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动画片 > 八卦谈 > 信浓号航空母舰

信浓号航空母舰

八卦谈 佚名 2024-01-28 18:30:51

简介:


信浓号航母排水量达68060吨,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建造规模最大的航母,也是日本最后一艘建成的航母。直到1961年美国企业号核动力航母服役之前信浓号航母一直是历史上排水量最大的航母。

美国企业号核动力航空母舰

始自超弩级战列舰时代的伊势、日向、长门、陆奥,直至二战时期的大和、武藏,日本海军喜欢以古代国家的名字命名军舰。信浓国也称信州,信浓北部的川中岛地区是武田信玄与上杉谦信在战国时代展开激烈会战的地方。大致范围相当于日本现在的长野县。

信浓的地理位置

作为承载着全日本的希望,倾力打造的信浓号,其防护力本应该不会逊色。然而信浓号却在它首航的第17个小时,就被美国海军潜艇击沉。那么究竟是为何信浓会在出港短短数小时内就被击沉,成为世界海军历史上最短命的航母呢?信浓坎坷的一生发生了那些事情?接下来让我们一探究竟。

信浓号的由来:

信浓号是由建造中的大和级战列舰三号舰(110号舰)改装而成的航母。大和、武藏分别是在吴海军工厂和三菱长崎船厂建造的,横须贺海军工厂当时还不具备能够容纳满载7万吨的巨舰的船坞。该厂此前所做的最大吨位数的军舰是4万吨的陆奥号战列舰。因此,为了改造110号舰,横须贺海军工厂专门新建了一个长336米、宽62米、深18米的6号船坞。

横须贺海军造船厂

110号舰原计划定于1945年3月竣工,不过在建造全面开展之时日本对美国宣战。1941年11月海军军令部修改了军舰建造计划,决定未来海军生产将以潜艇和舰载机为主要目标。大和级战列舰的建造虽全面停工,但这并非是因为日本高层此时意识到了航母的重要性,只是日本根本没有打算进行如此漫长的战争,想将眼下的所有资源集中到短时间内就能完工并且立刻投入战场的武器上面。直到太平洋海战爆发初期,通过吸取珍珠港战役和马来海域的海面战役的经验和教训,日军才彻底发现相比于数量众多的舰载机攻势,战列舰的攻击能力太过薄弱。


樫野号运输舰
伊势级航空战列舰

外加1942年9月,运输460mm主炮的运输舰樫野被美国潜艇黑鲈击沉。纪伊号战列舰被彻底停工拆解。而110号舰拆解下来的其一部分材料后来作为伊势级战列舰的航空作战系统部分建造材料而使用。不过由于士气低迷,拆解工作进行的非常缓慢,最后成全了信浓的诞生。

信浓号开工之前:

1942年春,美国通过了《两洋舰队法》,美国海军将建造多艘航空母舰参战,日军得知消息以后也随即通过了改丸5军备计划,以增加航母保有量。同年4月18日在美国海军的东京空袭中,横须贺海军基地仅有一架飞机赶来支援。在信浓的旁边,由潜母改装为航母的大鲸号(后来的龙凤号)被命中一枚炸弹,而信浓则没有受到任何损害。


大鲸号(龙凤号)航空母舰


6月中途岛海战日军惨败,主力航母的三分之二战沉。为了重铸航母机动部队,日本展开了战时急速建造航母计划,决定将信浓按照航空母舰设计进行改装建造,计划于1944年12月末竣工。然而此时的信浓已经经历了2年的工程,舰体完工率达到了70%,涡轮机设备、9部锅炉、舰体前部和舰艉的弹药库地板的安装工程已经结束,舰体中央部的中层甲板水平隔仓正在安装中,上部构造物刚开始施工。

有趣的战略设想:

1942年7月16日,IJN军令部副司令在给海军省海军副司令的信中对信浓的主要目标进行了协商:除排水量和航速外要求整个航母平台可搭载36架战斗机、18架攻击机、9架侦察机;飞行甲板可以防御500公斤炸弹,后部舰载机机库可以抵御800公斤炸弹;侧舷防御、炸弹、鱼雷、航空燃料携带量则以130号舰(大凤号)为基准。可以对舰载机进行快速补给。

