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动画片 > 八卦谈 > 86版《西游记》杂谈:猴王初问世

86版《西游记》杂谈:猴王初问世

八卦谈 佚名 2024-01-02 10:30:42

作者为虎扑 DionGlover

本篇杂谈作于2013 年6月22日、23日、24日 

1.《猴王初问世》是整部剧集中成片长度最短(仅44分钟),但取景跨度最广的一集…剧组自82年10月正式成军开始,基本上是每拍一个故事每到一个景点就要取一下第一集的景,因为小说中猴王从出世到学艺,跨越两重大海,走遍两大部洲…要把西游世界之多样性精准的呈现出来是件很不容易的事…实际上在《西游记》小说诞生之前,关于行者学艺以及其启蒙恩师的描述就十分模糊,元杂剧以及各种话本都未曾详细提及;乃至在小说诞生之后,京剧《拜昆仑》中,还会出现悟空与镇元子在昆仑山自行修炼的说法…所以,《悟空学艺》一直是文艺作品比较忽略的段落…

2.对于研究西游的学者来说,悟空取经之前的种种经历以及一开始的世界观设定是全书十分重要的段落,取经篇章中所表现的人物性格以及各种暗语其实都是由前面交待的故事背景铺垫出来的,后世出现的文艺作品中,如果将前面的繁复之语全部隐去,那么后面故事的展开就会出现比较大的问题…(关于这一点,笔者还会在今后的杂谈中提及)

3.本剧前四集的故事较之小说简化了不少,夸张地说,几乎就是依靠原著的故事架构构建出了一伙新的人物形象…他的故事脉络是根据小说来的,“出生——学艺——交友——震天——上天——回山——再上天——闹事——抵抗——被俘——大难不死——疯狂闹事——被收——尾声”这个过程是不变的,但是如果观众想要通过看电视剧体会出小说想要表达的东西,可能会比较困难;当然,文艺作品中,深度和意义永远不是必需的,有句话说得好,“故事讲清楚了,体会就交给观众了”即便这个体会是错的…

4.古典小说中,以立世为第一要旨,多以女娲,盘古等开天人物为先驱,实是为了强调主人公非同一般的身份;西游之世界观,自天干地支一元十二会说起,从时间到空间,逐渐将焦点缩小到了石猴的出生地——傲来国花果山…其实如此繁复的世界构成,不看也罢,只需谨记作者写作此书之目的实为释厄就足够了…释厄者,何也??得解脱尔…无论你是金丹大道,还是仙佛同源,抑或三教合流,唯通则释,不必拘泥…

5.关于傲来国花果山的原型,民间考证其位于泰山西麓,其实就是山腰边的傲来峰…

6.小说中悟空诞生的过程是相当繁复的,经历了巨石(证道本论证为心之出生,因有九窍八孔)——石卵(此为心之进化形状)——石猴的三个阶段;本剧则简化为从巨石到石猴的两层变化…心猿之说在电视剧中也就无从谈起… 

7.石卵随风而化,变成石猴;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实际上是作者借悟空的降世来表述婴孩的降生;如果按照电视剧的表达方式看,婴孩的出生就伴随着母体的消亡,这就变成了一个十分残酷的过程…60年代万氏兄弟的《大闹天宫》中,猴子同样是由石头崩离出生,但那并不是一个特别具有冲击性的镜头,而给人一种自然孵化的感觉;这样的描述虽然有些偏离原著,但距离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却并不遥远…而杨导所设计的石猴出世镜头,倒是与78年NHK的版本颇为相似…

8.那石猴拜四方,眼运金光,射冲斗府…这是主角降生以来的前三个动作…遗憾的是本剧皆未采用…实际上,作者给石猴安排这三个动作是有其深刻用意的,拜四方是说他自认天地为其父母,无性有礼;眼运金光暗合书中金公的人物设定;而射冲斗府则是为玉帝垂慈做铺垫…“石猴出生”在本剧中被描述成一个石破天惊,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故事段落,这和小说的用意是存在明显差异的… 

