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动画片 > 八卦谈 > 【哲学小辞典 新编】存在主义

【哲学小辞典 新编】存在主义

八卦谈 佚名 2024-03-10 10:31:39

存在主义:

存在主义是与虚无主义相对的思想,它以人为中心、尊重人的个性和自由。存在主义者认为人是在无意义的宇宙中生活,人的存在本身也没有意义,但人可以在原有存在的基础上自我塑造、自我成就,从而挣脱虚无的深渊以拥有意义。

根据百度词条的解释:在人进入了历史中的非宗教阶段时,人们虽然拥有了前所未有的权利,科技与文明,但也同时发现自己的无家可归:随着宗教这一包容一切的框架的丧失,人不但变得一无所有,而且变成一个支离破碎的存在物,个体的人没有了归宿感,认为自己是这个人类社会中的“他者”,自己将自己异化。在个体迫切的需要一种理论来化解自己的异化感觉时,存在主义就应运而生了。

 

存在主义的萌生源自与黑格尔同时代的索伦·克尔凯郭尔,经尼采的发展,在海德格尔和萨特那里成熟并发扬光大。存在主义的本质在于对古往今来的框架的反叛,而正是因为如此它才能在其框架崩塌的虚无中找到自我的意义。

 

索伦·克尔凯郭尔作为一个虔诚的教徒,自然的反对黑格尔的泛理论,他认为哲学研究的对象不单单是客观存在,更重要是从个人出发,把个人的存在和客观存在联系起来;而人们对与上帝的信仰,不应该依仗于其对于上帝的理论的解释与分析,而是应该存粹的来自信仰本身,一切对上帝的理解与分析实际上都是异化了信仰本身的,“因为荒诞所以信仰“。

 

尼采则在叔本华“唯意志论“的基础上结合了克尔凯郭尔的”存在信仰论“建立起了自己的哲学体系。尼采是反对上帝的,他的那句”上帝已死“就是对基督教极大的侮辱,他不认为人应该把存在的信仰寄托于上帝,而应该寄托于人本身。他猛烈的揭露和批判传统的宗教道德与现代理性,是极端的反理性主义认识论者,对任何理性哲学,尤其是柏拉图和黑格尔的哲学进行了最彻底的批判。他认为欧洲人两千年的精神生活是以信仰上帝为核心的,人是上帝的创造物和附属物,人生的一切价值和意义都寄托于上帝,他借狂人之口说,自己是杀死上帝的凶手,而上帝是该杀的:基督教伦理约束人的心灵,使人的本能受到压抑,要使人获得自由就必须杀死上帝。基督教的衰落有其历史必然性,它从被压迫者的宗教转化为统治者压迫者的宗教,它的衰落是历史自我辩证运动的必然。尼采觉得在没有上帝的世界上人们获得了空前的机会,人们必须建立新的以人的意志为中心的价值观,为此要对传统道德价值进行清算,因为传统的道德观念是深深的渗透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腐蚀人们的心灵的上帝最后的掩体。而悲剧的是,尼采杀死了作为神的上帝的同时又迎来了作为资本的上帝,这资本化身的”上帝“是连它最虔诚的信徒都认识不到的存在,是一个”大他者“的上帝。

 

尼采之后的另一个存在主义者海德格尔认为:一切“在者“,即有一种本质的存在,首先必须”存在”,才能称为一个有本质的“在者”;绝不可能根本不“存在”,就有了“在者”,我们要解决“存在”的问题,必须追溯到一种“在者”,这种“在者”在究竟成什么样子还不明确时它的“存在”已经明确了。海德格尔认为只有“我”是这种“在者”,只有“我”是在一切本质都不清楚的时候它的“存在”已经是恬然澄明了的。因此他认为“我”就是“存在”,“存在”就是“我”,“我”的“存在”就是世界。他认为我们研究哲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为什么‘在者存在,而无不存在’“。

 

海德格尔认为个体就是世界的存在。在所有的哺乳动物中只有人类具有意识到其存在的能力,他们不作为与外部世界有关的自我而存在,也不作为与世界上其他事物相互作用的本体而存在。人类通过世界的存在而存在,世界是由于人类的存在而存在。他说人类处于矛盾之中,他们预示到不可避免的死亡,死亡导致痛苦和恐怖的经验,他们不得不承认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接着便是一切不复存在:我们的存在既不是我们自己造成的,也不是我们的选择。存在是强加给我们的,并将一直延续到我们去世,他认为人是“向死存在”的,正因为人不可避免的死亡,有限的存在才尤其的有意义。当然,海德格尔和前面两位一样也是反对黑格尔。

 

另一位作为和海德格尔同时代的存在主义哲学家是萨特,他同时是一位“社会运动家”,积极的参与左派的社会运动,并对“马克思主义”有着深刻研究。他的那句“存在决定本质”或许很好的概括了海德格尔的思想:存在者是存在的存在。萨特从人的主观性出发谈个人自由:他认为人在自主选择自己的本质时具有绝对自由,自由是人的本质属性,人的一切行动都是自由选择的结果。这种自由是绝对的,无限的。他说:“假如存在确实先于本质,那么,就无法用一个定型的现成的人性来说明人的行动。简言之,不容有决定论,人是自由的,人就是自由。”自由就是人的规定,人的意志,情感乃至整个存在都是自由的。他认为人的一生就是一连串的选择,无论我们的存在是什么,都是一种选择,甚至不选择也是一种选择了“不选择”的选择。自由就是选择的自由,这种自由的选择是无条件的,不需要什么根据和标准,因此人愿意自己是什么,他就能成为什么。这种自由选择是“无目的”“无着落”的:为选择而选择,为行动而行动,“除行动外,别无现实”。人的本质是由人的存在的选择来决定的,本质不可能先于存在而存在,是人选择或者说创造了自己的本质。如果我们说一个人是自私的,我们不能说这个人的本质就是自私的,我们要说是这个人选择了自私的本质,而本质并不是永恒不变的。

 

萨特的妻子波伏娃作为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女哲学家,同时作为一位伟大的女权主义者提出:女人不是天生就是“女人”的,如果男人有着和女人一样的环境,那么男人也会成为“女人”。我们在进入一个房间时,房间的性质往往由有我们的主观意志来决定的:一个受刑者和一个施刑者对于一个施刑的房间的感受自然是不一样的,这个房间对于他们的本质自然也是不一样的。存在是存在的存在,而不是其本质所决定的存在,本质就是存在的自我选择。

 

现在我们或许可以说“存在主义”是建立在“虚无主义”上的更高的哲学体系:它是对虚无的反抗,更是对所谓本质的框架的反抗;虚无主义让人看到了宇宙虚无的真相,而存在主义让人在这个虚无之海中真正的自我的站立起来了。

本文标题:【哲学小辞典 新编】存在主义 - 八卦谈
本文地址:www.ttdhp.com/article/50689.html

天天动画片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