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动画片 > 八卦谈 > 朝鲜王朝的骨气:义军蜂起,小早川隆景入侵全罗道,立花宗茂血战锦山

朝鲜王朝的骨气:义军蜂起,小早川隆景入侵全罗道,立花宗茂血战锦山

八卦谈 佚名 2023-10-14 23:07:57

山崩潮退

本期讲述壬辰倭乱期间日本第六军团小早川隆景的军团入侵朝鲜全罗道的故事。这里再介绍下第六军成员,军长小早川隆景,主将分别为毛利辉元、立花宗茂、小早川秀包、高桥统增

           

小早川隆景

                                 


 

编制如下

第六军总人数:43,700人
小早川隆景(8,000)、毛利辉元(30,000)、立花宗茂(2,500)、小早川秀包(1,500)、高桥统增(800)、筑紫广门(900)

 

第六军是于1592年4月19日登陆,即壬辰倭乱后开始的第六天。比第六军早几天登陆的几支军团战果颇多,所以第六军刚到朝鲜没打硬仗。之后前往汉城和其他军团会师,总大将宇喜多秀家按照丰臣秀吉的指示将七个军团分配到朝鲜各道进行侵攻。

 

第六军团由于人数较多,则分别负责攻打全罗道庆尚道两个道,两道都在半岛最南部全罗道是由小早川隆景经略,庆尚道是由毛利辉元经略(毛利辉元通常被误认单独一个军团,实际上一直隶属第六军),立花宗茂、高桥统增兄弟都由小早川隆景调遣。

 

全罗道在朝鲜半岛西南部,该地东以小白山脉与庆尚道分开,南临中国东海(韩国方面叫西海),西为黄海,北为忠清道。主要城市有光州、全州、南原、顺天、丽水等,李氏朝鲜时代济州岛算全罗道的一部分。

 

全罗道在当地又叫“湖南”。而朝鲜名将李舜臣的水军也驻扎在全罗道,朝鲜各地反抗日本的义军也活跃于此。这块地方对于入侵半岛的日军和朝鲜军民而言都十分重要,李舜臣说过:“湖南亡则天下亡。

 

5月11日,所在汉城的各个军长按照八道国割各自带领部队进兵前往所负责经略的地区,5月25日,小早川隆景率领第六军从汉城南下,向着全罗道进发。

 

故事正式开始之前必须提下当时全罗道的背景,1592年5月20日全罗道最高长官李洸集结大军,计划收复被日军侵占的汉城,前往汉城勤王的军队不止来自全罗道忠清道庆尚道也派军队协助李洸,南方三道军队于5月24日会师,并合流作战,称之为“三道勤王军”,总共5万人,李洸被推举为勤王军总司令

 

《光教山之战》篇章有提到,李洸收复汉城行动是彻底失败,当年6月6日,规模5万人的勤王军在龙仁附近的光教山被日将胁坂安治仅以2000人部队大破,朝鲜史料记载“三道军望之大溃,声如山崩。”勤王军丢弃的物品堆积犹如一座大山。

 

李洸在光教山之战的失败不但断送了当时朝鲜收复汉城的最后可能性,而且全罗道部队都在光教山基本损失殆尽,剩下的官军的勇气也被打没。当时全罗道防御情况十分危急,相对的,这形势对小早川隆景来说非常有利,正是他们入侵全罗道的最佳时机。

 

6月中旬,全罗道和忠清道边界一处峡谷,一支狼狈的朝鲜官军部队逃串于此,他们正是前阵子在光教山之战溃逃的部分勤王军。

 

“大家努力,再跑一段路就到锦山城了,总算能返回全罗道。”领头的郭嵘对逃跑对众败兵说道,郭嵘是光教山之战参与将领之一。

 

有几名士兵一边逃跑还一边埋怨李洸带着他们去光教山,才导致他们现在这般状况。

 

一名败兵说道:“所幸我们在逃跑路上没有被倭军发现。”