9.玉帝的“不必管它”的回应更是令人无语,小说中,石猴之金光射冲斗府,搅扰天宫,玉帝在命千里眼顺风耳查看后,垂赐恩赐曰:“下方之物,乃天地精华所生,不足为异。”对于灵猴出世,他的态度是慈悲的,即便金光直射天庭,玉帝也觉得无甚大碍…而本剧中玉帝的言语十分粗鄙,一副淫逸帝王的作派,可以看出这是杨导为了树立主角对立面而有意为之…  

10.石猴出世的镜头拍摄于河北北戴河,而椰林食果则转移到了海南文昌,最终群猴戏水则选取了黄果树瀑布;如果问杨导她心目中的花果山是什么样的,答案大约就是神州大地吧…

11.本集因拍摄地点的跨度较广,所以形形色色的人物大多数都是由班底演员和剧组成员扮演的…其中闫怀礼和項汉出演的角色最多,除了千里眼顺风耳外,他们还扮演了花果山的老猴;南赡部洲的镇民以及斜月三星洞的道士…

12.其实“石猴出世”这场戏,笔者较为偏爱张版…灵猴由石卵风化,必然与胎生之精灵有所不同,通体玉白却正是其采天地精华的佐证;后食鲜果而生毛,遂与群猴无异,则婴孩之体已脱,猴王之身渐成… 

13.黄果树瀑布是杨导一直钟爱的取景地点,但是在82年采风的时候她并没有得到亲自探访的机会;而石猴入洞的外景则拍摄于85年夏天,杨导三年之后终于带队来到了梦寐以求的瀑布边…这一阶段悟空的妆容与早期的版本相比有天壤之别,孤拐脸没了,鼻子也挺立了,还纹上了比较重的眉线和眼线;王希钟设计的这张较小说形象美化很多的猴脸自那时起,伴随着剧组走完了剩下的十四集…

14.小说中石猴曾言:“这是座天造地设的家当。”何谓天造地设??花果即木;水帘乃是水;铁板桥为金;山石花木皆是土,而心猿生火居其中,岂不是五行兼备??? 

15.小说为明朝人所写,那么“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则自然是楷书…这是作者明言的…后世很多影视作品将其改为小篆,则有画蛇添足之嫌,《西游》的故事本就是借古讽今,所以年代考证之类的劳什子,不要也罢…

16.湖南冷水江市的波月洞再次现身,充作猴王的花果山洞府…此处虽然景致清幽,环境优雅,但位于地洞深处,氧气稀薄,对头戴乳胶面具的演员们来说挑战不小… 

17.水帘洞中的石台是天然生成的,采景时这座石台是波月洞打动杨导的第一要素,她觉得这个地方简直就是老天为猴王准备的…(另一处洞穴是老天为白骨精准备的)

18.猴群的跳跃力果真惊人,本剧中对猴群跳入的呈现方式和小说是一致的…

19.何谓“美猴王”,不单原著未曾做过任何解释,就是后世的西迷李卓吾,澹漪子等人也未给出答案…杨导所采用的“心性灵清,形容俊美”之说法来自于京戏《花果山》中的一个唱段…   

