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动画片 > 八卦谈 > 霍亨施陶芬王朝时期神圣罗马帝国地图中译版

霍亨施陶芬王朝时期神圣罗马帝国地图中译版

八卦谈 佚名 2022-10-30 13:54:39

(地图pdf和原svg文件传网盘了在最后,不想看我废话可以直接去找)

我向神罗皇帝发誓,这绝对是我最后一次给自己揽烂活了,真的

情况大概是这样,我前几天脑子抽了突然准备做一份中译版的神圣罗马帝国地图,地图最好足够详细,能够精确到伯国级别,同时又最好足够大,这样连最稀碎的邦国也能看清楚。在维基上翻了半天之后还真让我找到了一个合适的版本,估计很多人已经在时雨要大佬的视频(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W3411q7BG)里见识过了。

这图本身就是个完美的神罗笑话

这图原作者是德国历史学家约翰·古斯塔夫·德罗伊森 (Johann Gustav Droysen),普鲁士魔怔人,但这毕竟是互联网上可以找到的最详细的神罗地图没有之一。并且它还是SVG格式的,用illustrator非常方便编辑,电子版作者也发布了自由翻译声明(出处会贴在最后),不过这个地图也有亿点点问题,首先这不是大家都熟悉的哈布斯堡王朝时期,而是人厌狗嫌的霍亨施陶芬王朝,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国内本身研究早期神罗历史的资料就不算很多,霍亨施陶芬王朝相关的资料就更少,以至于有时候不得不去查英文甚至德文的资料。第二点就是这图是TM德语的,本身我就是个只辅修过半年德语的法专垃圾,让我去把丢了那么多年的德语捡回来,我看你就是在为难我胖虎(

不过最终我还是做完了,考虑到专业性和工作量问题,疏漏应该不少,之后我会简单讲一下翻译的时候出现的一些问题。首先是头衔和领地的翻译,原作者德罗伊森在地图上的标记是德语缩写,不过后来在转成电子版的时候维基上的佬们很贴心的给了一个德英缩写对照表,所以领地相关的翻译如下:

领地翻译对照表

像修道院区,主教区/大主教区和公国王国侯国之类的翻译应该没有什么异议。Grafschaft我怕在这里翻译成伯国而不是伯爵领,一方面是为了和王国,公国,侯国相统一,另一方面维基百科上在大部分时候也会翻译成伯国。Herrshaft一开始我准备翻译成勋爵领地,然而神罗时期并没有勋爵这一头衔。英国的勋爵虽然可以理解成公爵以外的爵位统称,但仍然不适合直接代入神罗的贵族体系,因此翻译成领地(即将Herr译为领主)。另外两个比较麻烦的是Landgrafschaft和Burggrafschaft,这两个词非常不幸的在汉语里几乎没有任何有据可查且合适的翻译,只有在日语里被翻译成方伯和城伯,然而汉语中同样有方伯这一词汇,汉语的方伯出自《礼记·王制》中的“千里之外设方伯”,《汉书·何武传》中也有记载:“刺史,古之方伯,上所委任,一州表率也。职在进善退恶。” 。因此在汉语中,方伯实际上代指一方诸侯的首领,到了明清时期就成为布政使的代称,而在神罗的体系中,Landgraf虽然地位要高于伯爵(Graf),但实际上并没有领导地方诸侯的权力,因此翻译成方伯并不合适。而Burggrafschaft完全没有现成的中文翻译,维基百科的解释是“Ein Burggraf herrschte in einem kleinen Territorium, das er von einem Landesherrn (König, Herzog, Graf, Fürstbischof, Bischof) zu Lehen bekommen hatte.”,也就是统治着从国王、伯爵和主教等宗主处获封的小块土地的贵族。关于这两词的翻译我去请教了时雨要大佬,虽然他在之前的视频中也曾将Landgraf翻译成方伯,但是也认为方伯的翻译并不准确,他建议我可以直接翻译,所以在此翻译成“领地伯爵/伯国”和“城堡伯爵/伯国”。

另外关于Pfalzgrafschaft这个词我还想废话几句,有些人可能不清楚,就是普法尔茨这个词本身一开始并不是地名,Pfalz出自拉丁语的Palatinum,也就是帕拉蒂尼山,是罗马传说中罗慕路斯与雷穆斯兄弟被母狼发现并哺育的地方,也是罗慕路斯兴建罗马之地。这个词后来在罗曼语族和日耳曼语族中发展为了“宫殿”的意思,因此Pfalzgraf实际上是一种头衔,也就是行宫伯爵,这些伯爵可以在领地内直接行使王权,是神罗皇帝在领地内的代表。因此Pfalzgraf实际上被授予了多次,比如勃艮第行宫伯爵和莱茵行宫伯爵,而莱茵行宫伯爵在1356年金玺诏书颁布之后成为七大选帝侯之一,也就是普法尔茨选帝侯,Pfalz也是现在的莱茵兰-普法尔茨州的地名出处。

