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动画片 > 八卦谈 > 【书单】同志文学作品,为猎奇,为幻想,为何而读?

【书单】同志文学作品,为猎奇,为幻想,为何而读?

八卦谈 佚名 2024-02-16 20:24:50

不知何时,我已经很久没有沉下心来阅读一本实体书。平日里都是手机电脑相伴在侧,买来的kindle也闲置了。

感谢B站的这个活动,让我想起之前认真看书的时光。

我是个姬姥up,平时都是沉迷虚拟无法自拔的,不过这次我想做一个关于同志文学的书单。

先明确一下这里“同志文学作品”的定义,同志文学作品并不指代所谓“耽美”“百合”,而是指描绘现实世界中的“同性恋者”这一性少数群体的书。(其实就是同性恋文学,但是怕标题不过审)

前者多为虚拟世界的美好幻想

“耽美”二字本身就是“耽溺于美色”,只有美丽的男人才是受众欣赏的对象,现实中的男同志的话,长得好看的自然有人祝福,但长得普普通通甚至是油腻的,人们的评价可能就不会那么友善了。

“百合”象征着纯洁,喜欢百合的人多多少少是觉得女孩子干净唯美,组合起来就是一幅画,赏心悦目。可惜现实并非那么美好,les群体的一些事情恐怕也有很多人无法接受。有些人会排斥t,不仅仅是直人,而且还有内部歧视。

所以纸片人最棒了~

本专栏的书单只是给大家略微写一些例子,再具体的内容以后应该会以视频的方式详细解读。(视频的话大概只做有关女性之间的爱恋,因为本身是百合up,所以推荐的关于gay的书也比较少,因为看得不多,望大家理解。求过审)

字多预警!

温馨提示:以下书籍请各位读者在初步形成自己的三观之后再阅读,批判性接受书中事物,用辩证的眼光看待问题。

《孽子》   (白先勇)

作为一名同性恋作家,白先勇的作品中多多少少会有提及到关于性少数群体的内容。而《孽子》是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唯一的长篇小说,还是当时台湾文学中第一篇以同性恋生活为主题的长篇小说。书中展现了底层的边缘族群的生活图景,而“孽子”二字显然是对传统父权的挑战。


《假面自白》

《假面自白》是作家三岛由纪夫具有强烈自传性质的作品,书中有主人公对于自我的剖析,关于自己的欲望,心路历程的变化与纠结的阐述。关于他所谓的“性倒错”,于青春期之际对男子健美的肉体的混乱又热烈的爱,一切的一切还需各位读者亲身于书中体会。


《夏日终曲》  (安德烈·艾席蒙)


相信不少人看过《call me by your name》(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这部电影,此书为电影的原著。书中描写的那个夏日,炎热,充满了激情的狂想,读完又因结局而怅惘。或许很多爱在苗头就被扼杀在摇篮,很多感情只能在多年后回忆时成为谈资。




《维多利亚三部曲》   (萨拉·沃特斯)

①《荆棘之城》

②《轻舔丝绒》

③《半身》


之所以被称为维多利亚三部曲,是因为这三部作品都是讲述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时期的故事。前两部部都有改编为BBC的英剧,其中《荆棘之城》就是《指匠情挑》(fingersmith),韩国翻拍《小姐》的原著。《轻舔丝绒》改编为《南茜的情史》。《半身》改编的电影名为《灵契》。都是小说性十分强的作品。

《荆棘之城》剧情跌宕起伏,反转连连,令人称奇。指匠一词在les圈子中也是一个很有趣的词。这本算是三部曲中结局最圆满的一本,也是改编作知名度最高的一作。

《轻舔丝绒》则讲述了本是一名普通的渔家女的南茜因为迷恋上大剧院反串表演的贝蒂,背井离乡,生活经历了几次大起大落之后,最终也算找到归宿的故事。因着几次生活变化,我们可以从环境变化中窥探当时英国不同阶级人士生活的风貌。

《半身》(Affinity)的故事发生在一座女子监狱,有灵异有真情,最后更是悲剧收尾。


《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  (珍妮特·文特森)