根据时任日本帝国海军舰政本部长岩村清一海军中将的构想,信浓的改装将改变以往航母作战的模式,将他作为海上的移动航空基地。也就是说这艘航母只安装战斗机机库,不搭载攻击机和轰炸机。在作战行动中,信浓将部署到最前线,由后方的航母起飞的舰载机着舰,并为这些着舰的舰载机提供快速的航空燃料、炸弹和鱼雷补给,使得日军舰载机部队得以实施超航程战法。从这种作战构想来看,大型飞行甲板是信浓的最核心的要素,为了实现构想必须对大型飞行甲板实施充分的装甲防护,充分保证自身安全直到任务结束。也有其他意见认为信浓具有战列舰般的防御能力,在实施舰体重防御及安装飞行甲板的情况下,它会成为一艘不沉的航母,机库都不需要考虑。因此在信浓的初期改造方案中,是把它以海上航空基地为目的进行改造的。不过这一改装方案受到了军令部和航空本部的极力反对,经过3大司令近2个月的讨论,最终,该方案被废弃。信浓的最终的改装和设计与大凤号航母基本类似。舰政本部以福田启二为中心,立即着手绘制设计图,于1942年9月完成。

异常艰辛的建造过程:

1942年9月信浓展开建造,计划于1945年2月末竣工。但是在围绕瓜达卡纳尔等岛屿的大规模战役中,日军损失、损毁了大量的军舰。因此1943年3月25日,时任IJN军令部总部长岛田繁太郎对各军工厂下令,优先修理损毁的军舰。并于1943年8月信浓号的改装工程再次中断。此时的横须贺港正在全力实施千代田号水上飞机母舰的轻型航母改装作业,

千代田号水上飞机母舰
翔鹤号航空母舰

以及在南太平洋海战中受到重创的翔鹤号航母的维修工程。横须贺工厂为这两项工程已经额外增加了4000名员工,信浓的改装计划已经无力进行,竣工之日可谓遥遥无期。

1944年6月,马里亚纳大海战中,小泽机动舰队再次惨败。此次战役翔鹤、大凤、飞鹰日军3艘主力航母均被击沉。

飞鹰号航空母舰
被鱼雷命中的大凤号航空母舰

尤其是大凤的沉没对于信浓的设计计划予以了巨大的冲击。面对美军的强势进攻,信浓好的改装计划再次被提上了日程。1944年7月IJN军令部要求信浓号必须于1944年10月15日之前完工。根据《海军造船技术概要》记载,军令部下达了很多不合理的命令,比如:船内的居住设备要简化到最低限度;极力减少航母中的木材部分,以防止火灾;省略防毒舱室的气密性实验;省略中层甲板以上舱室的气密性实验;机械与兵器的制造工程尽量往后拖延;1944年10月5日下水,8日命名,15日整体竣工。

为了解决工人不足的问题,横须贺造船厂不仅从民营造船厂和海军工机学校雇佣了大量的工人和学生,同时还以报效祖国的名义从专业领域不同的其他学校雇佣了学生、朝鲜工人、台湾工人、女子挺身队等各类人员。在建成信浓号就是挽救日本的思想刺激之下,所有人都以十足的热情不顾疲劳和食物匮乏拼命的工作,工程中因为过度疲劳和事故至少造成了10人以上的死亡,但是改装工程非常顺利的展开了。不过在完工阶段还是出现了问题,因为不论这些人的热情有多高,在如此庞大繁重的工程中使用裱糊的办法,显而易见的会在技术层面造成了无数的隐患。信浓毕竟采用的是大和的舰体,其内部结构非常的复杂,基本是横须贺港中经验丰富的工程师,随便拿出一张平面图也看不出这个是上甲板还是中甲板,需要三五张连续比对以后才能把握情况进行建造工作,更不要说进行现场施工的都是一群没有经验的工人甚至未成年的学生。后来据时任大和级战列舰的设计者、海军技术大佐牧野茂在参观信浓时的评价:“信浓号居住区内的所有日常用品都大煞风景,气密性试验也在继续进行,这艘航母宛如一座铁棺材。”由于工程简化,舰载武器和内部装备均是最低水准,水密性试验也是以最低限度进行的,不过航空汽油周边的混凝土浇筑作业确实是进行了。可以说信浓号是横须贺海军工厂建造的最后一艘军舰,伴随着信浓号的建成,横须贺造船产已经完全耗尽了其残留的全部资源。即便如此,信浓还是比预定日期提前了近5个月的时间,并且充分弥补了大凤的缺陷。

