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动画片 > 八卦谈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八卦谈 佚名 2023-09-03 15:05:2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题(题库一)

绪论

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

一、单项选择题

1.大学生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很重要的一点就是( C )。

A.勇于尝试,不怕失败 B.培养优良学风 C.培养和提高独立生活能力 D.培养自信心

2.大学生需要确立的成才目标是( C )。

A.成为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人才

B.成为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C.成为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D.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3.现代人才素质的灵魂是( B )。

A.人才的文化素质 B.人才的思想道德素质 C.人才的身心素质 D.人才的专业素质

4.“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句名言教育大学生在学习上要发扬( A )的优良学风。

A.勤奋 B.严谨 C.求实 D.创新

5.人的素质是一个多层次的有机体,( A )是这个有机体中不可缺少的两个基本素质。

A.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 B.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

C.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 D.科学素质和能力素质

6.《礼记•中庸》认为,道德修养应“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这种“慎独”的道德修养方法要求我们提升自身修养时,时要注重( D )。

A.学习科学理论 B.理论联系实际 C.加强道德自律 D.多思考深理解

7.人们常说“生活是最好的老师”意思是( B )。

A.要确立独立生活的意识 B.要大胆实践,不断积累生活经验

C.要虚心求教 D.要细心体察

8.“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告诉我们在学习上一定要培养( A )的优良学风。

A.求实 B.一丝不苟 C.勤奋 D.敢为人先

9.“大学毕业只是告别学校,不是告别学习”指的是( A )。

A.应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B.应树立自主学习的理念

C.应树立创新学习的理念 D.应树立全面学习的理念

二、多项选择题

1.与中学生活相比,大学生活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主要表现为( ABD )。

A.学习要求的变化 B.生活环境的变化 C.家庭要求的变化 D.社会活动的变化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它的基本内容包括( ABCD )。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社会主义荣辱观

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3.大学生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要从下列哪些方面提高独立生活的能力( ABCD )。

A.确立独立生活意识 B.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

C.虚心求教,细心体察 D.大胆实践,积累生活经验

4.十八大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凝练,它的内容包括( ACD )。

A.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B.创新、独立、诚实、忠诚

C.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D.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三、判断题

1.衡量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准是知识渊博。( F )

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指导,帮助大学生全面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 T )

3.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最根本的是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T )

4.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不仅要注重理论学习,更要加强实践锻炼。( T )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T )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一、单项选择题

1.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是指( B )。

A.信念 B.理想 C.人生观 D.价值观

2.由于成长环境和性格等方面的不同,人们会形成不同的理想信念,即使同一个人,也会形成关于社会生活不同方面的许多理想信念。这说明,理想信念具有( C )。

A.片面性 B.政治性 C.多样性 D.共同性

3.一个人如果没有崇高理想或者缺乏理想,就会像一艘没有舵的船,随波逐流,难以顺利地到达彼岸。人只要有了崇高的理想,就会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在平凡中看到伟大,在遭受困难和挫折时能充满信心,坚持胜利。这就是理想在人生中的( D )。

A.思想武器作用 B.精神向导的指路明灯作用 C.精神境界作用 D.精神支柱作用

4.理想的实践性表现为( B )。

A.同一定社会的历史条件相联系 B.实践产生理想,理想指导实践

C.理想是一定社会经济、政治关系的产物 D.理想来源于社会现实又高于社会现实

5.“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告诉我们:理想的实现需要每个人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平凡做起。这是因为( D )。

A.理想是人们为之奋斗的目标 B.社会实践是产生科学知识的源泉

C.有了坚定的信念,理想就会自然得到实现 D.把理想变为现实,要靠努力奋斗,在实践中才能实现

6.理想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不是从天而降,而是( A )。

A.社会存在的反映,是从社会实践中产生的 B.人们头脑中构造出来的

C.能为社会大多数人谋利益的构想 D.人们的政治立场和世界观在人生奋斗目标上的体现

7.现阶段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 B )。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马克思主义 C.爱国主义 D.社会主义荣辱观

8.革命家陶铸说:“无论在什么样的社会里,一个人的理想,是为了多数人的利益,为了社会进步,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作用,也就是说,合乎社会发展规律就是伟大理想。”其意是说( B )。

A.所有理想都是合乎社会发展规律的 B.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正确的理想才是伟大的理想

C.理想没有伟大和不伟大的区分 D.不能要求每个人的理想都是伟大的

9. 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 A )。

A.实现共产主义 B.建设社会主义 C.发展民主主义 D.摆脱贫穷落后

10.追求崇高的理想需要科学的信念,具有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的人,坚信( C )。

