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动画片 > 八卦谈 > 玩家故事:“《神秘海域》收藏家”老德

玩家故事:“《神秘海域》收藏家”老德

八卦谈 佚名 2022-11-27 07:46:38

任何伟大的事情都必有起点,但唯有持续到最后,努力成就,光荣始会降临。

——弗朗西斯·德雷克爵士(Sir Francis Drake)

1

  33岁的老郑是一位游戏收藏爱好者。不过他更愿意朋友们叫他“德雷克”或者“老德”,因为他最崇拜的人就是16世纪英国著名的航海探险家弗朗西斯·德雷克。也正是以此为契机,老德走进了游戏的世界,并且喜欢上了顽皮狗工作室出品的《神秘海域(Uncharted)》和《美国末日(The Last of Us,官译:最后生还者)》系列游戏。

  最初知道老德,是朋友阿甘发给我的一张照片。照片内容是老德的游戏收藏,大体看上去,有普通样式的胶盒,有限定样式的纸箱,大大小小几十款游戏铺满了一床。仔细看才发现,原来这些居然都是世界各地不同版本的《神秘海域》和《美国末日》。

 

就是这张照片

  深秋的北京天气逐渐转凉,又恰逢遇上阴天,街上来往的行人不少都穿上了厚衣服。时间接近中午,我们约好了在一家饭店门口见面。

  虽说是头一次见,大概是游戏玩家会相互吸引的缘故,老德从马路对面走过来的半途中我们就相互猜中了对方,挥挥手以致意。黑框眼镜,工装夹克,黑色裤子,黑白条运动鞋,一身低调内敛的装扮;唯有头发挑染了几缕银白色,显出几分独特的个性和张扬。

  老德计划好先请我们吃一顿烤鱼暖暖身子,再移步到他家里参观。饭桌上自然而然就聊起了游戏的话题。听到我们叫他“大佬”,老德连忙谦虚地推辞起来,说自己在游戏收藏圈子里就是个小学生,还有更多真正的大佬,藏品要比他丰富得多。不过收藏《神秘海域》和《美国末日》这样的新游戏倒也有个好处,那就是年轻的玩家都知道都了解,更容易找到话题。有些收藏大家是专门折腾老游戏的,年轻人完全不了解,就只能在他们的小圈子里交流了。

  基于特殊的历史和地域原因,“电视主机游戏”在国内一直都算是个小众的事物。直到2015年文化部解除了已发布15年的游戏机销售禁令,像索尼、微软这样的大牌主机游戏厂商才得以把他们的产品重新带到大陆市场。但即便到了三年之后的今天,主机游戏用户也依然处于萌芽期,只能算是在平缓稳步地增长中。至于像老德这样的游戏收藏爱好者,则最少也都有10年以上的游戏玩龄,个个是经历过“艰难时代”的老兵,无疑又是小众之中的小众。

  可能对于大多数游戏玩家来说,游戏充其量不过是娱乐消遣的工具而已,和电视电影、综艺节目并没有什么区别。但到了老德这种游戏收藏者的程度,游戏便不止是游戏了。当然,游戏娱乐的属性一直都存在,老德也坚定地认为,玩游戏一定要开心,否则就失了本质。但同时游戏也成为了他的一种物质追求或精神寄托,在他的生活里拥有不可替代的位置。

  比方说,这些游戏其实也见证了历史,往前算的话,那些DC游戏、SFC游戏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不知道了,那么我们现在玩的这些所谓的新游戏,到了几十年之后,可能到时候也会被遗忘,但通过收藏就能把它们留住并且传播下去。

  老德有个愿望,就是想找个机会把全国各地要好的藏友们聚集到一起,办一场展览。把那些或是经典的,或是鲜有人知的游戏展示出来,让更多的人解到电子游戏的魅力。不过也并非所有收藏者都像老德这样思想开放,愿意把自己的东西拿出来给人欣赏。毕竟收藏本身就是非常私人的一种行为,这点不单是游戏,放到任何艺术品圈子中也是同样的道理。