 

然而这支败兵的行踪已经完全被峡谷山顶上的日军所察觉,山上的日军正以俯瞰角度看着山下正在溃逃的敌军。其中一名日军将领头戴圆环状桃型兜,他盔甲胸前有个圆环,携带名为“雷切”的佩刀,体型高大,且年轻。他正是在日本被称为“西国无双”的立花宗茂

立花宗茂



 

立花宗茂询问他前面一名年长的白胡子将领:“义父,现在我们是否对他们发动奇袭。”

 

这位被宗茂称之“义父”的老将正是第六军军长小早川隆景,他表示现在不用追杀这些人,这群败兵哪怕再上战场也打不好仗了。

 

这时小早川隆景声称水军将领胁坂安治写信请求他们率军从陆地上攻打丽水,并摧毁那边李舜臣水军基地。若要攻下丽水必须要打穿全罗道,小早川隆景计划从锦山城进入全罗道,现在他们需要等待毛利辉元派来的援军,然后再一起攻打锦山城

 

红衣将军

1592年7月,毛利辉元派遣家臣安国寺惠琼率军从庆尚道出发前去增援他的叔父小早川隆景。安国寺惠琼在当地自称全罗道最高长官,这无疑是向世人宣称全罗道是由日本统治。

 

当安国寺惠琼准备渡过一条叫鼎津的河流进入全罗道时,他遭遇了未知敌人的阻击,这个敌人号称“天降红衣将军”。而且这个称号不是敌人自称,而是朝鲜当地人和日军士兵对他的称呼。

 

“红衣将军”先派遣数名士兵渡河去挑衅安国寺部队,然后使得部分日军渡河进入他布置的埋伏圈,然后一网打尽。“红衣将军”还想办法篡改了安国寺部队沿路做的标记,使得安国寺部队迷路。(出自韩文维基百科)

 

接着“红衣将军”又主动向安国寺部队发动袭击,而日军在战场上发现有一敌军特别显眼,他身穿红衣,戴黑色纱帽,骑着白马,他定是“红衣将军”,日军火枪队瞄准了他,一排枪响后,此人被打成了筛子,安国寺惠琼大喜,“红衣将军”死了。

 

但过了一会儿,和刚才一样装束的“红衣将军”竟然又出现在他们眼前,原来之前的“红衣将军”是替身!日军也摸不着头脑现在的“红衣将军”是真是假,之后他们费好大功夫才把“红衣将军”部队驱赶。(出自日文维基百科)

 

因为“红衣将军”的出现,在日本战国时代叱刹风云的安国寺惠琼竟然一时无法进入全罗道。

 

这名 “红衣将军”和安国寺惠琼在鼎津交战时候,他已成名已久,因为先前带领当地民众抵抗日军。而活跃在庆尚道的日军在“红衣将军”手下吃了不少苦头,所以也对他十分忌惮。因为“红衣将军”在庆尚道一带神出鬼没,来到这里的日本人怀疑“红衣将军”会遁地术,一眨眼就可以瞬间移动。(出自《壬辰战争》)

 

日军甚至都不知道这位屡次让他们吃瘪的“红衣将军”姓名,也没看清楚过“红衣将军”的样貌,对这个敌人了解程度少之又少,现在我就来解开“红衣将军”的真面目。

 

“红衣将军”名叫郭再祐(곽재우,1552年出生在庆尚道的一个贵族家庭里,任何史料都记载郭再祐很聪明,而且受过良好教育,但是他性格耿直,说话很直接,而且脾气也不好。

“红衣将军”郭再祐



 

1585,33岁的郭再祐参加科举,但是没有通过。不是因为他成绩不好,而是他在考试的文章里写批评朝廷的话,所以没被录取。无法做官的郭再祐只能在家乡隐居,经营祖上留下地产,本来他会默默无闻地渡过一生。

 