A.通往共产主义道路是遥远的,可望不可及 B.社会主义道德将成为所有人自觉的行为习惯和准则

C.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全世界最终必然实现共产主义 D.不同的团体有相同的信念

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有着内在的联系,它们之间是( A )。

A.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关系 B.职业理想和道德理想的关系

C.阶段性理想和最终理想的关系 D.有实现可能性的理想和根本不可能实现的空想的关系

12.理想区别于幻想、空想的特点是( B )。

A.理想是个人对幻想、空想的改进

B.理想源于实践具有实现可能,是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C.理想是永恒的,幻想和空想可以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D.知识渊博的人具有崇高的理想,而空想幻想则源于无知

13.习近平阐述“中国梦”中指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 C )的梦。

A.工人 B.知识分子 C.人民 D.农民

14.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现场。习近平定义“中国梦”—— ( D )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A.建立共产主义社会 B.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

C.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政权 D.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二、多项选择题

1.从理想的内容划分,理想有( ABCD )。

A.社会政治理想 B.道德理想 C.职业理想 D.生活理想

2.对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关系的理解,正确的是( AC )。

A.社会理想决定、制约着个人理想 B.当二者发生矛盾时,社会理想要服从个人理想

C.社会理想是个人理想的凝炼和升华 D.社会理想排斥个人理想

3.李大钊曾经指出:“老于旅途的人,走到平坦的地方,固然高高兴兴的往前走,走到崎岖的境界,愈是奇趣横生,觉得在此奇绝壮观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要知在艰难的国运中建造国家,亦是人生中最有趣的事”。这段话的意思是说( ABC )。

A.一个革命者要有树立为国家和民族献身的社会理想 B.追求理想要不断磨炼自己的意志和毅力

C.要有艰苦奋斗的精神 D.靠冒险就能实现理想

4.关于理想和信念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C )。

A.理想是信念的目标和方向

B.信念是对理想的支持,是人们追求理想的动力和源泉

C.在很多情况下,理想亦是信念,信念亦是理想。当理想作为信念,它是人们确信的一种观点和主张;当信念作为理想时,它是与奋斗目标相联系的一种向往和追求

D.理想重在标志人与奋斗目标之间的关系,主要是指向未来的;信念的侧重点在于标志人对事物、观念的看法和态度,主要是面对现实的

5.邓小平说:“美好的前景如果没有切实的措施和工作去实现它,就有成为空话的危险。”这说明( BCD )。

A.社会实践是科学知识产生的源泉

B.社会实践是联系理想和现实的桥梁

C.有了理想并不意味着成功,更不意味着已经成功

D.把理想转变为现实要付出辛勤的劳动,要靠实实在在的实践

6.实现理想要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艰苦奋斗的精神表现在( ABC )。

A.自力更生,奋发图强,不怕困难,不畏艰险地去完成各项任务

B.艰苦朴素,勤劳节俭,抵制和反对剥削阶级腐朽生活作风的侵蚀

C.刻苦钻研,勇于探索,孜孜不倦地学习理论和专业知识

D.乐天安命,顺其自然,回避社会和人生矛盾,过一种与世无争的生活

7.邓小平在总结中国历史经验时曾深刻地指出:“我们过去几十年艰苦奋斗,就是靠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为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奋斗。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凝聚力。”这表明( AC )。

A.信念是强大的精神力量 B.凡坚定的信念都是科学的信念

C.信念是人们追求理想目标的强大动力 D.有了坚定的信念,理想就能自动变为现实

8.把理想与现实对立起来,容易陷入的误区是( CD )。

A.把理想等同于现实 B.把现实等同于理想 C.以现实来否定理想 D.以理想来否定现实

9.在现阶段我们之所以仍然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是因为( ABCD )。

A.它是科学的 B.它是崇高的 C.它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D.它以改造世界为己任

10.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意义有( ABD )。

A.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 B.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 C.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 D.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

三、判断题

1.科学的理想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与社会发展客观趋势的一致性的反映。( T )

2.信仰是信念最集中、最高的表现形式。( T )

3.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T )

4.信念有着绝对的稳定性。( F )

5.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和持久的生命力。( T )

6.理想信念是一个思想认识问题,而不是一个实践问题。( F )

7.强调个人理想要符合社会理想,并不是要排斥和抹杀个人理想,而是要摆正个人理想同社会理想的关系。( T )