20.《欢乐花果山》是许镜清为本剧创作的第一首插曲…这就是杨导想要的风格… 

21.客串群猴的演员大多来自湖南省体工队,其中就有十几年后的跳水之王熊倪,时年9岁的他曾因一时顽皮摔破了头,闫怀礼老师和场记马丽珠将他送到了医院;(2004年《艺术人生》节目里,闫怀礼首次提到了熊倪当年参加过拍摄,受伤之后被闫怀礼救下送往医院;但是在2013年《回声嘹亮》节目中,杨洁导演在介绍“二郎神”林志谦时,特意提到了是林志谦当年当年将受伤的熊倪送到了医院...送熊倪去医院的确实是武术指导林志谦老师,由于2004年那次《艺术人生》林志谦有事没去,节目组又不想浪费这个不错的素材,于是就安排闫怀礼“演绎”了一遍“救熊倪”,还“添油加醋”预测了熊倪能成世界冠军。显然,这是节目组的再创作,杨洁导演当年也没法阻止。只是后来这件事被很多媒体单独拿出来写,即使到现在,去网络上搜“闫怀礼 熊倪”依然有大量文章存在,因此认真的杨洁导演在2013年的央视节目里就做了一次澄清。这就出现了“救熊倪”的两个版本。)当熊倪养完伤的时候,剧组早已结束了在湖南的拍摄,但他却产生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想法——转行当演员;为了这个目的,他还给远在北京的马丽珠阿姨写过信,这个小花絮后来在剧组人尽皆知,回想起来,别有一番滋味…

22.为前五集悟空配音的是安徽省京剧院的小生李世宏(从猴王出世到唐僧揭帖),关于李扬的短暂离组的原因,笔者已在《偷吃人参果》那一集杂谈中有过讲述…李世宏在接到“孙悟空”这个角色前,从未从事过配音相关的工作,对于拍摄电视剧,他和六小龄童一样,是真真正正的门外汉,所以杨导把他俩安排到一间宿舍居住,而且共养一只猴子,六小扮形,小李出声;不出半年,李世宏的配音就和六小浑然一体,猴性十足…他的声音清脆响亮,似钟磬一般,恰巧就是小说中所描写的效果…可惜最终因为安徽京剧院不愿意长久借调演员,李只能回家,干回了自己的老本行…

23.石猴乃天地生成,其心计远非寻常精灵可比,小说中令其自感生死正是为了突出他道心发现的悟性…对于此处戏码,影视文艺作品多有改编,因为感生死不如历生死,直观的面对生离死别是一种更加唯物的展现,此处改编虽然用意不同于原著,但殊途同归…都是在为猴王出海寻师做铺垫…

24.“猴王出海”就是83年剧组在拍摄《祸起观音院》时顺手抢拍的,取景地点依然是福建海边的东山岛…

25.小说中,猴王登陆之后,赤身裸体,找个跑不动的行人就扒了衣服,披在身上,行为举止十分自由放荡,甚至有些野蛮…本剧则将其行为美化了不少,将石猴扒衣服改成了捡衣服…

26.作者身处南赡部洲,却对其竭尽挖苦之能,此处遍地碌碌之辈,皆为酒色财气等短生之道,无一人为身命者…猴王有所悟,遂横渡西海,继续寻找…这八九年间,对于他来说是相当苦闷的,随着学人说话举止等等乐趣的转瞬即逝,始终无法接近自己的目的才是最令他烦恼的…这些在本剧中都无从呈现,杨导给石猴设计了吓唬鱼贩,穿鞋,吃面条等等融入社会的戏码,但和小说想要表现之思想无甚干系…观众除了觉得好笑之外也就不会有深层次的思考…对于猴王学艺前的经历,后来出现的张版和浙版都有比较不错的呈现,张版是让猴子在大石上若有所思的念着“争名夺利几时休”;而浙版则把很现实的酒色财气展现给石猴看…在这个段落上,他们的表现方式比86版更贴近原著…

27.书中有句诗写的很好,笔者在人生不如意时常常拿来吟诵:

争名夺利几时休?早起迟眠不自由! 
骑着驴骡思骏马,官居宰相望王侯。 
只愁衣食耽劳碌,何怕阎君就取勾? 
继子荫孙图富贵,更无一个肯回头! 