  收藏游戏不止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更要有对游戏的执着热爱,因为很多东西并非有钱就能买到。拿老德的藏品来说,其实大部分都是从国外海淘回来的。购买之前需要长期关注游戏的市场行情,了解价格,发售时间,不同版本的差异等等。有些东西从第一手渠道购买十分困难,只能寻求其他的二次渠道,有可能是商贩,也有可能是玩家。这时候和卖家的沟通就变得至关重要,老德对自己的英文水平有一定信心,但和非英语国家的卖家交流就没那么顺畅了。另外由于不同国家的政策,和玩家认识习惯上的区别,大家对游戏品相的划分也不一样。老德说,在国内的玩家默认把全新游戏定义为“全新未拆封”,也就是游戏的外包装膜也保持完整没有撕开。但外国有些玩家并非如此,他们认为,即便已经拆封,只要游戏光碟没有放进机器里用过就算是全新品,在买卖的时候不会特意说明这点。虽然只差了一层塑料膜,但在收藏家们的眼里,价值可谓有着云泥之别。

 

海淘方便了购物,风险却也一直都存在

  再比如新西兰这个国家有特殊的电子游戏销售条例,事实上新西兰所有的实体电子游戏都是从澳大利亚进口,游戏内容也完全一样,只是运输到他们国内后,把原本的澳大利亚版游戏封套拆掉重新包装,再加贴上当地政府的审查标签。也就是说,鉴定一款游戏是澳大利亚版还是新西兰版的唯一的办法,就是游戏封面上的标签贴纸。

  海淘有eBay、Amazon,国内则有淘宝、闲鱼;借助互联网电商平台,物品交易变得越来越方便快捷,但伴随而来的也有网购风险。暴力运输就是让老德头疼过的问题,怀着无比期待的心情等待漂洋过海而来的包裹,打开一看,里面却是一片狼藉。钱倒并不是主要的,东西坏了才真叫老德心疼,将来能不能再淘到也都是未知数。除了非人为的不可控因素,也有些故意使坏的黑心卖家或买家,但即便在上当之后老德不愿意过多和他们纠缠,心也伤了,气也生了,事情过去就算了。网购水多深接触久的人自然会清楚,钱花错了就权当给自己买个教训,也警戒身边的朋友不要再上当受骗。有一点老德可以打包票,就是即便他买东西被人坑了,他也绝对不会再倒手去坑别人。做人一定要有原则,浪费了钱是小,但不能丢了良心。

2

  老德绝大部分的家当现在已经搬到了新买的房子,因为那边地址比较偏远,就带我们来到他以前常住的老小区。不少游戏都是他为了给我们看特意从新家又搬过来的,装满了两个超大号的收纳箱,看上去要有好几十斤重。

  房子面积不大,但一开门明亮的灯光就映照出一股温馨。听到主人回来的声音,小博美犬“元宝”马上跑过来迎接,对我们两个陌生人也丝毫没有见外,直接就扑上来又舔又闻,着实让我们感受到了这个家的热情。老德说元宝平时很“挑人”,喜欢我们才愿意这样玩,否则就会是一顿狂吠,谁都拦不住。

  老德喜欢动物,家里除了元宝之外,还养了龙猫、角蛙和乌龟。按平均居住面积来算,兴许能赶上动物园。不光是活的动物,家里的各种摆件、玩偶、抱枕上也都能见到动物的身影。有它们在,城市里喧哗聒噪的生活也增添了不少的乐趣。

萌犬“元宝”和角蛙

  还有一处十分显眼的地方,就是玄关的墙壁上摆满了一墙的茉莉公仔。这一系列的公仔诞生于香港设计师Kenny Wong之手,是时下的潮流玩物。老德家这些都是他媳妇的收藏,基本所有款式都已集齐,总价值达到数万。老德的妻子也是游戏玩家,尤其喜欢战神系列,因此对他的收藏也能完全理解认同,有时候还会亲自督促老德买东西。家里的“5亿台纪念限定版PS4 Pro”就是她催着老德去实体店通宵排队买回来的。