8.一个人的理想信念越崇高、越坚定,精神境界和人格就会越高尚。( F )

第二章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中国精神

一、单项选择题

1.古往今来,无论那些对历史作出过较大贡献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艺术家,还是那些在祖国历史发展中起着决定作用的千千万万普通劳动群众,启迪、指引他们壮丽人生的一个共同思想因素是( C )

A.社会主义 B.集体主义 C.爱国主义 D.民族主义

2.下列选项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的是( B )。

A.“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C.“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D.“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3.在当今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大力弘扬( C )。

A.以趋利避害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B.以救亡图存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C.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D.以明荣辨耻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4.爱国统一战线的范围包括( D )。

A.全体社会主义的劳动者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B.全体社会主义的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C.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D.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5.爱国主义包含着情感、思想、行为三个方面。其中( A )是基础。

A.爱国情感 B.爱国思想 C.爱国行为 D.爱国言语

6.爱国主义包含着情感、思想、行为三个方面。其中( B )是灵魂。

A.情感 B.思想 C.行为 D.意志

7.爱国主义精神的落脚点和归宿是( C )。

A.爱国情感 B.爱国思想 C.爱国行为 D.爱国体验

8.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任务,这一任务反映到爱国主义的内容上,就是特定时代条件下爱国主义的主题。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 C )。

A.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B.追求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

C.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D.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和悠久历史

9.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A )。

A.爱国主义 B.爱好和平 C.勤劳勇敢 D.自强不息

10. ( A )作为一个民族群体意识的载体,常常被称为国家和民族的“胎记”。

A.文化传统 B.江山 C.人口 D.资源

11.国家的核心利益是( A )。

A.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B.国家经济的发展 C.国家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 D.维护民族团结

12.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 A )。

A.先导 B.结果 C.保证 D.关键

13.科技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 A )。

A.核心 B.关键 C.标志 D.基础

14.创新的基础在( A )。

A.人才 B.制度 C.资金 D.设备

二、多项选择题

1.爱祖国这种深厚的感情集中表现为( ABC )。

A.对祖国的河山、文化、历史、优良传统以及人民的热爱

B.关心祖国的前途和命运,把个人命运同祖国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C.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

D.为争取祖国的独立、统一、富强而英勇奋斗乃至牺牲的精神

2.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坚持爱国主义就必须坚持( ABC )。

A.改革开放 B.民族主义 C.民族自尊 D.民族虚无主义

3.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是( ABCD )。

A.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B.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C.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D.爱自己的国家

4.民族利益是( AB )。

A.整体利益 B.长远利益 C.局部利益 D.暂时利益

5.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表现在( ABCD )。

A.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 B.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

C.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 D.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6.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是( ABCD )。

A.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的统一 B.爱祖国与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统一

C.爱祖国与弘扬时代精神的统一 D.爱祖国与弘扬民族精神的统一

7.下列语句和典故体现“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是( ACD )。

A.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B.亲仁善邻

C.大禹治水 D.愚公移山

8.改革创新主要包括( ABCD )。

A.理论创新 B.文化创新 C.制度创新 D.科技创新

9.爱国主义是( ABD )。

A.一种对祖国热爱的情感心理 B.一种社会意识和精神力量

C.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道德品质 D.一种人生道德规范和价值导向

10.立志献身于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大学生应该( ACD )。

A.要有献身精神 B.要有经济基础 C.要有艰苦奋斗的精神 D.要有健康的身心

三 、判断题

1.爱国主义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和文化背景下,其内涵不同。( T )

2.“一国两制”是求维护祖国统一之同,存意识形态之异。( )

3.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始终是中华民族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和神圣职责。( T )

4.当今社会的爱国主义主要体现在热爱劳动方面。( T )

5.在经济全球化、信息社会化条件下,国家之间的综合国力竞争趋缓。( F )

6.爱国主义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F )

7.“报国之心,死而后已”的名言表达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中的“热爱祖国,矢志不渝”的爱国主义情怀。( T )

8.爱国主义是一个社会范畴,它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的,反映的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T )

9.爱国主义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抽象的理论,只要具备爱国主义的理论就是一名爱国主义者。( F )

10.爱国主义是当今社会时代精神的核心。( F )

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一、单项选择题

1.人生观的核心是( C )。

A.人生价值 B.人生态度 C.人生目的 D.人生道路

2.下列关于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关系理解错误的是( D )。

A.社会价值的创造过程与自我价值的实现过程是统一的

B.人生的自我价值必须与社会价值相结合,并通过社会价值表现出来

C.不创造社会价值,就无从实现自我价值 D.实现自我价值是因,创造社会价值是果

3.下列有关人生价值评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个人的能力越强,其人生价值也就越大