还有个小事情就是维基佬给的英德对照表中有Fürstentum,也就是亲王国,不过我翻完整个地图也没找到这个词,不知道怎么会事,如果有谁找到了请务必告诉我。

翻译的废话讲完了,下面来说一下地图本身。刚才已经说了这是霍亨施陶芬王朝时期的神罗地图,也就是1138年到1254年这段时间,这时候的神罗跟后来哈堡主政时期还有很大不同,皇帝权力遭受严重侵蚀的大空位时代还没有到来,欧陆4玩家们倒背如流的七大选帝侯也没有出现,同时霍亨施陶芬王朝也没有后来哈布斯堡王朝的实力,神罗诸侯正因霍亨施陶芬家族实力不济才选其为皇帝(这和后来选哈布斯堡的鲁道夫一世是同样的理由,只是没人想到此后哈布斯堡几乎垄断神罗帝位300多年),而说霍亨施陶芬人厌狗嫌也不能说有什么大问题,他们统治时期最出名的一个皇帝就是大名鼎鼎的“巴巴罗萨”腓特烈一世,算是个穷兵黩武魔怔人,六次远征意大利期间,干过的最离谱的事情是在教宗给他加冕的时候因为感到受辱把典礼现场给屠了,第二离谱的事情就是让米兰人把他老婆俘虏了,还让他老婆倒骑驴出城,为此后来又把米兰屠了城,引起几乎整个北意大利的联合反抗。腓特烈一世还安排他的儿子亨利与西西里王国的女王科斯坦察一世结婚以尝试得到西西里王国的统治权,他成功了,到1194年,帝国的疆域第一次由北方的石勒苏益格延伸至南方的西西里,而下一次要等到1714年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结束后了。不管怎样,腓特烈一世是霍亨施陶芬王朝乃至整个神罗存续期间最伟大的皇帝之一,但也就到此为止了,得到西西里王国的行为给霍亨施陶芬王朝敲响了丧钟,此后王室的重点从德意志转移到意大利,这是个会得罪所有人的举动,德意志的诸侯不满皇帝利用他们的人力和财力来争取皇帝自己在意大利的利益,意大利的邦国也不满帝国对自身的干涉甚至入侵,教宗更无法接受自己在中意大利被皇帝的势力整个左右为男。这些矛盾都在腓特烈一世的孙子,腓特烈二世继位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和罗马人民的国王之后集中爆发了,1245年教宗英诺森四世绝罚了腓特烈二世,并且在第二年扶持图林根公爵亨利继位,神圣罗马帝国从此进入长达近30年的大空位时代。

虽然霍亨施陶芬王朝主政神罗长达100多年,然而这张地图的时间跨度并没有那么长。1226年,在马佐维亚公爵康拉德一世的请求下,神圣罗马帝国腓特烈二世授意条顿骑士团大团长赫尔曼·冯·萨尔扎征讨古普鲁士人,因此这张地图至少应该在那之后(条顿骑士团已在波罗的海一代立足)。地图的标色本身无需注意,但有两个色块比较重要:浅黄色的帝国直辖领地与霍亨施陶芬家族领地以及紫色的教会土地:包括教宗国,主教区,大主教区以及修道院区。这一时期教会土地在神罗境内的占比非常高,同时诸侯领土也更为细碎,但皇帝直辖的领地更加狭小。而在30年的大空位时代期间,帝国皇位从未被有力控制,甚至落于外国之手,诸侯更是借机大肆侵吞帝国领土和小诸侯,以至于当大空位时代结束后,部分诸侯已至左右皇权的程度,即使是哈布斯堡家族也只能努力调和帝国内的各派势力,维持封建局面,而几乎无法进行任何加强中央集权的尝试。1618年开始的三十年战争几乎是哈布斯堡家族对帝国进行集权的最终尝试了,然而还是以失败告终,之后再加上法国大革命的冲击,直至1806年,帝国被最终取缔。对于末任皇帝弗朗茨二世而言,统一的奥地利帝国要比分裂的神圣罗马帝国意义更加重大。

最后再说一下地图整体的翻译原则和一些翻译问题:

  • 再次强调由于本人的技术问题,无法保证翻译完全正确,但我会尽全力保证翻译的质量,因此如果对翻译有疑问或改进建议请在评论区提出,我会随时更新。

  • 领地在翻译时遵循原文优先的原则,若原文未标明领地等级,则查明在历史时期该领地实际的政体和头衔,若未能查明则不加注领地等级。

  • 在翻译Friesische Lande时遭遇的问题:在12世纪,格罗宁根以及其他部分弗里斯兰贵族建立了阿普斯达尔布姆同盟,这一联盟一直存续到1289年荷兰伯爵占领西弗里斯兰地区为止,并且在之后由石勒苏益格公爵,丹麦国王统治。地图并未标注该地区的头衔与领地,因此直接翻译为弗里斯兰