信浓号航母的相关数据:

改装后的信浓,设计标准排水量6.2万吨,海试排水量68060吨,满载排水量71890吨。舰长266.1米,舰宽40米,飞行甲板全长256米,水线部分全宽36.3米,吃水深度10.31米,编制2400人,4部涡轮机,4轴推进,总输出功率15.3万马力。最大航速可达27节,18节航速可续航1万海里。舰载武器配备16门8管127mm联装高射炮,37部25mm三联机关枪,40部25mm单装机关枪,12部120mm联装火箭发射器。
在第一次改装期间预计的舰载机搭载数量为60架,包括16架三式舰上战斗机,16架一零式舰上侦察机和28架一三式舰上攻击机。
根据预定的设计方案,信浓号常备舰载机包括18架新锐烈风舰上战斗机、18架流星舰上攻击机、6架彩云高速侦察机,共计42架,备用5架,共计47架。
根据航空本部的设计方案,信浓号舰载机包括25架烈风(11架为备用)、25架流星(1架备用)、7架彩云(无备用),共计57架舰载机。其中1架烈风、7架流星、7架彩云固定停放在飞行甲板上。
再后来烈风的各种原因难产,导致航空本部又预定烈风不作为舰上战斗机采用,而改为紫电改型。另有甲板停留13架,机库存放72架的方案。
与翔鹤、大凤、云龙级相比,信浓的炸弹、鱼雷、航空燃料携带量都比较少,大致为800公斤或500公斤炸弹90枚,250公斤炸弹468枚,60公斤炸弹468枚,九一式450mm航空鱼雷待定。

信浓号航空母舰珍贵的历史照片

装甲化的飞行甲板:

大和级战列舰的最大设计宽度为39米,在此舰体上改装而成的信浓飞行甲板宽度达到了40米,另有船员证明飞行甲板最大宽度为50米。

俯视图可以清晰的看到信浓异常宽大的甲板

信浓号的飞行甲板的建造是在20mmDS钢板的基础之上,再安装75mm厚的NVNC甲板,飞行甲板上铺设的防护装甲部分的长约210米,宽约30米。其下部机库也进行了规模相同的装甲防护措施。为了支撑装甲防护所带来的的巨大重量,机库内设计了箱型的梁柱,这些梁柱均由14mm钢材制成。相比于大凤号的部分使用防火涂料的木质飞行甲板,信浓号的飞行甲板则全部是掺了锯屑的水泥甲板,这种甲板更为坚固,但是在飞机起降时扬起的颗粒物可能会造成妨碍。通过吸收中途岛海战的经验教训,信浓号的航空汽油储存场从机库更换到了飞行甲板上,同时炸弹和鱼雷的挂载作业也均移至飞行甲板之上。

信浓的舰载机升降机

另外,舰载机升降机也同飞行甲板一样安装了75mmNVNC甲板,其前部升降机在1号炮塔位置,尺寸15*14米,重180吨;后部升降机在三号炮塔位置,尺寸13*13米,重110吨。着舰制动装置为大凤同款的三式十型制动装置5座,采用油压制动力。飞行甲板上有15条横向阻拦索是日本航母之最。

数一数是不是15条横向阻拦索?