“一墙”并非我夸张,只有最右边吸尘器上那只是老德的

  稍作休息之后,老德便开始向我们介绍起他的《神秘海域》系列藏品。也多亏老德的大方,这些相当罕见的藏品允许我们随意拍照,其中有些甚至是首次在国内网络上亮相。第一件就是“全球限量200套”的《神秘海域2》“宝藏猎人版”。整个游戏的包装盒设计成仿古经书的样式,翻开后扉页上包含所有游戏开发者的签名,其它内容包含游戏本体、游戏徽章、1:1金刚杵实物(游戏里的重要道具)等等。这套“宝藏猎人版”是老德多年前花一万元从一名中国留学生手中购得,现在的价值已经翻了五倍。

 

《神秘海域2》宝藏猎人版

  接着是一份《神秘海域2》的“媒体版”。所谓媒体版就是游戏厂商特别制造,用于赠送给媒体宣传或者评测的版本,且不会对外公开贩售,产量非常稀少,入手难度也可想而知。《神秘海域2》这套媒体版的特别之处在于它的设计灵感来源于西藏佛教的贝叶经。封皮采用木板包布材质,压制出类似古代经书书皮上的花纹,内里带有几张印刷着藏语“经文”的纸质卡片,实际上这并非经文,而是开发者的寄语,语言也实为英语,只是字体仿照了藏文的样式。老德对顽皮狗工作室这种对异国文化的考究精神很是佩服,只是因为游戏地图中出现了西藏,就愿意下功夫能做出如此走心的设计。对比国内一些游戏厂商,出品周边依然把视角局限在抱枕、贴纸、充电宝之类的东西上,水平高下立判。

 

《神秘海域2》媒体版,左下为真正的西藏贝叶经

  《神秘海域》初代的媒体版设计也独具匠心。其中附带一张“档案光碟”,里面的内容是游戏原声,游戏矢量图像素材等一些珍贵的官方内部资料。还有游戏地图、带有镂空洞眼的旧照片,这两张叠加起来后仔细观察就能看出地图上暗藏的路线,把游戏里的谜题复制到了现实之中。

 

《神秘海域》初代媒体版(左1)和《神秘海域4》媒体版

  因为崇拜弗朗西斯·德雷克,和他相关的周边老德更不会放过。例如《神秘海域》官方周边推出的一款纪念币,采用纯银材质,上面雕刻了德雷克船长当年航海的路线图。还有官方推出的纪念邮票,上面印有德雷克的画像以及他那艘著名的金鹿号帆船。

 

纪念银币和邮票

  不止是收集周边,老德甚至还学会了自己制作周边工艺品的手艺。游戏中古代金币的现实原型他也淘到了一枚,那可是货真价实的古董,价值堪比一辆汽车。后来老德按照真品又仿制了一枚复制品,由于古代黄金的提炼工艺和现在有很大不同,铸造时反复多次镀金才得以成型,最终的效果和游戏官方出品的模型已经非常接近。

  老德还仿制了一枚《神秘海域3》中德雷克的戒指,平时当项链挂在脖子上。上面刻着一行字:“SIC·PARVIS·MAGNA”,这是句拉丁文,翻译成中文是“细节决定成败”或者“小处成就大事”。这句话现在已经是老德的座右铭。他说在自己学习手艺,一点一点雕刻的时候,也慢慢体会到了这句话蕴含的道理。不止是对待游戏收藏,对待生活中的任何事都当是如此,从小事做起,人生没有捷径。

 

左上为官方周边,其余均为老德自己制作

  还有《神秘海域4》的媒体版、《神秘海域:德雷克合集》媒体版、《神秘海域:失落的遗产》媒体版、《顽皮狗30周年纪念画集》签名版、《美国末日》媒体版、《美国末日》急救包版……每一份都满载顽皮狗的诚意跟奇思妙想,也价格不菲。接着老德又搬出了世界各地不同版本的一般版游戏,港版初版、美版、巴西版、日版初回、日版廉价、捷克版、俄罗斯版、台版、意大利版、法国版、波兰版……惊奇于这么多版本的同时,我更佩服老德的记忆力,在旁人看来每张盘的封面都近似,老德却能不假思索的说出是哪个国家的版本,用心就体现于这里。

 

