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动画片 > 八卦谈 > 电视台在传统文化节目的服化道能有多讲究

电视台在传统文化节目的服化道能有多讲究

八卦谈 佚名 2023-12-20 16:28:53

电视台在传统文化节目的

服化道能有多讲究

近年来,《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民歌大会》《国家宝藏》等一系列具有人文情怀的文化类节目接连走红,央视和卫视电视台在传统节日中推出的节目,不仅取得收视与口碑双丰收,还掀起一股弘扬中国美学的热潮。

在这股热潮的带动下,各电视台纷纷深耕传统文化,在汉服文化和汉服复兴运动的影响下,传统文化节目的服化道设计上也越来越精细化,无论是面料还是设计都越来越精致考究。

01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艺频道曾推出过一档大型服饰文化节目《衣尚中国》,节目以服饰为题,聚焦服饰之美,力图通过丰富的艺术创意、年轻态的视觉来营造关于中国服饰的审美意境和审美表达。该节目得到了中央美术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共青团中央、中国丝绸博物馆、中国东方演艺集团、中国动漫集团、腾讯文创等机构的大力支持和响应,并由常沙娜、仲呈祥、范迪安、潘鲁生、阎晶明、钟君、赵丰、关正文等担纲艺术顾问。从台前到幕后,展开了一场大胆的艺术跨界和绚烂的美学碰撞。

《衣尚中国》首期节目呈现正如制作人李思思所期望的:“在历史中找寻美,在匠心中守护美,在创演中展现美。讲述服饰里的中国故事,汲取中华美学的精神滋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传递真善美,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

除却专业展示服章之美的节目外,其他节目在宣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也格外重视服化道的设计。因国风和传统文化节目火遍全网的河南卫视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02

之前全网刷屏的《唐宫夜宴》舞蹈中,14名女舞蹈演员,用婀娜多姿、秀逸韵致的舞姿将大唐盛世的传统文化形象完美的呈现在舞台上。

《唐宫夜宴》中,为了体现丰腴的唐代少女形象,演员们身上穿着塞海绵的连体衣,嘴里含着棉花,而眼角两道月牙形的妆容,也完全再现了风靡于唐代的女性面部潮流妆容“斜红”。

“鬓云欲度香腮雪,衣香袂影是盛唐。”演员们身着一袭红绿撞色的唐代齐胸襦裙,造型灵感来源于河南博物馆中的一组唐三彩乐俑,演员们穿的是一袭红绿“撞色”的唐代齐胸襦裙。

“唐代的裙子因为裙长,裙腰束得很高,胸以下的身体全部为宽裙所笼罩,显得女子身材亭亭玉立。”裙子在唐时穿戴范围很广,普及率甚高,不仅皇室成员穿戴,民间妇女也穿裙子。如今从《簪花仕女图》《虢国夫人游春图》等绘画以及历史文献记载中,都可以看出裙子在唐代服饰中的重要作用。裙子的设计艳丽,漂亮。‘长裙随风管’反映了这种风尚。

03

河南卫视另一个出圈节目,是在“端午奇妙游”中展现的“水下洛神舞”《祈》。在曹植邂逅洛神之地——洛水,一名女舞者,用一段唯美曼妙的水下舞蹈,完美再现了“独占天下八斗才”的曹植的名篇——《洛神赋》。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竦轻躯以鹤立,若将飞而未翔。”

“体迅飞凫,飘忽若神”

“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转眄流精,光润玉颜。”

而舞者的服装则取材于敦煌壁画,融合了壁画中“敦煌飞天”的元素,既考虑了服装的特色与美感,由不能给舞者的动作带来较大的负担。水中的洛神,再现了水中神女的风采。五彩洛神在水中婆娑起舞,轻盈如燕,水随舞动,衣袂翩跹;拂袖起舞,拨裙回转;水乳融合,缠绵缱绻。

传统文化节目和其中的服饰妆造引发热潮的背后,是主创团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扬。服饰与妆容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中国服饰包含文化、历史、科技、美学等多种内容,是内涵丰富、寓意深刻、体系完备的文化系统。

文化讲究传承,服饰与妆容亦然。今天无论是传统文化节目还是T台服饰走秀,发式与妆容有不少借鉴传统妆造的,这种借鉴改变了过去随意、廉价的舞台装束,彰显了大气高端的中国审美和文化自信。

这也说明传统文化、服饰的魅力原本存在,但是需要新思维诠释、新技术融合、新媒体传播,才能让当下人重新认识其价值,并展现其魅力。我们所期望的并不是让传统妆造长久地留在故纸堆里,留在古壁画上,而是让传统服饰与当下生活更好的接轨,做到守正创新,在保留传统特色的基础上更好地开花结果。各电视台在传统文化节目中格外注重服饰的考究度,为传统服饰的传播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文案:澄泯

编辑:君君

美工:容之

审阅:汉服世代

平中交右 宽褖合缨

古衣今裳 与时偕行

关注我们,获取更多现代汉服知识

如您对内容有疑问或更多看法欢迎留言

欢迎加入粉丝参与讨论

本文标题:电视台在传统文化节目的服化道能有多讲究 - 八卦谈
本文地址:www.ttdhp.com/article/43449.html

天天动画片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