信浓号不仅飞行甲板能抵御4000米高空500公斤的俯冲轰炸,其水线上舷侧装甲厚度也达到了200mm,具备反巡洋舰的能力,可以抵御1万米射程之外200mm炮弹的攻击。同时因为吸取了大凤号的惨痛教训,信浓号在水线以下的航空燃料周边进行了数天的混凝土浇筑和加固,以防止航空燃料泄露。

信浓号的船模

经过大量减负的机库:

在信浓号重新改装航母之时,舰体中央部的建造工程已经推进到中层甲板附近位置。如果在中层甲板之上再安装多层机库,舰体重心会快速提高,舰体的不稳定性增大。因此,信浓的机库设计仅仅只有一层,设想搭载的舰载机数量仅63架。相比于3.2万吨缺能搭载84架飞机的翔鹤,实在是不够看。因此为了弥补作战能力的不足,日本海军寄希望于信浓与大凤一样搭载烈风、流星等当时日本最先进的大型舰载机,数量更是降到了总计47架。

信浓号的内部机库模型

一直以来日本航母基本采用的都是封闭式机库,为了解决这种弊端,信浓的前部机库采用的是全开放式机库设计,长约125米为舰上攻击机专用存放区。开口部长达10米以上,可以抛弃飞机。后部机库长度只有83米,为战斗机专用存放区。机库仍为传统的封闭式机库,侧壁铺设了25mm厚度的防护型特殊钢板,库区空间安装了倾泻式泡沫消防装置和独立的消防泵。

战舰世界的信浓图片,可以很清楚的看到信浓开放式舰艏的设计

动力推进系统的问题:

信浓号在改装之前已经基本具备了大和级战列舰的基础,因此动力推进系统配置和预定输出功率与大和级战列舰基本完全相同,甚至是螺旋桨的旋转次数也是相同的。只不过信浓的螺旋桨比大和稍大0.1米,螺距也不同。

作为主战航母,航速过低会不利于舰载机的起飞。因此当时设计全重超过5吨的流星鱼雷机在信浓上起飞时可能会产生些许不稳定的情况。但是在横须贺海军基地进行的海试中,信浓仅以20节的速度航行就能顺利进行全重4吨重的紫电四一型以及流星轰炸机、天山鱼雷机的起降实验,期间并没有发生任何故障。

一体化的舰桥设计:

一直以来日本的航母动力舱和烟囱都是分开的,烟囱采用弯曲式设计向海面排放,以防舰载机起降时被烟雾遮挡视野。而信浓号的上部甲板和飞行甲板离海面都不是很高,因此无法把烟囱设计在侧舷处。因而信浓采用了烟囱舰桥一体化的英美航母传统设计方式,且向外倾斜26度。

信浓一体化的舰桥设计和向外倾斜26度的烟囱

倒霉的下水仪式:

1944年10月5日,信浓号正式下水。

上午8时,工作人员开始向6号船坞内注水。但是操作人员却忘记了向坞门隔仓内注水,船坞内外水位相差至少还有2米的时候,坞门被海水压坏了,大量海水涌入坞内使得信浓左舷船体与坞壁发生多次摩擦和碰撞,4条钢缆绷断,球鼻艏撞到船坞撞坏了水听,螺旋桨也有些许的磨损,可以说是前所未闻的开局不利。

10月8日,匆忙的举行了命名仪式。作为天皇代理的米内光政海军大臣亲自到场,将110号舰命名为信浓。

10月23日,抢修基本完成,信浓再次驶出船坞。

11月11日,信浓进行第一次公试航行。

11月12日,进行了舰载机起飞着舰实验。零式舰战、天山舰攻、流星舰攻、紫电改二、彩云舰侦纷纷在信浓舰上进行了起降实验。因为信浓的甲板异常宽大,导致所有起降实验都获得了成功。

返航到吴海军基地:

1944年10月随着塞班岛、提尼安岛、关岛被美军的占领,B-29可以从岛上的基地起飞,对日本的本土进行轰炸。因为日本的房屋多为木质的,损失非常惨重。横须贺海军基地在东京湾,是个天然的良港,现美国第七舰队海军司令部就在此地,里根号核动力航母也停驻在横须贺。

停泊在横须贺海军工厂的里根号核动力航母

美军在空袭东京的时候发现了横须贺海军基地,并意识到这个港口的位置有天然优势,因为没有舍得把他炸掉,准备占领日本以后留为己用。然而令美军没有想到的是,当时海军基地有个大顶棚,其下面就在秘密建造着信浓号航母。