B.个人的行为动机越高尚,其人生价值也就越大

C.个人对社会的贡献越多,其人生价值也就越大

D.个人从社会中得到的满足越多,其人生价值也就越大

4.“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告诉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要做到( C )。

A.平等 B.诚信 C.宽容 D.互助

5.一般来说,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越大,他的( C )。

A.社会地位就越高 B.个人价值就越高 C.社会价值就越高 D.自我完善就越高

6.人的本质属性是( B )。

A.自然属性 B.社会属性 C.劳动属性 D.物质属性

7.深圳歌手丛飞生前身患癌症,生活艰难,却捐赠上百万元资助很多贫困山区的失学儿童。他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得到了快乐。丛飞的行为表明( D )。

A.人的价值就在人自身 B.人生价值的本质就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C.人生的社会价值的实现总是以自我价值的牺牲为代价

D.人生的自我价值必须与社会价值相结合,并通过社会价值表现出来

8.人生价值评价的基本尺度是( C )。

A.人生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B.是否促进了历史的进步

C.对社会和他人所做的劳动和贡献 D.是否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9.人生的自我价值,是指( D )。

A.人对自然界的利用和改造 B.人对社会和他人所作的贡献

C.个体的人生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有价值 D.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

10.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说的是( A )的问题。

A.人生价值 B.人生目的 C.人生理想 D.人生态度

11.人生态度主要表明( C )。

A.人为什么活着 B.世界的本原是什么 C.人应当怎样对待生活 D.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12.人生目的主要回答( A )。

A.人为什么活着 B.世界本原是什么 C.人应怎样对待生活 D.怎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13.抵制各种错误人生观影响的有力武器,是培养和树立( A )。

A.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 B.社会主义荣辱观

C.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 D.“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的人生目的

14.衡量人生的社会价值的首要标准是( B )。

A.树立什么样的人生目的 B.个体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C.以什么样的人生态度指引人生道路 D.个体从社会和他人那里得到的尊重和满足

15.有的人身处逆境而百折不挠,有的人在顺境中却长吁短叹,有的人笑对人生,有的人看破红尘,这些都是( B )的表现。

A.人生目的 B.人生态度 C.人生理想 D.人生信念

二、多项选择题

1.人生观主要包括( ACD )。

A.人生目的 B.人生道路 C.人生态度 D.人生价值

2.评价人生价值时应该坚持( ABCD )。

A.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 B.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

C.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 D.动机与效果相统一

3.端正人生态度应该做到( ABCD )。

A.认真 B.务实 C.乐观 D.进取

4.人生的幸福需要心理健康,事业的成功需要心理健康,现代社会生活更需要心理健康。 现代人为了有健康的心理,应加强心理修养。加强心理修养的主要途径有( ABCD )。

A.掌握心理调适方法,学会自我调节 B.发展与他人的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C.培养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D.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养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5.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是( BCD )。

A.二者是相互对立的 B.二者在形式上是对立的,本质上是相互统一的

C.竞争促进合作的广度和深度 D.合作增强竞争的实力

6.保证交往的成功进行,应当遵循的原则有( ABCD )。

A.宽容原则 B.诚信原则 C.平等原则 D.互助原则

7.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人生观之所以错误,就在于它们( ABCD )。

A.否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B.片面强调了个人的需要和享乐

C.忽视了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D.没能准确地把握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8.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目的和人生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下列选项属于人生观范畴的有( AB )。

A.人为什么活着 B.怎样生活才有价值

C.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是什么 D.如何对待人生道路上的困难和矛盾

9.人生目的是人在人生实践中关于自身行为的根本指向和人生追求,其在人生实践中的重要作用表现为,它决定着一个人( ABC )。

A.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 B.持什么样的人生态度

C.选择什么样的人生价值标准 D.将来能否建功立业

10.下列关于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ABD )。

A.个人与社会是对立统一的 B.社会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C.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社会的人 D.个人是构成社会的前提

三.判断题

1.关于价值,从客体方面讲,价值就是客体对主体的有用性;从主体方面讲,价值就是主体对客体的需要性。( T )

2.人的价值同时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为作为客体的人对社会和他人的责任、义务和奉献,另一方面,表现为作为主体的人从社会和他人那里得到尊重和各种需要的满足。( T )

3.认知、情感、意志是人生态度的主要因素。( F )