28.石猴穿梭市井的戏份也是在福建取的景,所以《祸起观音院》一集的演员除了程老爷子外都悉数参与了拍摄,如撞钟和尚李连义;广智和尚李永贵…

29.灵台方寸乃是心,斜月三星也为心…猴王学艺之仙山即为自己的心房…

 30.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的戏份其拍摄时间和地点也相当分散:灵台方寸山的很多镜头是在《三打白骨精》之后拍摄的,其取景地点依然在张家界;而斜月三星洞的剧情则是与《偷吃人参果》同期拍摄,拍摄地点照旧是青城山,峨眉山…

31.那樵夫亦非凡人,其歌中:“相逢处非仙即道一”一句便是明证,只不过不肯与猴王说破,但石猴果真是天地灵根所生,悟性空灵,也只能引得樵夫拿巧言诳他…无有姐妹,只得老母,砍柴渡日之人仅凭一首《满庭芳》便可逍遥自在???这首满庭芳也能从侧面道出快活烦恼仅一线之隔的道理…可惜杨导舍弃了这首秒词,剧中樵夫所唱,笔者至今无法听出其歌词内容…

《满庭芳》

观棋柯烂,伐木丁丁,云边谷口徐行。卖薪沽酒,狂笑自陶情。苍迳秋高,对月枕松根,一觉天明。认旧林,登崖过岭,持斧断枯藤。收来成一担,行歌市上,易米三升。更无些子争竞,时价平平。不会机谋巧算,没荣辱,恬淡延生。相逢处,非仙即道,静坐讲《黄庭》。” 

32.小道童的扮演者白春香是北京昆曲院的青衣,马德华的同事…其衣着也相当符合原著的描写:髽髻双丝绾,宽袍两袖风。貌和身自别,心与相俱空。物外长年客,山中永寿童。一尘全不染,甲子任翻腾。

33.梵语中,菩提为智慧觉悟的意思,须菩提祖师乃是取智慧之源之意,那么结合第二回题目中“合元神”这三个字,悟空学艺的整个过程也就十分清晰了… 

34.因为小说中对猴王学艺的过程定义为求道,所以杨导便理所当然的认为须菩提一门乃是道家,为此还特意让六小龄童去北京白云观当了两个星期的道士…其实小说中的须菩提祖师本就是智慧之源,大觉金仙也可;明心法师也罢,皆是智慧所化…三百六十门正对应人的三百六十种短生杂念… 

35.须菩提祖师的扮演者是中国歌舞剧院的歌剧演员关云阶,他同时也是剧院中毛主席的特型演员…猴子的师傅当真来路不小…

36.按照电视剧中“相貌举止像个猢狲”的说法,孙悟空应做“狲悟空”;其实杨导舍弃了小说中的一句点睛之笔,让猴王的姓显得不伦不类…那祖师又曰:“狲字去了兽旁,乃是个子系。子者,儿男也,系者,婴系也,正和婴儿之本论。”作者将石猴之姓设定为孙,颇有深意,此猴乃天生地造之婴儿;又自为始祖,无有父母,所以孙即为祖,祖即位孙,况其元神未和,应是子系,妙极…

37.而悟空又是从何而来??本剧也未提及…汉传佛教中阿弥陀佛(即须菩提)坐下本有十二祖;而小说将十二祖引申为十二字,取“悟”字却正对应篇首“感盘古开辟”一句;而空字则对应石猴无父无母无性的境况…

38.片中菩提祖师的弟子们多是由四川省武术队队员客串的…功夫却是真的,但是无法跟石猴所学之七十二变相比…

39.前七年间,悟空如旧时很多学徒一样,没有机会学习任何专门的道术,虽是听讲,但大多数时间只做些砍柴填火的勾当;万事都从端茶倒水,打印扫描开始,如今的毕业生是需要向悟空看齐的…

40.菩提讲经需要大批的听众,剧组人手稀缺,只能把配音演员也叫上充数,李扬就在这儿听经呢…(此段戏码和《偷吃人参果》同时拍摄,那时李扬尚未离组)