1592年4月21日,壬辰倭乱爆发后的第八天,郭再祐在家乡宜宁招变卖自己家产,然后自己招兵买马,并且在当地发表了激昂的演讲,号召大家参加他组建的部队。

 

郭再祐演讲内容大致为:“敌人正在迅速逼近这里,如果你们不奋起反抗,那么你们的妻子、孩子也都会被杀,难道你们要坐以待毙吗,如果你们跟着我,我一定会带领大家成功阻挡倭寇。”(出自《壬辰战争》)

 

庆尚道虽然是日军最早入侵的地区,但是这里不少地方仍未沦陷,全罗道也一样。这里不少民众自发抵抗侵略者,也就是这带涌现出不少义军。壬辰倭乱朝鲜最有名的几个义军领袖如郭再祐和后文要提到的高敬命等都出自于这些地方,而郭再祐是最早反抗日本人的义军领袖

 

郭再祐曾经跟随他的父亲去过北京,并在那里买了一件红色绸缎,组建义军后他就用红色绸缎为自己做了一件衣服,所以被战友和敌人称为“红衣将军”。还有传说郭再祐的红衣是用少女的血染成的,可以为他挡住火枪射出的子弹。

 

而郭再祐也匹配得上他“红衣将军”的称号,他清楚认识到当时朝鲜人很难在正面战场击溃日军,官军屡战屡败就已经验证这点,于是他带领他的人在后方袭骚敌人,并打持久战,充分发挥己方本土作战的优势。

 

当敌人松懈下来时候,郭再祐就会带兵主动出击,打对方个出其不意,然后再全身而退回山里。

 

郭再祐智计百出,有一次他故意在日军看得见的地方放一个箱子,让日军以为是宝物,日军士兵打开以后,箱子里装的都是黄蜂,将他们给扎伤。这事以后日军又发现了类似的一个箱子,以为里面还是黄蜂,于是点火烧这个箱子,却不料这次箱子里装的是火药,点燃后许多日军士兵被炸死。(出自《壬辰战争》

 

郭再祐的战术看似掀不起大浪,但是使得日军十分头疼,朝鲜半岛属于狭长地形,日军海上补给线因为李舜臣而受到极大影响而陆地补给线则被郭再祐这种义军所严重破坏,使得在北方作战的日军将领小西行长、黑田长政等人作战进度因为后勤部组而缓慢许多。

 

日军将郭再祐这种义军称之为“一揆军”,“一揆”是日本对他们国内民变的称呼。郭再祐在日本人眼里是“恐怖分子”,但在朝鲜官府也是“恐怖分子”。


朝鲜义军


 

当全罗道长官李洸听说郭再祐的义军活动后,他便说:“什么红衣将军啊,郭再祐根本就不是将军,他没有被朝廷授予过官职,他还私自组建军队,这跟叛匪无异。”

 

还有一名叫金睟的朝廷将领在壬辰倭乱刚爆发时候本来负责支援东莱城,当他听说东莱城沦陷后就带部队掉头跑了。郭再祐因为这件事写信骂了金睟,指责他战场溃逃对不起人民。金睟恼羞成怒,于是还跟国王李昖污蔑郭再祐,希望判他死刑。(出自《壬辰战争》)

 

郭再祐听说后,他也写信给国王,并解释他是因为金睟临阵溃逃而指责他,金睟反而说他是“逆贼”,自己也打了不少倭寇,反倒被这么说,他想退隐了。

 

据史料记载,义军活动初期,有不少李洸、金睟这样朝鲜官员下令捉拿郭再祐等义军头领。(韩文、日文和英文维基百科均记录)

 

后来朝鲜官府就没有刁难郭再祐这样的义军了,倒也不是意识到义军打日本人打得比他们更好,可以利用。而是迫于民间舆论压力才收手。

 