关于女性自我成长,自我认识的故事。珍妮特文特森有许多作品都与此相关,展开了不少关于女子相爱的思考。

此书讲述了女主人公珍妮特在成长过程中由于对自我同性倾向的认同而遭受到了来自教会、家庭以及男权社会的压制,为追寻自我和真爱最终走上了与家庭、教会决裂的道路的故事。由于本人有一些经历与之类似,这本书也引起了我的共鸣。



《寂寞之井》  (拉德克列夫·霍尔)

颇具有孤独感的自传体小说,文字自然真挚。从出生开始,主人公史蒂芬或许就已经“令他人失望”。因为她是个女孩,而在父母眼中,“她”本该是男孩。也不难理解为何这个女孩拥有一个如此男性化的名字,又慢慢成长为一名与众不同、非传统意义上的女性。当然,她可以成长为一个独立、勇敢的人,少不了父亲的期望,一路上恩师的教导以及自身意志的坚定。

绅士杰克英剧

她的经历让我联想到安妮·李斯特,那位绅士杰克。同样不好红妆,同样家中条件优渥,也同样算是事业有成。就连感情经历也略有相似。在那时的她们走上独立的路,与之相配的恋人或许也只有同样独立有骨气的女子了吧。



《白蛇》   (严歌苓)

借鉴神话,讲述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一段隐秘,危险又无疾而终的感情。书中情节被分派给了三个“版本”——官方版本、民间版本、不为人知的版本来分别讲述,多角度交错拼凑出一个完整的故事。



《鳄鱼手记》   (邱妙津)

更出名的作品还有《蒙马特遗书》。邱妙津的文字有如密密麻麻的雨点,散乱拍打在心头,又铸成牢笼,有种封锁的窒息感。书中以鳄鱼比喻同志群体,以大学生拉子的感情日记,间或插入鳄鱼的故事,一点一点地展现了关于边缘群体内心的挣扎与沉沦,而“拉子”和“鳄鱼”在台湾也成为les群体的代称。(类似于我们说的拉拉)



书可以让读者跨越时空,身临其境地去体会去感受一些人的生活。

以上列举的书,因作者所处时代不同,性倾向不同,性别不同,观察角度不同,笔下的文字展现出的世界亦有不同。

书中所展现的世界,因所处时代,所处国度有所差异,这是极好理解的。还愿各位读者可以静下心来感受这些有趣的差异。

作者本身是同性恋者的,作品中有不少是以自传的形式展现,譬如《假面自白》、《寂寞之井》、《鳄鱼手记》,书中展现了主人公内心的彷徨,情欲的挣扎;也有些作品核心思想较为积极,譬如《橘子》讲述的是女性的自我认知与成长。

也有作者是在一些同性恋者的相关研究,比如维多利亚三部曲作者萨拉·沃特斯,她的研究领域是女同性恋和男同性恋的历史小说,曾在许多刊物上发表关于性、性别和历史的文章。迄今为止的重要作品或多或少都牵涉到同性恋者。

书单里的书绝大部分文字讲述的都是同性恋者的故事,要说经典文学中是否有提及同性恋者,那可就多了,比如《红楼梦》里也有相关情节。此处只是列举了一些我读后印象深刻的书,还有不少我没有提及的,往后有机会也会分享。

或许对于很多普通直人来说,生活圈子本就没多少性少数群体,无从去认识去了解,又谈何去理解?网络上的文字音象,只言片语,看来不过一知半解。每个人都以自己的角度发表观点,只看一方难免偏颇。钙里钙气对于他们而言也不过是用于调侃的“梗”,平日看看也不过是为了猎奇

或许对于沉浸虚拟的“控”们而言,描写blgl的文字音象则类似于“精神食粮”,沉浸于幻想的世界里不可自拔,心中美化,但对于现实却有偏见。

不可否认,文学作品自有美化。这些书中内容也不过是对这个群体某个角度的反映罢了。因而我也在此提醒一下,请各位读者批判性接受书中的东西。


本专栏的文字是给大家的书单推荐,也有我个人的一点小牢骚。感谢大家阅读到这里,既然看到这了也不妨评论区交流交流。当然,点个赞也是极好的~


(书封图源自网络,也是本人所购书的版本,在某宝某当上应该都可以买到,我当初就在这俩平台上购入的)

本文标题:【书单】同志文学作品,为猎奇,为幻想,为何而读? - 八卦谈
本文地址:www.ttdhp.com/article/48439.html

天天动画片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