因为担心信浓会遭遇不测,11月24日信浓号及第十七驱逐队打算返航濑户内海西部(呉)吴海军工厂来躲避美军的轰炸。

(呉)吴海军工厂

在返航到吴海军工厂期间信浓没有搭载任何舰载机,只是搭载了作为货物的50架樱花特殊攻击机。

战争后期美军航拍的吴海军工厂

返航期间承担护航任务的驱逐舰是来自第十七驱逐队的3艘阳炎级驱逐舰滨风号、矶风号和雪风号。不过此时的美军潜艇水下静音航行能力已经远远超过日本海军舰艇的水下反潜搜索能力。战备不足外加极度疲劳已经导致护航部队失去警戒能力。此外参加莱特湾海战的滨风号、矶风号因战斗损伤已经不能使用水下反潜探测器。因此十七驱逐队主张信浓号白天靠岸航行利用空中侦查,即便受到攻击了也能立刻靠岸不至于沉没,不过信浓号司令阿部俊雄大佐否定了该方案,认为白天出发可能会遭受美军的空中打击。他提出信浓号应该在夜间以21节航速航行来躲避美军潜艇的攻击。最后议论的结果就是,为了防止触礁,信浓号于黎明前由外海向吴海军基地进发,并利用满月的月光去发现美军潜艇来躲避攻击。

趁着夜色出航的信浓号

舰长阿部俊雄:

战后很多人指责任命阿部俊雄为信浓号的舰长本身就是一个错误。确实,相比于美军的空中力量,阿部俊雄还是比较不担心暗夜中碰上美军潜艇的威胁。因为他是“水雷屋”出身,后担任水雷学校、工机学校教官,在海军炮舰上服役一段时间以后回来兼任多个海军术科学校的教官,其中就包含培养潜水艇士官的潜艇学校。因此阿部俊雄很可能是根据自己早年对日本潜水艇性能、战法的了解做决断的。但是这些早年的知识对于太平洋海战的末期阶段的装备来说很难讲是正确的。

信浓号的舰长——阿部俊雄

阿部俊雄在太平洋初期作为二水战第八驱逐队司令成功指挥了巴厘岛海战,于1944年5月被任命为大淀号巡洋舰的舰长,后来被任命为日本海军最后希望的信浓号的舰长,真可谓是平步青云。与他接触过的官兵评价他身具“古武士之风”,这也正是许多豪迈的“水雷屋”的共同特征。因此可知,阿部俊雄绝非优柔寡断或者是屈服于他人意见的人。

而他的哥哥就是阿部弘毅海军中将,在1942年为炮击瓜岛机场而进行的第三次所罗门海战中损失了雾岛、比叡两艘战列舰,因此被海军高层打入冷宫,可以说阿部俊雄心中难免会有挽回家族荣誉的念头。

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航行:

【1944年11月28日】

下午1时30分,舰队出发,滨风号为先锋,右舷由雪风号护航,左舷由矶风号护航。而这一天美国的射水鱼号潜艇恰好在东京湾附近执行救援任务。因为美国每天都使用B-29对东京进行空袭,那些战机被击落而跳伞的飞行员就需要射水鱼来营救。

下午5点18分,射水鱼浮出水面充电后发了份电报表示一会儿就潜回去,结果发现了一处雷达故障,船员就在东京湾修雷达。修完雷达以后竟然开机测试,导致其开机关机信号被信浓截获,信浓舰长断定,是多艘美国潜艇在这个地方集结,调整战术进行战术机动,想要进行狼群攻击。故而下令护卫舰要向信浓靠拢,不得恋战,不得擅自行动。保持高速航行来甩掉敌方潜艇。

下午6时30分,舰队到达金田湾时调整了一下后,出发驶向外海。

下午7时,探测到了美国潜艇的无线电信号,全员进入警戒状态。
晚上9时,信浓号用雷达发现了右后方有船舶,命令雪风号进行侦查,雪风侦查后报告:根据我方识别,对方干舷很高,可能是渔船。然而让雪风号万万想不到的是,这艘所谓的渔船正是美国潜艇射水鱼号。

