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动画片 > 八卦谈 > 写一篇文章

写一篇文章

八卦谈 佚名 2023-10-09 04:37:04

概述:

本想标题定为“如何写一篇文章”,甚至“如何写一篇正确的文章”,不过翻来想去,一篇文章的写法,只有适合与否,缺乏好坏之分的绝对界限,每位作者可以自由发挥。但是当前,一方面部分有写作意愿的人缺少经验,感觉难以下手,另一方面不少人甚至沾染了大量恶习。所以这里基于我所认定的“正确”观点,来分享一下写一篇文章------主要是ACG作品的介绍和评论文章,我们应该如何写作。

动画漫画游戏在模式上的差异,会造成一些细节上的区别,本文基本只会以动画为纬度进行阐述,其他领域请举一反三。

从目的上,本文既是给予一些引导,更是要进行一些批判,“文章不要写成如何”可能更贴题也说不定,希望能给看过的本文的大家一些写作上的帮助。

一.写作前的准备

写一篇ACG作品的介绍和评论文章,写之前也是要下功夫的。诚然其中不少内容可能对于该篇文章的产出,不是完全必要的,但是作者想要成长,这些则是必不可少。水滴石穿,今日的努力会化为当前的成果和日后的资粮。

1.认真观看作品

第一就是“认真看”这点,实际有相当部分人都是没做到的。

我说的认真看的标准是,全程没有分神,把握了作品全部视觉听觉信息。

所以请不要加速播放,不要跳播,不要观看时还去看手机,不要打开弹幕,确保每一帧都在集中注意力的前提下看完了,尤其是第一次观看。

不要觉得我就是漏了一两秒,有什么关系么,或是觉得我加速看内容也都看了。一个没有正确输入的前提,是不会产生正确输出的。

2.对作品staff和故事文化背景学习了解

这是一个需要长期下功夫的工作,说实话投入的时间精力非常大,并且你如果想要深入,那就可以说是个无底洞。一开始也不必在这点上过于深入,适可而止即可,不要让这个成为你写作的阻碍。但是相关知识的积累,逐渐会让你融旁同类,形成一套知识体系,观看的眼光也因此会有质的提升。

动画staff方面包含了制作公司/监督/系列构成/脚本/人设/原作等等,漫画则相对简单一些,出版社/作画/原作基本就差不多了,去了解这些主创人员之前曾经参与的作品,解析其个人风格,有助于你更深入了解作品本身-----要理解到作品不是凭空出现而是基于人的创作而产生,带有他们的烙印。借由你喜欢的作品延伸到喜欢的创作者,可以更加有条例的构筑属于你自己的阅读面,体系和见解。

故事的文化背景,比如各国各时代的文化历史知识,或是会被频繁引用的事件/名作,都需要专门去调研,阅读。举些例子比如“赛伯朋克”“大正浪漫”,其典型特征和时代背景,也比如《我家妹妹哪有那么可爱》第一卷提到的御宅负面观点问题其实是“宫崎勤事件”事件,也比如《交响诗篇eureka seven》中大佐所阅读的《金枝篇》实际讲述了巫术起源核心概念“弑”的问题等。观看作品后把其中涉及到的知识点,去学习掌握。

这些都是铁杵磨成针的事情,每次一点点的进步,最后让你的文章可以旁征博引,确确实实强化说服力,丰富你的论据。

3.理解创作者所表达的内容

有“Otaking”之称的刚田斗司夫,对御宅下过这样对定义:“在这个被称为“映像资讯全数爆发”的21世纪中,为了适应这个映像资讯的世界而产生的新类型人种。”

其主要有三大特征:

首先,对其所热衷的领域具有狂热性,对这一领域的理解具有深入性。

其次,拥有对映射资讯爆发和信息化的适应性,对资料搜寻与考据的跨领域发散性,对映射创作者所提示的暗号,一个也不漏的加以解读与研究。

第三,永不满足的向上心和自我表现欲,对所热衷领域的热爱和理解要能够通过各种渠道表现出来。

虽然现在“二次元”等名头逐渐有一定污名化了,我还是愿意骄傲的自称自己是一位“御宅族”,以御宅的身份,写好我喜爱的亚文化内容的文章。

当把这些特征对应进去后,你就会发现,当你开始去写一个文章时,其实就是满足了第三特征,前文提到的学习了解的事情,即是符合第一特征(其实也包含了一些第二特征),那第二特征就是接下来我们需要去作的事情,即从“我看了这部动画”到“我看懂了这部动画”。

但上述这一点在当代观众中,是做的非常差的,甚至其负向趋势有愈演愈烈之态。不知道大家是否经常听说过(甚至自己都常说)“不能带脑子看”?我对此是极端愤怒的且反对的,这不是一种评价,而是放弃了对作品的解读后表现的一种无知的狂妄。这就好像去做数学题,你有人算对了,有人算错了,而你不去算,反而去大喊,这题出的什么垃圾?确实很多时候就是这个“题目”有大问题的,但是没有尝试去解读到自己的极限的人,是不配做评论介绍的。

故事到底讲了一个怎么样的故事,有怎么样的伏笔细节,它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剧中人物的一个眼神,一句台词,画面的一个闪烁,具体表现的是什么意思。要时常心存疑惑,并去尝试作猜测理解。或是自己学习研究,或是和他人讨论分析,不断锤炼想法,从而形成自己一套解读结果。

而这个结果,也绝对不是一个完全自由的主观想法。这不是否定想法多样性的论调,而是这种多样性一定是是基于实际证据,而非观众自身彻底脱离了作品后天马行空的想象而成。很多人会“和稀泥”的表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要“尊重他人想法”。