4.失恋后“看破红尘”是成熟的表现,是现实的人生态度。( F )

5.尊重人就是把个人自身作为目的。( F )

6.衡量人生价值的根本尺度以是否符合社会发展客观规律,是否促进社会进步为标准。( T )

7.“吓出了一身冷汗”说明人的生理和心理活动是互连互动的。( T )

8.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但不是每个人都有人生观。( T )

第四章

学习道德理论 注重道德实践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句不能反映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内容的是( D )。

A.国而忘家,公而忘私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不学礼,无以立 D.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2. ( B )的根本思想是正确处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

A.为人民服务 B.集体主义原则 C.职业道德 D.社会公德

3.道德建设的核心问题是指( B )。

A.为人民服务的问题 B.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

C.社会多数人接受与否的问题 D.集体主义的问题

4.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的主要价值取向是( B )。

A.国家利益高于集体利益 B.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C.民族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D.社会利益高于集体利益

5.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是( A )。

A.集体主义 B.为人民服务 C.人类利益至上 D.群体利益至上

6.关于“大学生与诚信”,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诚信是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的基础 B.诚信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

C.诚信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的“通行证” D.诚信是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保障

7.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正确的做法是( C )。

A.全盘肯定 B.全盘否定 C.批判地继承 D.文化虚无主义

8.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 C )。

A.集体主义 B.利己主义 C.为人民服务 D.个人主义

9.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是( A )。

A.诚实守信 B.爱国守法 C.团结友善 D.勤俭自强

10.道德作为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对于社会发展具有多种功能。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际活动,协调人们之间的关系,是道德的( A )。

A.调节功能 B.认识功能 C.激励功能 D.沟通功能

11.在我国作为道德建设的灵魂,( B )决定并体现着社会道德建设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

A.集体主义 B.为人民服务 C.社会主义 D.市场经济

12.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道德的起源,认为道德( D )。

A.起源于人性中的情感、欲望 B.起源于神的启示或上帝的意志

C.起源于人先天具有的某种良知和善良意志 D.产生于人类的历史发展和人们的社会实践中

13.马克思指出,在阶级社会中,“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获得自己的伦理观念”。这句话说明( B )。

A.道德调整的社会关系范围极为有限

B.道德因反映特定阶级的利益而具有阶级性

C.有什么样的道德就有什么样的社会经济关系

D.社会经济关系的发展变化并不必然引起道德的发展变化

14.中华民族历来有一种为了国家、社会或民族的整体利益而不惜牺牲自己的奉献精神和对于国家、社会的使命感、责任感、忧患意识。下列古训中体现了这种精神和意识的是( D )。

A.欲当大任,须是笃实 B.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C.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D.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5.一心一意、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无私奉献是为人民服务,顾全大局、先公后私、爱岗敬业、办事公道也是为人民服务;热心公益、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扶贫济困、帮残助残是为人民服务,同事间、邻里间、师生间、同学间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也是为人民服务,遵纪守法、通过诚实劳动获取正当的个人利益也还是为人民服务。这说明,为人民服务( C )。

A.不能推广到全体人民中间 B.是人类社会普遍的道德要求

C.包含着社会主义道德的不同层次的要求 D.只是对共产党员和一切先进分子的要求

二、多项选择题

1.社会经济关系对道德的决定作用表现在( ABC )。

A.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着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

B.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决定着各种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

C.社会经济关系的结构决定着道德的职能,社会经济关系的变代必然引起道德的变化

D.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经济关系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因此,道德也必然带有阶级属性

2.道德是通过( ABC )来维系,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A.社会舆论 B.传统习俗 C.内心信念 D.国家法律

3.道德的主要功能是( ABCD )。

A.认识功能 B.导向功能 C.调节功能 D.激励功能

4.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主要是指( ABD )。

A.追求真理的精神 B.勤劳勇敢、酷爱自由的民族精神

C.整体主义思想 D.乐群贵和、孝慈友恭的传统美德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BD )。

A.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客观需要 B.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人际关系的客观要求

C.市场经济就是要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D.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要求

6.人类历史上各种道德类型既有各自的特征,又相互联系。道德发展遵循一定的规律,道德发展的规律包括( BD )。

A.道德随时可能会发生变化 B.道德有其自身发展的相对独立性

C.道德进步是一个曲折前进的历史过程 D.道德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不断进步

7.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依据我国经济生活和人们思想道德状况的实际,将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道德要求分为哪些层次( ABC )?