时间线回到鼎津之战这边,因为半路杀出一个“红衣将军”,安国寺惠琼被迫从叫双山驿的地方绕道,结果又遭到“红衣将军”的袭击,“红衣将军”一直将安国寺惠琼追击到星州,但安国寺部队兵力比义军多,“红衣将军”也无法全歼这支部队,只能斩杀了一些敌人就撤退了。

 

郭再祐的故事也告一段落,这名“天降红衣将军”的事迹在后面篇章还会提到。他的事迹在今天朝鲜半岛广为人知,上世纪北朝鲜专门拍过关于郭再祐的电影,韩国这边虽然宣传李舜臣最多,但是郭再祐也是大名鼎鼎。

 

熊峙之战

1592年7月初旬,安国寺惠琼总算摆脱了郭再祐,他从星州西进抵达茂朱县,在这里他和小早川军的机动部队汇合,统领这支机动部队的则是立花宗茂

 

这时小早川隆景本人还未到,仍在路上,立花宗茂跟安国寺惠琼会师后,两人就一起攻打全罗道边境的锦山城

 

而锦山城的守将是郭嵘,6月初旬他随李洸参加光教山之战,胁坂安治袭击光教山时,他和李沃、申翌三人率先迎战胁坂安治,而郭嵘的部队则是被胁坂军正面打崩。

 


小早川隆景的军旗


 

日军兵临锦山城时,站在城楼上的郭嵘望见了远处日军队伍高举的“祇園守紋”旗,这是立花家家纹,除了这面旗帜日军队伍还高举“三星吉纹”旗和“左三巴”旗,分别是毛利家小早川家的家纹。

 

而立花宗茂则和他的骨干家臣骑马走在队伍最前面,宗茂身穿金甲,郭嵘见后心惊胆寒,当初胁坂安治杀入光教山时则戴着金假面,看见立花宗茂部队后,郭嵘瞬间回忆起自己部队在光教山惨败的场景。

 

他不想再重演一次这样的惨剧了,郭嵘直接放弃抵抗,急忙逃离锦山城,就这样立花宗茂和安国寺惠琼兵不血刃地占领锦山城,之后这路日军轻松攻占龙潭、茂朱、镇安等城镇,第六军在小早川隆景主力部队来之前就打开了进入全罗道的大门。(出自《乱中杂录》

 

小早川隆景和立花宗茂等人会师,小早川将锦山城设为第六军的大本营。小早川接着计划攻打全州城,全州城是全罗道的首府,李洸在光教山败北后就逃回了这里。小早川就带着大部分军力出征了,立花宗茂高桥统增兄弟负责镇守锦山城。

 

小早川隆景部队前往全州途中,沿途百姓听说日军压境,都望风而逃,还有一部分人都主动归顺日军。7月8日早晨,小早川军抵达一个叫作的熊峙的地方。

 

熊峙是山谷地形,是通往全州的必经之路。小早川隆景一旦穿越这里,不但可以威胁全州城,甚至可以威胁到南部沿海的李舜臣水军基地,恰好李舜臣和胁坂安治对决的闲山岛海战也发生在这一天。

 

小早川军前队正整齐地行军,忽然旁边高处坡地出现一群朝鲜人,随后向日军放箭,不少日军士兵被射中,随后一大群朝鲜人从旁边两处向小早川队伍冲来,这群人有的只身穿一件白衣,也有的人身披盔甲,还有僧人手持武器参与战斗。

 

领导这支队伍有义兵领袖黄璞、也有官军将领李福男、郑湛、边应井,这是一支义军和官军混合的队伍。

 

面对朝鲜人突如其来的进攻,小早川军随即迎战,霎时间,喊杀声响彻山谷。

 

小早川隆景久经沙场,他不慌不忙地指挥起战斗,他挥舞军扇,示意部下们向前冲锋。


 

由于小早川隆景效仿立花道雪在自己的火枪队里装备了零件早込(早合),使得士兵射击效率提高了不少,随着小早川军有规律地向迎面冲锋而来的义军开火,不少义军将士中弹身亡。