要我说这些之前的之前则是------“尊重作品”“尊重创作者”。

实际多少评论是没有看懂而产生的暴言?这样的文章,不写也罢。

二. 写作时的要点

作品介绍也好,观后评论也好,其本质都是议论文,所以一个优秀的文章,最讲究的就是------逻辑。花时间思考好逻辑,就能在后面写具体内容时如鱼得水,而非“哪里黑了哪里歇”。其实这些都是语文课学的基本功,这里基于ACG题材具体化一些,我相信大家能快速理解。

1.明确写作目的

这里要把介绍类和评论类分开说明。

介绍类的目的是把自己觉得好的作品推荐给他人,让未看过的人产生想去看的兴趣。所以写作就要基于这个目的去构建内容,推荐的注意点有:一要概括性强,让读者快速可以了解这是一个怎么样的作品;二就是要把该作品独有的魅力之处点出;三则是要对缺点进行一定程度的避重就轻。

评论类则是要深度挖掘作品,让已经看过的人产生感触。比较常见的几种类型有:注重感情解析和演绎,让读者产生共鸣;注重细节幕后等信息的挖掘,让人产生恍然大悟的惊艳之感;注重和主流视角不同的邪道审视路线,让读者产生新奇体验。要一开始定性好目的,围绕相关要素展开写作。虽然不是说不能混合多种内容面面俱到,但是往往这也反而显得主旨混乱。

 

2.具体的一些写作注意点

1.结构完整/结构完整/结构完整,重要的事情说三遍。经常会看到关心写多少字的问题,我希望大家注意,无论字多自少,最关键的是文章的结构要完整,起承转结也好,从点到面也好,从面到点也好,要支撑你的论述,需要怎么样的结构,要最初设计好,贯彻执行下去,说白了,就是要写大纲。投稿中文字较少的文章大量存在全程散点或是论述不全的现象,我理解和没有自己想清楚要怎么写就提笔,有很大关系。

2.突出作品看点。不写流水账,介绍类文章不要担心自己是不是有哪里没讲清楚,而是要注重讲的都应该是要点或是爆点。要懂得剧透的分寸,不要因为担心剧透就不去讲吸引人的要素,那就反而得不偿失,但是这个度,需要自己掌握。并不主打剧情跌宕起伏的作品,则要重点对制作团队的名气,作品的画面,音乐的水平进行描述。

3.可以尝试故意留白,比如介绍某人“xx,是xx的老师,表面上是xx,实际真实身份是。。。。”你说了真实身份,反而就和白开水一样,不说,反而会让读者吊起胃口,这种手法,在故事介绍中同样适用,高潮点吊住,还更加方便我们控制信息泄漏的程度。

4.立证后的论证要落在实处。好,什么是好,哪里好,为什么好。要有明确的逻辑和证据支撑,最后的证据应该是落地到具体的台词和画面上,而非漂浮与思想观点上。

5.通过引用强化文章的深度。评论类文章中往往可以多引用作品外的资料,包括但不限于创作者访谈记录/后记/映射社会实践具体内容/作品致敬要素等。

 

 

3.明确写作态度

我觉得无非“客观中立”四字。

客观中立这不意味着我们写的时候,就不能称赞不能批评,而是要充分摆事实,讲道理,引出我们的感情和观点。这不会降低我们的传达,反而会让其更加的强劲有力。

“先立标再射靶”或是“既定立场”等,都是大忌。比较典型负面例子就是一些极端女权分子的发言,单纯性别划分去构筑语言。这里也说一些ACG评论的常见反例,不知道大家会不会有所共鸣(亦或是心虚)?比如看到某作品的脚本是大河内一楼,就会立刻评论说“大河内的一定烂尾不行”看到有平井久司人设就会立刻说“平井久司人设千篇一律没看头”,这些论调只会让真正了解的人嗤笑而已。

这些暴言为什么如今会流行起来,和如今互联网的野蛮生长脱不开关系。这就和两个蛮子面对面吵架,最后谁能吵赢,往往靠的是谁嗓门大。互联网中的“嗓门大”几乎就逐渐开始等同于“极端感情宣泄”。暴言之人只说结论而不论证,认真讲道理的人要话费大量经历论证反驳,而它只需要强化情感就可以利于不败之地,尝到甜头的人,就逐渐走向了不归路。

如今喜爱评论三句不理骂作者的风潮,其根源逻辑就源于此,它本质不是议论,而是吵架,那么先把对方踩一踩,让自己利于高位,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论语》中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写作时态度不端正,其论述自然无可看之处。希望大家不要沾染这种恶习,写出有正确态度的文章来。

三 .写作后的检查

写完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反复阅读自己所写的文章,体验自己的写作目的是否达成。比如介绍的文章是不是可以引发兴趣,如果自己读完都觉得干瘪,那就需要重新考虑结构和措辞是否要优化,不要把写文章当作一锤子买卖,而是一个需要反复锻造修饰的过程。

剩余的检查错别字/标点符号/断句等等就不必再提。


最后的话

说了一大堆,很多地方都更像是我的抱怨唠叨了。

其实写文章的指导,真正只有一句话--------“去写”。

把自己想说的话写出来,把我写的这些都当放屁即可,勇于迈出第一步,并不断持续下去,必会功到自然成,下笔如有神。

 

                                                               

 

                                                              贾晨阳

                                                          2022年9月18日



本文标题:写一篇文章 - 八卦谈
本文地址:www.ttdhp.com/article/40954.html

天天动画片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