A.无私奉献、一心为公 B.先公后私、先人后己 C.公私兼顾、不损公肥私 D.反对个人极端主义

8.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 BCD )。

A.与西方主流文明相一致 B.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

C.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 D.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

9.《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和倡导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重要意义在于,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ABC )。

A.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规律的深刻把握

B.体现了历史传统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

C.体现了对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内容的丰富和拓展

D.是每个公民都能高度认同并自觉做到的

三、判断题

1.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的主观条件。( T )

2.人类道德发展的历史进程与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进程大体一致。( T )

3.对待传统道德,要反对两种错误思潮,即复古论和虚无论。( T )

4.共产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道德在本质上不是同一类型的道德。( T )

5.道德的认识功能是道德最突出也是最重要的社会功能。( F )

6.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人民服务对所有人的要求应该都是一样的。( T )

7.人类最初的道德就是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意识形态。( T )

8.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是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 T )

9.道德具有调节功能、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和导向功能。( F )

10.“养心莫善于诚”要求人们在道德修养中必须把培养诚信放在首位。( T )


第五章

领会法律精神 理解法律体系


一、单项选择题

1.在民主政治建设领域,规范人们行动的标准首先是( A )。

A.法律  B.道德  C.习俗  D.礼仪

2.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是( A )。

A.宪法  B.刑法  C.行政法  D.经济法

3.法律的规范作用可以分为多个方面,其中教育作用是指( C )。

A.法律为人们提供一种既定的行为模式,引导人们在法律范围内活动

B.法律是一种评判、衡量他人行为合法性的标准

C.法律通过其规定和实施,影响人们的思想,培养和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引导人们依法行为

D.法律通过其规定,告知人们某种行为所具有的为法律所肯定或否定的性质及其法律后果,使人们可以预先估计到行为的后果

4.我国宪法规定,行使国家立法权的机关是( C )。

A.人民法院 B.人民检察院 C.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D.行政机关  

5.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为( B )。

A.刑法 B.民法 C.行政法 D.经济法  

6.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 D )。

A.党的领导  B.以德治国  C.政治协商  D.人民当家作主

7.法律主要体现的是( B )的意志。

A.全人类   B.全体人民   C.统治阶级  D.整个社会

8.我国宪法修正案的通过需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 C )以上的多数通过。

A.二分之一 B.三分之一 C.三分之二 D.四分之三

9.( B )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鲜明的特点,是人们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A.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政治协商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0.( C )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

A.个体经济 B.私营经济 C.公有制 D.私有制

二、多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法律的社会作用主要有( ABCD )。

A.确立和维护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 B.确立和维护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

C.确立和维护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 D.推动社会改革和进步

2.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 ABCD )。

A.长期共存  B.互相监督  C.肝胆相照  D.荣辱与共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层次主要有( ABC )。

A.宪法  B.地方性法规  C.行政法规  D.法律

4.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表现为( ABC )。

A.是广大人民意志的体现 B.是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反映

C.具有科学性和先进性 D.是部分社会阶层利益的体现

5.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其含义是(ABCD )。

A.公民有信教或者不信教的自由 B.有信仰这种宗教或者那种宗教的自由

C.有信仰同一宗教中的这个教派或者那个教派的自由

D.有过去信教现在不信教或者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

6.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具体包括( ABCD )等。

A.选举权 B.被选举权 C.言论自由 D.集会自由

7.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有( ABC )。

A.以公有制为基础 B.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为目的

C.以实现共同富裕为使命 D.肯定人身依附关系

三、判断题

1.法律和道德规范都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强制性规范。( F )

2.大陆法系习惯于用法典的形式对某一法律部门所包含的规范作统一的系统规定。( T )

3.刑法是规定犯罪与刑罚的法律规范。( T )

4.法律是伴随人类诞生就产生的一种行为规范体系。( F )

5.城市和农村按居民居住地区设立的居民委员会或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行政机构。( T )

6.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政体。( F )

7.政体决定国体,国体体现政体。( F )

8.依照我国宪法,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各级人民政府。( F )

9.资本主义法律的根本任务是维系有利于资产阶级的经济和政治秩序。( T )

10.澳大利亚法律属于大陆法系。( F )

第六章

树立法治理念 维护法律权威

一、单项选择

1.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具有丰富的内涵,其中具体体现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是( D )。

A.依法治国 B.服务大局 C.公平正义 D.执法为民

2. ( C )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

A.依法治国 B.执法为民 C.党的领导 D.公平正义

3.人们进行法律行为所必须遵循或履行的法定时间或空间上的步骤和形式,称为( B )。

A.法律证据 B.法律程序 C.法律方法 D.法律观念

4.下列说法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D )?