神秘海域系列铁盒版、制作人签名版、各国版本
神秘海域官方画集和漫画

  据老德介绍,这些不同版本的游戏绝大多数内容都是一样的,因为顽皮狗的作品都没什么过激的内容,在审查上一般不会出现问题。少量的例如巴西版,其中会增加葡萄牙语的配音,这是巴西版独有的,海淘过来的运费都超过了游戏本体的价格。另外还比较特别的是捷克版,也由于捷克的法律法规,当地每款游戏都必须要单独分装,所以《神秘海域:德雷克合集》这款三合一的游戏,捷克版也被拆成了三张光盘独立包装,必须把合集三张再配上《神秘海域4》同时购入零售商才给配一个专用的合集收纳外盒,简直是销售奇才。

 

这就是捷克版

  再如《美国末日》的俄罗斯DLC实体版。是的,绝大多数情况下DLC都只能通过在网上购买数字版获得。实体版非常稀少。不过老德说,里面实际的内容还是一张带着兑换码的卡片和一些赠品贴纸,并没有光盘。

 

实体版DLC,见过的请举手

  网上一直流传着一款游戏买三份,“自用、收藏用、传教用”的说法。老德早已经超出了这个范畴。不止是这三种用途,他对游戏封套上的标签贴纸都有一套讲究。不同时期厂商会给游戏贴上不同的标签,他就干脆都买一张,就算是留住了那一段时期里这款游戏独有的状态。

 

排排坐找不同

  给我们全部介绍完一遍后,上百张游戏在桌面上铺开显得颇为壮观。老德还时而调侃自己说,“就是看着吓唬人,其实只有俩游戏。”话虽是这么说,但老德的坚持始终都源于那句“SIC·PARVIS·MAGNA”,能把两款游戏收集到极致,日积月累,也成为了一笔巨大的财富。

3

  老德从小就有探险的梦想。他给我们讲了弗朗西斯·德雷克航海的故事,又以中国的航海家郑和作为类比。也许他们二者最初航海的目的各有区别,但探险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奇闻异事都一样充满魅力,最后也都对世界起到了很大的贡献。

  其实他们最初也都是普通人。

  老德停顿了一下,微微叹了口气。

  老德是一个对生活充满热情,不甘于在平凡中度日的人。每当我们佩服于他的收藏和执着时,他总会推辞,说自己做得还远远不够,同志仍需努力。他做这些也不是为了向别人证明什么,只是想对自己有意义。而且比起拥有这些游戏之后的结果,他更享受收集的过程,尤其是等待包裹时的焦虑跟期待,简直像在等未出世的孩子。这种情感,也只有真正置身事中的他自己才能领会。

  收集游戏的过程中他也遇到过形形色色的人和事,有人雪中送炭,有人落井下石。老德把这些都归为生活中的必然,没有人事事都能如意,过多埋怨只会徒增烦恼。遇到挫折放宽心态,从中磨练并提升自己才是更重要的。

 

各种版本的《美国末日》
《美国末日》媒体版

  老德认为顽皮狗制作的这些游戏完全就是艺术品,一些对游戏了解不深的人只会嚷嚷“玩物丧志”,其实是暴露了自己的无知。是好是坏姑且先不谈,起码应当先学会尊重艺术,尊重生活。与其一竿子打死,不如自己上手试一试,用心去感受之后再下结论也不迟。

  《神秘海域》和《美国末日》老德都通关了很多遍,他玩的很慢,各种细微之处都不愿意放过。一方面是为了寻找不同版本之间的差异,另一方面是他觉得这些游戏值得更认真地对待,细细品味每个情节,进一步去了解创作者们的意图,甚至是开发幕后的故事。一款游戏草草通关一遍就丢到一边,或者为了奖杯而逼迫自己玩游戏,这都不是真正爱游戏的人应有的态度,也许他们爱的根本就不是游戏本身。

  每次玩到《美国末日》的结局,老德都会反复思考,到底是放弃女儿拯救世界,还是背叛世界保护女儿。游戏中对人性的发掘完全不亚于电影,他也数次被游戏里的情节感动到落泪。又比如《神秘海域4》主角德雷克和哥哥的手足感情,即便是哥哥总是做错事,本质也不是坏人,人心就是这样复杂,并不是非黑即白,全在于自己的选择。

