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动画片 > 八卦谈 > 【冷知识条漫】天干物燥,小心火烛!进击的古代消防队

【冷知识条漫】天干物燥,小心火烛!进击的古代消防队

八卦谈 佚名 2024-03-25 22:22:43


前不久,中国现存最长木拱廊桥,始建于宋代的万安桥失火,桥体已烧毁坍塌,九百多年古迹就这样消失了,千百年历史记忆和文化传承付之一炬,真是令人心痛。

火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可是有了火,危险也随之而来。

火灾的文字记录,最早记载在商代武丁时期的甲骨文上:有奴隶夜间放火焚烧了奴隶主的三座粮仓。

古人对火既虔诚又恐惧,火灾被认为是天神惩罚。

汉高祖陵寝发生了火灾,汉武帝认为做了遭天谴的事,为了赎罪,他穿了五天白色的冠服。明代宫中大火,明成祖°写了一封很长的检讨书...

所以,大家对火都秉持敬畏之心。

早在黄帝时,就设了专门管理用火安全的官员,称为「火正」。因祝融是第一个被尊奉为火正的人,所以火正亦称为祝融。后来被神化为火神,跟儿子水神共工打了一场惊天动地的架,引发人间火海,「祝融之患」反而变成了火灾的代言人。(大聪明:真是监守自盗啊..)

商朝开始,国家火规规定,如果看到哪儿着火了,哪怕是个小火星,都要及时扑灭,如果发现火情不及时处理,是属于犯罪行为,会被砍掉双手作为刑法。

周朝不同的「火政」官员各司其职:“宫正”负责监督皇宫中的“火禁”,以免出现意外后导致皇宫受损。“司爟”负责城外的防火工作,提防野外纵火;“司烜”负责在城里用木槌敲打铃,提醒大家「天干物燥, 小心火烛」。

春秋时期《礼记·少仪》中规定:举行仪式时,点火把的人,用左手举着火把,右手拿着一个碗,随时接着燃烧后的灰烬,以防残火落在地上,死灰复燃。而且举火人要全程坐在角落,不准乱动,还不准跟别人打招呼,不准说话,不准唱歌,一呆就是好几个小时.......。

汉朝,水火盗贼不分家,都由执金吾与都亭负责。执金吾主要负责宫廷内的防火防盗。都亭则遍布乡野,他们的下属“别火”主管宫廷内的用火安全,“夜士”则管理居民区的用火安全,在夜间巡夜,管控灯火。

唐朝划片区的管理,武侯铺°”治安消防组织,分布在各个城市,开始形成比较完善的消防网络。

宋朝时期诞生了世界上第一支专业城市消防队,叫军巡铺,也叫防隅。一旦发现火情,本区的消防官兵就会集体出动,而且分工明确,有安置受伤居民的,有抢救财产的,有灭火的,相当的专业。

为了能及时发现火情,每个消防区还专门建立了一个望火楼,24小时有人值守,就跟现在的119一样,一旦发现烟火立即拉响警报,消防官兵立马出动。

明朝以前,灭火装置都比较简单,基本上用水缸、水桶、锅碗瓢盆装满水,直接泼,先进点的用水袋、水囊。到了明朝,终于出现了一个灭火神器-「唧筒」。有两种形态,一种像水枪,往上一抬再往下一压,就能喷出20多米的水。另一种叫水龙,需要十来个人配合。从一个大水箱里往外喷水,射程能够达到30米左右。

到了清朝,无论官方还是民间的消防措施更为细致,消防设备也更全面。出现了火龙这样先进的救火器具,也被视为现代消防车的雏形。

科技的进步和发展,相信火灾带来的伤亡一定会越来越小,但大聪明还是要提醒各位朋友,做到防患于未然,才能真正把火灾扼杀在摇篮之中。


本文标题:【冷知识条漫】天干物燥,小心火烛!进击的古代消防队 - 八卦谈
本文地址:www.ttdhp.com/article/52177.html

天天动画片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