A.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 B.依法治国是我们党治国理政观念的重大转变

C.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 D.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唯一保障

5. ( B )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

A.依法治国 B.执法为民 C.党的领导 D.公平正义

6. ( A )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

A.依法治国 B.执法为民 C.党的领导 D.公平正义

7.关于公平正义,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C )?

A.人类一切法律都维护公平正义 B.不同的时代秉持相同的正义观

C.公平正义是一个特定的历史范畴 D.严格执法等于实现了公平正义

8. ( D )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

A.依法治国 B.执法为民 C.服务大局 D.公平正义

9. ( B )是人权保障的最后防线,它为解决私人之间的人权纠纷提供了有效渠道,是纠正和扼制行政机关侵犯人权的有力机制,也是排除反人权的立法的重要手段。

A.法律诉讼 B.司法救济 C.正当程序 D.权力制约

10.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实施依法治国这一基本方略,首先应确立的理念是( B )。

A.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B.维护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C.倡导法律制度移植借鉴 D.坚持立法思想权力本位

二、多项选择

1.自觉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应认识和把握好以下哪几个方面的关系( ABCD )?

A.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中国传统法律思想的关系 B.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资本主义法治思想的关系

C.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关系 D.服务大局与依法治国的关系

2.关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哪些( ABD )?

A.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提出,是对前三次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中国化成果的继承、发展和升华

B.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马克思主义政治思想发展史上的重大理论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C.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指导思想,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才能有正确的思想理论指导

D.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精髓和灵魂,它全面系统、深刻科学地反映了社会主义法治的内在规定性

3.从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法治建设的历程中,我们可以得出哪些经验及教训( ABCD )?

A.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B.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法为民

C.必须坚持以德治国 D.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4.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公平正义的首要内涵,它包含以下哪一或哪些含义( ABD )?

A.平等对待 B.禁止歧视 C.刑罚均衡 D.反对特权

5.大学生培养法治思维方式的途径主要有( BCD )。

A.讲法律、讲程序 B.学习法律知识 C.掌握法律方法 D.参与法律实践

6.法律法治方式的特征有( ABC )。

A.讲法律 B.讲证据 C.讲程序 D.讲法理

7.要成为法律权威的坚定维护者,对大学生来说,至少要做到哪三个方面的要求( ACD )?

A.树立法律信仰 B.一切以事实为根据,法律为准绳

C.引导他人尊重法律权威 D.敢于同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8.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 ABD )。

A.结构上的相关关系 B.总量上的等值关系 C.范围上的相同关系 D.功能上的互补关系

9.人们应当通过正当程序追求实体公正的结果,正当程序具备的基本特征为( ABCD )。

A.中立性 B.参与性 C.公开性 D.时限性

10.保障法律的至上地位,需要( ABCD )。

A.推进依法执政 B.提高立法质量 C.严格规范公正执法 D.提升司法公信力

三、判断题

1.依法治国理念的基本含义是依据党的政策而不是个人的意志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 T )

2.依法治国的核心是确立以宪法和法律为治国的最具权威的标准。( T )

3.有权必有责,即权利义务相一致。( T )

4.执法机关的权力必须严格依照法定权限、程序行使,但不是整个行使过程都必须受到严格的监督和制约。( T )

5.要做到平等对待,只要反对特权就可以了。( F )

6.合理合法指的是执法者和社会成员的行为要依法进行。( T )

7.程序正当即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除涉及国家秘密和依法受到保护的商业秘密的外,应当公开。( T )

8.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就是指公民平等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T )

9.自由就意味着可以为所欲为。( F )

10.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一个是主动的,另一个是被动的。( T )

第七章

遵守行为规范 锤炼高尚品格

一、单项选择题

1.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益求精,尽职尽责,这是社会对从业者的最基本要求,即( C )。

A.诚实守信 B.办事公道 C.爱岗敬业 D.服务群众

2. ( C )在维系和谐美满的婚姻家庭关系中具有十分重要而独特的功能,它是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夫妻、长幼、邻里间的关系。

A.社会公德 B.职业道德 C.家庭美德 D.家庭责任

3. ( B )超越了私人生活的局限,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和透明性,对他人和社会的影响更为直接和广泛。

A.职业生活 B.公共生活 C.家庭生活 D.私人生活

4.一般来说,证据就是以法律规定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客观事实。下列选项中不是证据特征的为( B )。