USS-311 射水鱼号潜艇

晚上10时,滨风号发现前方6000米处有两个水上目标,在到达3000米距离时决定瞄准目标,不过此时信浓号命令滨风号立刻返回。

晚上10时45分,信浓号发现右舷前方浮出美军潜艇,遂向各方护航驱逐舰发出信号。滨风号和雪风号立即进入舰炮射击状态,不过由于担心暴露信浓的具体位置,阿部舰长并没有确认进行火炮射击。此时的信浓号舰内船员们并为对美国潜艇踪迹的出现感到吃惊或者是害怕,夜宵照常享用日式年糕豆沙糖,上甲板、舰中央部通信室内的通信官兵们正在享受音乐、广播,不亦乐乎。

晚上11时30分,射水鱼号潜艇没能追赶上信浓,寻求附近友军能够提供增援,并向最高司令部发送无线电报告。报告称发现日本大型航母的踪迹,有3艘护航驱逐舰,航母航速20节及其具体的位置坐标。不过美军并未向射水鱼号提供增援,射水鱼号只能独自对信浓号进行追踪。

【11月29日】

凌晨2时40分,射水鱼号发送无线电报告:目标位于左舷8英里处,追踪中,鱼雷发射点位置不佳。在射水鱼发报期间,信浓号一直以20节的航速采取“之”字航行方式,因此射水鱼一直无法下手。但由于螺旋桨轴承过热,信浓号航速突然降低至18节以下。随后射水鱼对信浓号的航速下降进行了确认。

凌晨3时13分,在日本滨名湖南方176公里处,信浓号舰长误认为自己进入了美军潜艇的伏击圈下令舰队转向掉头,结果这个敌前大掉头刚好被射水鱼占据了有利发射阵位。射水鱼号直接全部发射了他仅有的6枚鱼雷,从1280米的距离发射,水面下的调停深度为3米,3枚鱼雷以150%的角度错开进行发射。

被射水鱼号潜艇的鱼雷命中的信浓号

凌晨3时16分,4枚鱼雷命中信浓号右舷后部。随即储存汽油的空油箱、右舷外侧机械仓附近、3号罐仓立即注满了海水,因龟裂的1号舱罐和7号舱罐分别进水,空气压缩机也受损。中弹后信浓并没有降低航速,阿部舰长认为如此巨舰被击中几枚鱼雷并无大碍,仍以右舷倾斜9度的情况以20节加速逃离现场。射水鱼号因此也并没有对逃往西北方向的信浓号展开追击。信浓号的护航驱逐舰随即对射水鱼号展开深水炸弹攻击,在大约15分钟的时间里,射水鱼号共记录了14次深水炸弹的攻击,不过都没有致命的威胁。

信浓号的沉没过程:

根据海军文件,信浓号本应是服役军舰,但是从实际的情况来看,信浓号仍属于未完工状态。舰内通道上放置着大量的管线,防水闸门还没有关闭,即使能够关闭其间的缝隙仍然能漏出空气。信浓作为大和的舰体改装而成,其舰内错综复杂,船员在舰内熟练操作至少需要一年以上的训练,然而这些船员实际上只有几个月的训练时间,他们对于自己的所在位置都很难有准确把握,何谈对战舰的损害管制。

信浓中弹后应急舰员开始进行注水恢复作业,舰体倾斜有了一定的恢复。不过注水阀门出现问题,后续作业无法进行。随后信浓直接向日本潮岬方向前进,此时舰体虽不再进水,但是排水泵却又出现了故障,舰体倾斜程度不断加大。根据机轮舱舰员回忆,凌晨5时左右,右舷涡轮机停止运转,随后轮机舱内冷凝器不能使用。

凌晨5时30分,信浓的航速降低到了11节。

上午7时45分,信浓向滨风号、矶风号发送旗语信号,要求这两艘船接近并牵引信浓号前进。不过由于信浓号过于庞大,钢缆断裂,再次尝试任然失败,至此信浓放弃由驱逐舰牵引前进的想法。

