Ekman在柏克莱的实验室。他们发现某些灵修者可以以出乎意料的效率控制情绪反应。
以一个吓人的实验为例,让一个人坐在椅子上用一堆仪器测量生理反 应,然后突然放出小爆炸声。我们的反射动作就是跳起来,20多年来,研究人员没看过有人能不受影响。有些灵修者,毋须特别压抑,只是完全的开放,想着爆炸声只会像流星一般转瞬即逝,他们竟然就能维持不动。

实验的重点不在于,像马戏团一样,让大家看那些能够稳如泰山的奇人。而在显示训练心灵并不难,并不只是灵魂的补给品而已,而是生命中每一刻品质优劣 的决定因素。大家愿意花15年受教育,热爱慢跑、健身,无所不用其极维持美貌,却只花极少的时间,关心真正重要的事:心灵运作的方式。而我再次强调,那才是终将决定人生经验品质优劣的标准。

现在,该是发挥同情心的时候了,这也是我们在其他许多地方想做到的事。
举一个例子就胜过千言万语,这位女士患有骨结核,一个人在帐棚中,就要死在唯一的女儿身边了。一年后,看看她的样子。我们在西藏建了各种学校和诊所。

现在我只想用这些美丽的脸孔做结束。他们脸上闪现的快乐,胜过我的言语,还有隔山打牛的西藏僧人,(大笑),凌空飞跃的僧人。


本文标题:为什么他被称为“世界上最快乐的人”? - 八卦谈
本文地址:www.ttdhp.com/article/36784.html

天天动画片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