  • 在翻译Meranische Lande时遭遇的问题:这一地区并未查到有效的中文资料,只在法语版维基百科词条有所收获,根据法语维基百科词条记录,这一头衔或领地存在于1152年至1248年,但具体的领地范围仍不明确,梅拉尼亚一词有可能来自梅拉诺地区(位于目前意大利的博尔扎诺省,意大利语为Merano,德语为Meran),但梅拉诺地区从未归属于领地范围内。法语维基词条将其称为Duché de Méranie,即梅拉尼亚公国,然而另一方面,除1152至1248年的存续期间外,没有记录表明梅拉尼亚的地名出处以及所在位置。在13世纪40年代,梅拉尼亚公爵奥托二世与巴伐利亚公爵开战,最终导致统治梅拉尼亚的安德希斯家族(Andechs)覆灭,最终公国地位被撤销。根据记录无法获知公国领土以及公爵所持领土的具体范围,因此直接翻译为梅拉尼亚公爵领地

法语维基中提及的13世纪梅拉尼亚公爵持有的法兰克尼亚及巴伐利亚地区领地范围,但未标注何处为公国领地
  • 在翻译Klein-Burgund时遭遇的问题:Klein-Burgund直译为小勃艮第,在中文语境中没有对应资料,事实上这个词根据德语维基百科的记录是16世纪瑞士历史学家埃吉迪乌斯·楚迪(Aegidius Tschudi)提出的概念,在中世纪没有这一名词。而这一地区有个极其冷门的名称:Transjurania。该地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9世纪,在横跨中西欧的法兰克王国被一分为三后,855年9月19日,中法兰克国王洛泰尔一世以《普吕姆条约》将自己的国家一分为三:路易二世分得意大利王国与神圣罗马帝国皇位,洛泰尔二世分得洛塔林吉亚王国,普罗旺斯的查理分得普罗旺斯及勃艮第王国大部,即阿尔勒王国。然而年幼的查理无法掌控普罗旺斯,863年其领地被两个哥哥瓜分。六年之后的869年洛泰尔二世也去世了,870年,西法兰克国王秃头查理与东法兰克国王日耳曼人路易签订《梅尔森条约》,将洛塔林吉亚瓜分。此时勃艮第大部领土均在西法兰克王国境内,到877年,秃头查理驾崩,但普罗旺斯地区在此之前已被分封与普罗旺斯的博索,但秃头查理的儿子口吃者路易(路易二世)两年后也死了,西法兰克被路易的两个儿子路易三世和卡洛曼二世共治,而普罗旺斯则不再效忠西法兰克,建立起下勃艮第王国。但是在此之前,前欧塞尔伯爵康拉德二世在意大利的路易二世和东法兰克国王日耳曼人路易的授意下,向北进军征服汝拉山地区,并在864年成功征服这一区域,即后来的上勃艮第王国。

黄绿色即为上勃艮第王国疆域

       然而问题在于地图中标注的小勃艮第并非曾经的上勃艮第,上勃艮第的疆域也不仅仅包括这一地区,而是囊括了勃艮第伯国以及Transjurania,后者就是地图中标记的Klein-Burgund地区,因此Klein-Burgund和Transjurania都无法完全对应上勃艮第。根据德语维基的介绍,Klein-Burgund实际上代指的是Landgrafschaft Burgund,也就是勃艮第领地伯国。即1218年后哲林根公国被撤销后产生的领地。

勃艮第领地伯国疆域

       因此将这一地区简单的和Klein-Burgund这一16世纪产生的代称划等号就不合适了,在此我延续Transjurania的称号,并且根据贴吧(https://tieba.baidu.com/p/6969270267)的建议将其译为外勃艮第,且不带领地头衔,若有更佳建议请在评论区提出。

  • 地名在翻译时遵循原文优先的原则,神圣罗马帝国境内地名以德语音译为准,优先级为:历史官方译名>现代官方译名>自主音译。神圣罗马帝国境外地名,除部分广泛使用的译名外,全部采用当地语言译名。

  • 若电子版进行更新,且牵扯文本变动,会尽快对中文译版进行更新。

  • 中文译版可随意使用。

  • 暂时没了,之后想起啥会再加。

中文译版pdf,德文原版svg及.ai文件下载链接: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OhWw4pMnoTqI-HgMVK0UUg?pwd=9mv7 提取码: 9mv7

德文原版svg出处: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Mitteleuropa_zur_Zeit_der_Staufer.svg

德罗伊森原版扫描件出处: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Droysens-26.jpg




本文标题:霍亨施陶芬王朝时期神圣罗马帝国地图中译版 - 八卦谈
本文地址:www.ttdhp.com/article/5550.html

天天动画片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