 

随着一批朝鲜义军倒下,但又有一批朝鲜义军无所畏惧地向日军阵地冲来。

 

日军阵中的小早川隆景环顾战场上,发觉他的部队攻势再凌厉,也阻挡不了朝鲜人如潮水般涌来。

 

小早川秀包问道:“义父大人,先暂时将队伍向后方移动吧。”

 

小早川隆景否决秀包提议,他自信能够粉碎朝鲜人的攻势。

 

战场上,一个典型庄稼汉样貌的朝鲜人手持“”字大旗,冒着枪林弹雨跟着向前冲去,即便他亲眼看见身边的同伴一个个中弹倒下,他依旧跨越同伴们的尸体向前进。

 

“继续开火”战场上一名日军将佐下令,随着一阵震耳欲聋的枪响,子弹击中了那名庄稼汉的心脏,“”字大旗随着这名庄稼汉倒了下来…

 

但一名跟上来的朝鲜人接过“”字大旗继续前进,这面旗杆再次在队伍中飘扬。

 

之后朝鲜义军终于杀到了日军阵前,随后双方展开激烈地白刃战。义军武器五花八门,但他们个个视死如归,而且战前有适当训练,在肉搏战中竟然一度和日军打得有来有回。


 

战场上身先士卒的官军将领李福男对周围喊道:“现在距离够了,放箭!”义军放箭便射杀了不少日军士兵。

 

这时候朝鲜义军开始撕破日军队伍阵型,见形势不利地小早川隆景下令部队暂时向后撤。

 

刹那间,朝鲜将士们开始欢呼,倭寇总算被他们击退了。

 

将领郑湛道:“不要掉以轻心,战斗还没结束,倭寇也没有彻底打垮。”

 

小早川隆景那边,他带领部队到熊峙附近地方休整,他打算抽调锦山的立花宗茂部队前来助阵。这时不利的消息传来,与此同时胁坂安治在海上被李舜臣大败,现在胁坂安治下落不明(最后胁坂是被加藤嘉明给救出)。

 

既然胁坂水军已经战败,如果越过熊峙后再去攻打水军基地意义也不大了,那么就专注攻打全州城吧。但除了胁坂水军战败,还有一个突发事件动摇了小早川继续攻打熊峙的想法。

 

就在小早川隆景带领大部分军力出征时,全罗道的一支义军头领高敬命集结了7000名士兵攻打后方大本营锦山,锦山只有立花宗茂微薄兵力,现在他要选择是继续攻打全州还是返回救援锦山。

 

小早川秀包相信他的结义兄弟立花宗茂能力,建议义父小早川隆景继续进军,小早川隆景这次采纳了秀包的建议。于是小早川军在当天傍晚重新发动攻势,小早川和义军继续在熊峙展开恶战。


锦山之战

接下来介绍主动攻打锦山城的高敬命,届时他已是白发老人。高敬命在当时是和郭再祐齐名的义军头领,他开始抵抗日军的时间比郭再祐略晚些。


高敬命


 

高敬命出生在全罗道长兴的地主家庭,年轻时参加科举,但没通过考试,所以只能成为民间人士。壬辰倭乱爆发后,高敬命组建义军抗日的消息被国王李昖听说后,李昖还派人嘉奖了高敬命。(出自韩文维基百科)

 

1592年7月上旬,原本高敬命计划率军北上收复汉城,当他听说小早川隆景率领主力军去攻打全州后,他改变主意就去攻打锦山城,从而摧毁这座第六军大本营。

 

先前放弃锦山逃跑的郭嵘麾下剩下数百名官兵,李昖就命令郭嵘去配合高敬命去收复锦山,又出现一次义军和官军合作对抗日军的案例。

 

