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动画片 > 八卦谈 > 逐渐黯淡的星光一一美国T110系列重型坦克小史

逐渐黯淡的星光一一美国T110系列重型坦克小史

八卦谈 佚名 2022-10-12 14:52:31

本文算是填坑,也是对自己之前的一篇文章的一些补充。

T110重型坦克的开发历程

1952年4月,底特律兵工厂开始主办代号为“Question Mark(简称QM)”的一系列会议,集中了军方以及坦克工业的各位专业人士,对坦克以及其他陆战载具的发展展开研究和探讨。同时会议也提供了平台给各位设计者展示各种新兴概念和方案,并及时给出意见和建议。这时T43项目(即后来的120MM GUN TANK M103)的开发正进行地如火如荼,美军当然不希望自己的重型坦克项目的开发如同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于是许多其他的设计也应运而生。

TS-31

在提出了诸多的“卫星”重型坦克方案后(极其不切实际或思路过于清奇),克莱斯勒终于拿出了一系列更为实际的坦克方案一一由其中发展前景较好的TS-31重型坦克方案修改而来的T110(克莱斯勒一号设计)

TS-31初始方案
120毫米炮坦克 T110(左为初始设计,右为经过小幅修改的方案)

然而,底特律兵工厂对克莱斯勒的设计提出了许多异议,T110原型车的指挥塔高度不符合“欧洲伯尔尼隧道标准”,此外他们也对克莱斯勒的一些非常规设计持否定态度,例如大负重轮以及驾驶员位于战斗室内的布局,因此底特律兵工厂也拿出了他们的T110二号方案。

左:底特律兵工厂的T110二号方案 右:克莱斯勒的T110四号方案

底特律兵工厂的二号设计采用了中等直径的负重轮,并将驾驶员位置改回到了车体前部。于是,克莱斯勒又提出了他们的第四稿方案,在底特律兵工厂的基础上,将战斗室修改至车体中部。然而,一直到克莱斯勒四号设计,T110系列采用的都是一种固定战斗室的突击炮布局,搭配T123E1 120MM L60主炮,这门主炮通常是冷战美国重型坦克的传统配置,是120毫米高射炮的直系后代。T123E1主炮(即后来的M58)能够发射APBC M358(T116E7)和HEAT M469(T153E15),拥有可观的穿甲威力,M358可在914米击穿274毫米垂直装甲,130毫米/60度装甲,1829米则能够击穿249毫米的垂直装甲和120毫米/60度的装甲。而M469破甲弹则更加鹤立鸡群,高达1143米/秒的初速,同口径尾翼的低阻力设计让其具有很高的精度,M469的破甲深度可达406毫米(另一份资料中为410)。在机动方面,采用了AV-1790-8(后改为AOI-1490)汽油发动机和XT-500(后改为XTG-510)变速箱的配置,AV-1790-8汽油发动机比M47和M103上的AV-1790-7更加紧凑,2800转能够输出810马力的功率,而AOI-1490汽油发动机在2800转时能够输出700马力的功率。

艺术家绘制的想象图

事实上,克莱斯勒的四号设计方案就是某山口丁中的T110E3,然而她并没有游戏里那样惊人的装甲防护,其首上厚127毫米,倾角60度,弧形的炮盾厚达229毫米,侧面是垂直的。T110的四号设计其实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移动射击能力严重受限(没有炮塔),然而,在那个时代T110四号的装甲还算可靠。克莱斯勒的技术人员为T110四号方案绘制了大量草图。

技术人员制作的模型
内构图,也能看出装甲分布
三视图(加上上一张)

T123E1在T110四号方案的战斗室内拥有15度的左右射界,以及+20度至-10度的俯角,虽然俯仰角较为优秀,但水平射界较为狭窄。

最终,在T110四号方案之后,克莱斯勒的工程师终于扭转了思路,他们发现突击炮的无炮塔布局对重型坦克并不能带来太多帮助,于是,克莱斯勒的五号设计恢复了传统的重型坦克布局。这个五号设计拥有后置的主动轮与发动机,中置的360度流线形炮塔,整辆坦克以火力为核心,炮塔和车体正面拥有良好的保护。坦克锐直的铸造装甲能够提供合理但可靠的防护,较为低矮的外形也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生存能力,例如,坦克的首下从与首上相同的LOS厚度297毫米,向下逐步递减,利用向底部的中弹概率越来越低的规律,重点防护易于被命中的区域。坦克的首上厚127毫米,倾角约65度,而从重量限制考虑,侧面很可能是为76.2毫米厚的垂直装甲,炮塔的形状与同期T95相似,但会略厚一些,另外,坦克很可能会直接套用美国同时期研制的硅芯复合装甲,来提供对可能出现的100和122毫米破甲弹的防护,等重的硅芯装甲对动能弹的防护和铸造钢相似,但做到了极大的克制了化学弹,破甲弹和碎甲弹对其几乎没有效果/效果非常差。由于开发时间的限制,坦克有许多零件与T43通用,炮塔座圈直径也与M48,M103相同,为85英寸。坦克的战斗全重将控制在50吨以内,动力系统依然沿用了之前的AOI-1490发动机+XTG-510变速箱的配置。

T110五号概念图

五号设计在炮塔左侧拥有一个T53 OPTAR光脉冲测距仪(上图中未画出),虽然是火控能力进步的标志,但光脉冲测距仪易受各种因素影响,可靠性不足,这也是OPTAR系统最终失败的一个原因。T110五号只有4名成员,驾驶员位于车体前部右侧,炮手和车长位于火炮左侧,120毫米T123主炮刚性安装于炮塔内。由于计划安装辅助输弹机,相比M103减少了一名装填手,这个方案还拥有一个车长超越控制系统,车长可以直接操纵主炮。

OPTAR系统
T110五号的侧视内构图

虽然T110五号车的设计回到了正轨,且采用了不少新技术,但T43E2的成功使军方对略嫌保守的T110系列坦克失去了兴趣。(TS系列本身就是短期的应急项目。)由于种种原因,1956年的11月29日,OTCM 36383决定重新考虑装甲车辆项目的发展方向,并终止了120毫米炮坦克T110项目的研发。T110五号车只停留在全尺寸模型阶段。

艺术家绘制的T110五号“画像”,小球状的OPTAR装置清晰可见


参考文献:R.P.hunnicutt《Abrams A history of American MBT》、《Firepower》

本文标题:逐渐黯淡的星光一一美国T110系列重型坦克小史 - 八卦谈
本文地址:www.ttdhp.com/article/4181.html

天天动画片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