上午8时30分,注排水指挥所完全淹没,信浓沉没已成定局。

上午9时32分,转移与天皇合影的照片的快艇撞上右舷压舱物而翻。

上午10时25分,舰体倾斜达35度,军舰旗降下。

上午10时28分,准备下达全体舰员撤退命令。

上午10时37分,下达全体舰员撤退命令。

上午10时57分,在日本潮岬海面东南部48公里从舰艉开始沉没。

审视信浓号的沉没:

信浓号沉没的主要原因,其一是航母没有充分的防水作业能力,隔仓的气密性实验也没进行。其二是舰员的培训不足,导致中弹以后舰员们只是在船上跑来跑去,并没有采取任何有效的应对措施。信浓在出港前也没有进行过任何舰体倾斜后的恢复测试。
另外,据牧野茂工程师(大和级战列舰的设计者)的设计方针:大和级战列舰在遭受第一枚鱼雷攻击后不会离开舰队队列,在遭受第二枚鱼雷攻击后仍然保持战斗力,在遭受第三枚鱼雷攻击后不会沉没并可立即返回基地,但是没有考虑第四枚鱼雷击中后的情况,而信浓号就恰好遭受了4枚以上的鱼雷攻击。

从世界海军历史来看,信浓号的沉没堪称是最短的,从出港到沉没仅仅只有17个小时。信浓号虽然遭受鱼雷的攻击,但是却没有因为战斗而伤亡的舰员,但是因为舰内广播的无法使用,导致弃舰命令下达之时仍有很多船员并不知道这个命令。信浓号的幸存者中,准军官以上55人,下级官兵993人,工人32人。溺亡者791人,包括舰长阿部俊雄、28名工人和11名军人家属。

事后趣闻:

12月28日,以三川军一中将为首成立了S事件调查委员会,对信浓号的沉没原因展开调查,但是出席作证的幸存者都很愤怒的指责高层为何造出如此残次的军舰还强行命令其出海,并且只由三艘驱逐舰负责护卫。结果调查会议开到最后,由于罗列出来的相关责任人太多,导致最后并没有人受到处分。

射水鱼号潜艇在实施攻击之后忙于躲避日军驱逐舰的反击,不能确认是否击沉了一艘特别大的航母。而美军的情报人员在解读了日军电报之后得知,射水鱼号潜艇击沉了一艘以“信浓川”命名的巡洋舰改造航母,根据攻击时所估计的目标尺寸认定,该航母吨位应该是2.8万吨。直到战后日本方面承认了信浓的沉没,射水鱼号官兵才晓得他们击沉了世界上排水量最大的航空母舰。

沉没的信浓号航母与浮出水面的射水鱼号潜艇

总结:

信浓被日本人称为“史上最厄运军舰”自然是名副其实,但这份厄运对于日本海军与既邪恶又异常愚蠢的“大日本帝国”来说是很公平的。上千名相信他们将要在这艘航母上扭转日本命运的年轻水兵是牺牲品,船厂工人与学徒付出的无数汗水劳动也是牺牲品,因为日本的战争领导者们不肯承认自马里亚纳海战以来已经无法扭转的战局,提倡“大和魂” 必胜的精神胜利法,不顾一切客观条件强令船厂加快信浓工程进度,不承认现实、在脑中营造“一亿总玉碎”臆想,最后得到这样的后果是必然的。信浓驶出外洋便要面对强大的敌军舰队兵临城下,空中、海面、水下到处暗藏杀机,对于一艘军舰来说最恶劣的外部环境莫过于此,而信浓本身的建造质量却完全不合格,倒不如说它漂浮在海面上的每一分钟都堪称奇迹, 即使不遇到射水鱼号潜艇,早晚也要遇到其他命中注定的克星,唯一归宿只能是葬身大海。


参考文献:

《日本百年航母》曹晓光;

《日本航空母舰全史》潘越;

《航母档案-日本卷》张召忠;

图片等均来源于互联网,侵删。

本文标题:信浓号航空母舰 - 八卦谈
本文地址:www.ttdhp.com/article/46712.html

天天动画片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