熊峙之战期间,高敬命率领义军移动到锦山北部的地方珍山,准备随时攻打锦山城。义军里一个叫柳彭老的人建议高敬命先不要急着攻打锦山城,应该等待郭嵘的官军,与之汇合后先和日军对峙,然后等对方松懈下来再去攻打。可高敬命没有采纳柳彭老的建议。

 

我个人估计是高敬命一方面是瞧不上官军的战斗力,另一方面轻视锦山城的守将立花宗茂。

 

而熊峙那边,小早川隆景改变了战术,他将军团分成几支队伍,从不同方向进攻熊峙,义军和官军防不胜防,黄璞和李福男被小早川军给击溃,他们所镇守的山岭也被敌军攻占,黄璞和李福男拼死杀出重围,溃逃到了全州附近的地方。

 

而另外两个将领郑湛边应井可没这么幸运了,在小早川隆景猛攻下,这二人阵亡。

 

小早川军虽然越过了熊峙,但也付出了巨大伤亡,熊峙之战中不少朝鲜人和日本人皆命丧于此。


 

第二天(7月9日),锦山城这边。高敬命和郭嵘约定,义军攻打锦山城西门,而官军负责攻打北门,接着朝鲜军队开始攻城,锦山之战打响了。

高敬命义军



 

立花宗茂随第六军跨海远征朝鲜只带领2500人,算上他弟弟高桥统增带领的800人,立花军总共也才3300人,不算半路则损的士兵,当时镇守锦山城的日军在3000人左右规模较为合理。

 

立花宗茂兵力虽少,但他非常擅自作战,尤其是野战,他在日本战国时期的九州征伐平定肥后一揆战争中充分证明了其能力。面对的高敬命义军阵仗很大,立花宗茂放弃在锦山城内防守,而是率领军队主动出城迎战敌人,这也是他以往的作战风格。

 

出征前,立花宗茂的家臣米多比镇久建议先攻打朝鲜官军,官军战斗力远比义军要弱,一旦官军败退将会对战局造成很大影响。

 

立花宗茂采纳了米多比镇久的意见,米多比镇久还主动请缨让他率军前往西门阻挡义军,而主公宗茂则负责去北门对抗官军。宗茂答允,随后他将一拔人马交给米多比镇久,分兵去迎战敌军。

 

出陣(しゅつじん)!”立花宗茂带着部队出去战斗。

 

先讲西门战况,高敬命亲自擂鼓,义军们勇往直前地冲锋,出城迎敌的米多比镇久难以抵挡这波攻势,义军比他想象的还要难对付。米多比镇久被迫下令撤回城内打守城战。

 

这支义军还装备了比日军火枪威力更大的火器——铳筒。随着铳筒发射,北门不少立花军士兵被炸翻在地。义军在铳筒掩护下攀爬城墙。

 

米多比镇久见状,他急忙让麾下士卒把一切能扔的东西砸向义军,不少义军士兵掉下城池,但一个接连一个向上爬,过了一阵子,已经有义军士兵登上城墙和立花军激战,又过一会儿越来越多的士兵登上城墙。

 

也分配到北门的立花家将安田国继建议米多比镇久赶紧退回内城,米多比镇久表示为了主公胜利,他要死守外城。安田国继只好随米多比镇久和周围义军展开白刃战。

 

这时候义军里的柳彭老再次给高敬命提建议道:“再这般打下去,我军也会耗不起,要不等待西门官军的战果如何。”

 

高敬命依然没听从他意见,而继续下令义军强攻锦山城,他因有收复这座城池的决心来到这里。

 

西门这边,立花宗茂出城后率先跟官军先锋金成宪的部队交战,宗茂展开火车阵,并且用了骑马铁砲这个兵种,韩军从未见过这个战法,很快金成宪部队就被立花宗茂正面打爆,随后金成宪败逃。

 

宗茂见击败官军如此容易,于是他让弟弟高桥统增带领其他家臣和大部分士兵前往北门增援米多比镇久。自己则和家将小野镇幸统领百余人去突击剩下的官军。

 