41.“术,流,动,静”四门中,杨导只保留了两门,动字门采阴补阳在那时看可能有些不合时宜… 

42.猴子的几句回应很有意思,“打坐参禅,不如弄棒打拳”等等皆出自绍剧《水帘洞》。加戏大量的借鉴戏曲作品也使得86版被叫做戏曲《西游记》。

43.悟空学艺在小说中有三个阶段:夜晚得长生口诀——三年后得躲三灾七十二变化之法——忽一日霞举飞升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杨导大大简化了这个过程,甚至直接把长生口诀去掉了;这样做最大的一个弊端就是不能自圆其说,悟空为得长生而来,试问地煞数七十二般变化可算长生???本剧中的祖师明明就是教非所求…

44.查克拉爬树,此镜头似曾相识…

45.小说中,祖师形容神仙飞行之语甚为贴切:“神仙朝游北海暮苍梧。”本剧的改编则有些漏洞…祖师云:“一日之内游遍三山五岳,五洲四海。”西游开篇之背景首言四大部洲,又从哪里出来的五洲,莫非是“亚欧美非拉”??

46.本剧刚刚开拍的时候,隐瞒自己近视的六小龄童经常打错人,有一回还把一位共演演员的下巴打坏了,杨导很生气,就只能用替身替六小打,但是打得又没有猴样;后来在她的再三逼问下,六小才说出自己每支眼都是七百度的事实,这时候杨导就下了死命令,以后拍戏必须戴隐形眼镜…

47.孙悟空翻筋斗的镜头是杨导在苏州请蹦床队的运动员帮助拍摄的,画面中的猴子并不是六小龄童…

48.本集中的祖师比小说中和蔼百倍,只不过该说的话却是忘了说,“你这去,定生不良。凭你怎么惹祸行凶,却不许说是我的徒弟。你说出半个字来,我就知之,把你这猢狲剥皮锉骨,将神魂贬在九幽之处,教你万劫不得翻身!”该提的至理名言也没有提:“这个工夫,可好在人前卖弄?假如你见别人有,不要求他?别人见你有,必然求你。你若畏祸,却要传他;若不传他,必然加害:你之性命又不可保。” 

49.昨日在贴吧中惊闻北派猴戏嫡传“小万春”李阳鸣先生离世,十分感伤,于《猴王初问世》的杂谈中写出猴王谢世的消息,真是无奈之举,李先生走好…也望现存于世的猴王们能够真的长生不老…

笔者计划于本周末之前更新第二集《官封弼马温》…十分感谢诸位催更朋友的督促…

李阳鸣,男,1976年1月25日出生,满族,身高1.76米。 中国京剧院二团演员。出身梨园世家,其祖父为李万春,其父李卜春任职于北京京剧院;为李门第四代传人。与2013年6月21日20点16分在北京健宫医院因病去世,终年37岁。代表作品《挑滑车》、《小商河》、《闹天宫》、《武松打店》等。 

3岁在家跟随祖父李万春先生学艺,六岁就与祖父同台演出《闹天宫》,饰演哪吒,7岁又与祖父同台演出《闹天宫》,饰演"马童",九岁与祖父同台演出《闹天宫》饰演小猴。均受到观众好评。九岁进入北京市少年宫京昆艺术团,十二岁入中国戏曲学院附中表演系,主学武生、老生。师从米福生、李正平、白秉钧等老师;学习并演出剧目《战马超》《林冲夜奔》《小商河》《挑滑车》《闹天宫》《狮子楼》《坐宫》《文昭关》《打渔杀家》《十八罗汉斗悟空》《三岔口》等。1995年分配到中国京剧院(国家京剧院)一团。 

2013年6月21日20点18分,与病魔顽强搏斗了多年的李阳鸣与世长辞,年仅37岁。 

除了京剧的表演外,亦涉略其它领九六年电影《迷梦初醒》,97年主演电影《大闹天宫》;电视作品有《魂系梨园》《镜花园传奇》《杜心武》等。 


本文标题:86版《西游记》杂谈:猴王初问世 - 八卦谈
本文地址:www.ttdhp.com/article/44706.html

天天动画片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