A.客观性 B.排他性 C.关联性 D.合法性

5.人们常用“相敬如宾”、“琴瑟和谐”、“比翼鸟”、“连理枝”等来形容( A )。

A.夫妻和睦 B.男女平等 C.勤俭持家 D.邻里团结

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句名言体现了( A )的家庭美德。

A.尊老爱幼 B.男女平等 C.勤俭持家 D.邻里团结

7.下列人员属于《继承法》中规定的第一顺位继承人的是( A )。

A.父母 B.兄弟姐妹 C.祖父母 D.外祖父母

8.结婚的必要程序是( B )。

A.举行结婚仪式 B.结婚登记 C.订婚 D.下聘礼

9.结婚的禁止条件中,禁止直系血亲和( C )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

A.一 B.二 C.三 D.四

二、多项选择题

1.爱岗敬业是职业道德的核心和基础。下列表现属于爱岗敬业的有( AB )。

A.在本职工作中勤奋努力,不偷懒,不怠工

B.喜欢自己的工作,能心情愉快、乐观向上地从事自己的本职工作

C.为了求得未来自己理想的职业,利用现有的职业劳动时间全力为求新职做准备

D.不情愿地成为了现有职业的劳动者,在没有调换工作之前,仍坚守工作岗位,履行职业责任

2.个人品德具有的特点是( ABC )。

A.实践性 B.综合性 C.稳定性 D.长期性

3.职业活动中最主要的法律是( ABCD )。

A.劳动法 B.就业促进法 C.劳动合同法 D.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4.《继承法》规定,继承的方式有( ABCD )。

A.法定继承 B.遗嘱继承 C.遗赠 D.遗赠扶养

5.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包括文明礼貌和( ABCD )。

A.助人为乐 B.爱护公物 C.保护环境 D.遵纪守法

6.恋爱中,除了要尊重人格平等、自觉承担责任、文明相亲相爱以外,还应该( ABCD )。

A.不误把友谊当爱情 B.不错置爱情的地位 C.不功利化对待爱情 D.不只重过程不顾后果

7.有序的公共生活有利于( ABCD )。

A.构建和谐社会 B.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C.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 D.提高文明程度和国家现代化

8.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三大社会道德领域是指( ABD )。

A.社会公德 B.职业道德 C.公民道德 D.家庭美德

9.进行道德修养行之有效的方法有( ABCD )。

A.学思并重 B.省察克治 C.慎独自律 D.积善成德

三、判断题

1.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通过协议离婚或者诉讼离婚的方式解除夫妻关系。( F )

2.《道路交通安全法》基本原则主要有依法管理原则和以人为本、与民方便原则。( T )

3.《婚姻法》规定,结婚年龄,男性不得早于22周岁,女性不得早于20周岁。( T )

4. 道德模范离我们生活很远,所以在生活中没有必要对自己要求这么高,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可以。( F )

5.道德和法律是建立和维护社会秩序的两种基本手段。( T )

6.男性应该是家庭的顶梁柱,所以应该由男性来决定家庭的大小事务。( F )

7.集会游行示威是宪法赋予每个公民的权利和自由,所以任何时候集会游行示威都可以。( F )

8.企业生产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应该由政府组织开展治理。( F )

9.家庭关系就是指夫妻关系。( F )


红色的题有待考证,你们自己去查阅资料,噢!噢!噢!嘻嘻


附: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机考题型题量分布情况



章节

题库一

题库二

题量合计

合计分值



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

判断题

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

判断题



绪论

2

1

1

0

0

1

5

3.5



第一章

4

3

2

2

1

0

12

10



第二章

4

2

3

2

1

0

12

9



第三章

4

2

3

2

1

0

12

9



第四章

4

1

2

1

1

0

9

6.5



第五章

3

1

2

0

0

1

7

4.5



第六章

2

1

2

0

0

1

6

4



第七章

2

1

1

0

0

1

5

3.5



题量 合计

25

12

16

7

4

4

68

50



1.机考试题实行一人一卷,每个学生的试卷将由计算机随机从题库一(即此复习题题库)和题库二中按照要求抽取试题组合而成。其中题库一抽取40分,题库二抽取10分。

2.试题总量为68道,总分50分。其中单项选择题32道,16分;多项选择题16道,24分;判断题20道,10分。

3.题型分值为:单项选择题0.5分/道;多项选择题1.5分/道;判断题0.5分/道。



本文标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八卦谈
本文地址:www.ttdhp.com/article/38573.html

天天动画片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