官军大将郭嵘听闻金成宪的部队被打崩后,他再一次被恐惧支配,郭嵘面对立花宗茂再次望风而逃。

 

立花宗茂小野镇幸原本抱着必死决心杀到郭嵘本阵,结果还没交手官军就直接溃散了,现场宗茂也不去管落单的官军士兵了,直接掉头前往北门。

立花宗茂的机动部队

 

就在宗茂突击朝鲜官军时,朝鲜义军成功翻过锦山城外墙,并且还将几座日军要塞点燃,米多比镇久支撑不住被迫后退。但义军也付出不少代价,并且耗尽了体力,即便日本援军没赶来,义军也无法继续前进。

 

但高桥统增和立花宗茂的援军相继赶来,并和米多比镇久汇合开始反攻义军。并且义军在战场上看见了溃逃的官军士兵,他们意识到西门盟军已经战败了,瞬间士气大跌。

 

立花宗茂抓准机会带领家臣们向义军发动狂攻,义军阵型开始崩溃,由于立花军杀得太猛,连高敬命的战马都受了惊吓。

 

这时柳彭老来到高敬命身边,他牵来新战马,要高敬命赶紧逃离这里,高敬命还是拒绝了柳彭老的提议,他只说:“我唯死而已。” (出自《乱中杂录》

 

剩下陪高敬命战斗的人都跟日军血战到了最后一刻,柳彭老也选择留下来,他被日军给讨取了,高敬命的次子高因厚也阵亡了。

 

最后日军是用高敬命的头颅为这场战斗画下了句号,此战是为第一次锦山之战,立花宗茂以少胜多大胜高敬命、郭嵘的军队,为前线的小早川隆景守住了大后方。


高敬命之死

 

锦山之战刚结束后,立花宗茂和他的家臣们环顾尸横遍野的战场,小野镇幸突然说道:“主公有句话我不知当不当讲。”

 

宗茂答允后,小野镇幸说:“我发现太阁征服朝鲜的理想根本不现实,别说是明国,就是朝鲜都难以巩固,这里的一揆军(指义军)太难纠缠。”

 

宗茂脱掉沾满血的头盔,说:“当初我们大友家和立花山城有难,是太阁义父隆景及时出兵拯救了我们,所以太阁义父想干什么,我都会竭力照做。”

 

而高敬命在壬辰倭乱期间牺牲时间太早,而且对日军打击并不太大,但一样值得像郭再祐、李舜臣那样被人民歌颂。而高敬命的长子高从厚侥幸从锦山之战上逃脱,之后他继续组建义军对抗日本人,父死子继,征战不休。

 

高敬命之死


最后说句高敬命算是郭嵘坑死的。

 

梨峙大捷

7月9日,立花宗茂在锦山击败高敬命同时,小早川隆景大军抵达全州城附近,全州所有百姓惶恐,都打算逃出这里。所幸全州一个官员想办法使得大家安定下来,坐镇全州的李洸令全城戒备,准备随时抵抗日军进攻。

 

小早川隆景因为部队在昨天熊峙之战中伤亡惨重,又见全州城加强防范,所以不敢贸然攻打,只采取对全州城进行包围。

 

后来小早川隆景因为担心大本营锦山再被攻打,于是在围城到7月20日撤军,当小早川军行径到一个叫梨峙的地方时,遭遇了朝鲜官军袭击,统领这支官军的权栗利用梨峙地形痛击了日军,使得小早川隆景狼狈回到锦山。(出自《乱中杂录》)此战被韩国称为“梨峙大捷”,被认为阻止日军占领全罗道的关键战役之一

 

这个权栗也先前参加过光教山之战,当时官军先锋白光彦李之诗二人要主动出击胁坂军,在场的权栗意识到不能仗着兵力优势轻举妄动,建议他们不要出击。最后白、李二人不听劝而战死

 

梨峙大捷以后,朝廷意识到权栗的才能,就让他替换李洸成为全罗道的长官。从此权栗带领全罗道军民抵抗日军,在壬辰倭乱七年中,权栗为他的国家创造很多胜仗,他也是韩国古代伟大的英雄人物。

 

而李洸被撤职原因是因为先前指挥军队在光教山大败,再加上镇压郭再祐的义军,民间舆论压力过大,导致朝廷不得不将他撤职,李洸活到壬辰倭乱结束后,于1607年去世。

 

8月份,权栗也决定去收复锦山,他计划联合两名义军首领赵宪灵圭一起去攻打锦山。赵宪灵圭率先出动,但权栗却未能及时赶到,赵宪等不及了,不顾灵圭劝说就直接攻打锦山,8月18日,第二次锦山之战打响,结果是小早川隆景和立花宗茂全歼了朝鲜义军,赵宪和灵圭两人阵亡

 

虽然这支义军进攻失败了,但使得小早川军也不敢轻易进军全罗道,朝鲜史料《壬辰日录》认为第二次锦山之战保住了全罗道。

 

一个月后,9月16日小早川隆景率军撤出锦山,这意味着日军放弃了对全罗道的侵攻,而毛利辉元在庆尚道吃的义军苦头更大,也未能成功占领庆尚道内陆地区。

 

镇守锦山期间,立花宗茂暂时离开过全罗道前往平壤协助小西行长。(出自《黑田家谱》)立花宗茂在平壤故事后面篇章会提到。

 

自小西行长的第一批日军登陆朝鲜半岛以来,势如破竹,仅用不到二十天时间就攻陷了首都汉城,三个月时间将开城、平壤统统占据,朝鲜王朝看似就要灭亡,丰臣秀吉在入侵朝鲜不到两个月后的6月3日颁布入侵明国的指令(出自《秀吉の朝鮮侵略》),当时秀吉和许多大名都认为朝鲜的战事即将结束。

 

却没想到日军按照“八道国割”各自进入所负责经略的道以后,从加藤清正所在最北方的咸镜道毛利辉元所在最南方的庆尚道,日军都遭遇了不同程度的义军反抗,使得他们陷入战争泥潭,不能自拔。尤其是全罗道庆尚道的义军战果最大,不但使得日军在第一次入侵朝鲜自始至终未能占领这两个道大片地方,而且还在还阻止日军从陆地进攻李舜臣的水军基地,有力支持李舜臣在海上打击日本水军。

 

当时朝鲜义军的抗争跟后面的抗日战争差不多艰难,因为朝鲜没有辽阔的疆域,它是比日本还小的半岛,抗战期间光丢的东北三省面积就抵好几个朝鲜半岛,朝鲜军民可没有战略纵深能利用。

 

当丰臣秀吉得知自己的水军面对李舜臣屡战屡败,朝鲜各地义军蜂起后,他在当年7月15日颁布以巩固朝鲜半岛统治优先的命令,入侵明国计划已经不能正常实施,这时明军还未进入朝鲜。(出自《秀吉の朝鮮侵略》

 

加拿大学者赛缪尔.霍利评论壬辰倭乱时说:

需要强调的是,明军参战并非决定性因素,因为(朝鲜义军)日本人的失败不可避免的。

 

不分国籍,任何英勇站出来抵抗强暴入侵者保卫家园的人都值得尊敬。


最后说个题外话,总结壬辰倭乱是本故事书,那朝鲜是绝对的主角。历史学家统计过日本第一次入侵朝鲜共发生了100多场战役,其中明军总共才参与几场?而且明军大规模介入时候,都已经距离开战8个月了,这也很好理解吧。即使明军介入朝鲜以后,朝鲜和日本也从未停止交战过。

本文标题:朝鲜王朝的骨气:义军蜂起,小早川隆景入侵全罗道,立花宗茂血战锦山 - 八卦谈
本文地址:www.ttdhp.com/article/41262.html

天天动画片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