 

老德称这组为“一个追,一个跑”

  近两年游戏圈内对数字版游戏替代实体版的议论越来越多。最初老德对数字版游戏并不认可,现在的态度有所好转,但游戏账号里主要也还是一些会免游戏。他始终还是更喜欢游戏盘拿在手里的那种“踏实感”。他说,如果游戏机淘汰了,或者万一将来游戏公司的服务器关闭了,有这些实体游戏在手里,哪怕光盘都作废,只留下封面画保存成册也同样是个念想。但如果是数字版,那最后留下的就只有一块硬盘,难道要举着一块电子垃圾跟别人说,这就是我玩过的游戏?未免也太说不过去。不止对实体版游戏,老德对音乐、电影也都偏爱实体版。电影蓝光、音乐CD、黑胶唱片、盒式磁带,每样都不能少。通过不同的媒介欣赏不同的味道,老歌还是要用老设备听才味最正。

 

游戏原声黑胶和老德的部分音乐和电影收藏

  回忆起最早接触游戏。那时候老德还是名小学生,由于家长不支持他玩游戏,看见班上有一两名同学拥有Game Boy游戏机,这让老德羡慕不已。后来他软磨硬泡终于从邻居家孩子那借来一台,痛痛快快玩了几天。怎料好景不长,游戏机还是被母亲发现了,当着他的面母亲一怒之下就把游戏机摔了个粉碎。此后半个学期的早点钱老德都只好拿去给邻居孩子偿还游戏机的费用。

  到了PlayStation的时代,老德终于入手了自己的游戏机,但家里还是管得严,买回来也没能光明正大地玩过几次,无奈就又把机器卖掉了。不过那时候包机房正逐渐兴起,这下老德可找到了好去处。大概也是从那时候开始,他就对游戏萌生了一种占有欲,自己专门购买了记忆卡和游戏手柄,绝对不跟别人混着用,直到现在他都对那段日子十分怀念。

  高中的时候老德又买了台PS2,那时候游戏机破解已经成为主流。但老德从一开始就没有想过要破解,倒也不是说自己早早就树立起了版权意识,他不愿意破解的原因,是不想让电玩店的师傅把好好的机器拆开,还要破坏里面的结构(指焊接破解芯片),收藏家的气质已经完全显现出来。

 

这些是老德平时“玩”的游戏

  至于对盗版游戏的态度,老德倒是比较宽容。他觉得玩游戏只要开心,能有所收获就好,至于从形式上玩盗版还是正版,买普通版还是豪华版,那是每个人自己要去衡量的问题,不要与人攀比,量力而为。好比吃饭,吃饱是需要,吃美是快乐;有人觉得吃土豆白菜很快乐,也有人就喜欢红酒牛排,是不是对胃口自己最清楚,没必要相互诋毁。而盗版游戏真正的问题还是在于它会让玩家慢慢变得对游戏不再重视,今天买了10张盘,每张只看了片头动画;明天下了几十G的游戏,玩十分钟觉得无聊就卸载,这根本就不能算是玩游戏。

  切勿攀比,量力而为,是老德收藏游戏十多年来的心得。步入社会之后,他从饭店服务生做起,因为喜欢数码科技类产品,又不断学习奋斗,现在已经转到网络信息工程行业。年龄不断增长,收入不断提高,但对待工作,他还是更想做自己喜欢的事。最近他正在学习绘画和设计,打算将来能再做点与此相关的事情。他始终都在强调,不论做什么,第一要喜欢,第二要认真,三是坚持,终有一天必会有成效。

“SIC·PARVIS·MAGNA”

尾声

  双十一当天,北京西铁营万达一家新的PlayStation专卖店开张了,添田武人先生也在现场参加了开业典礼。老德带上自己游戏藏品的照片、一本UCG杂志、和“索尼百货大楼百叶窗”去找五仁叔要了签名。看到老德的收藏,五仁叔也感慨到他的执着和不易,之后在杂志上为老德写下了“感谢玩家”四个字。简单的四个字,却道出了玩家和游戏厂商之间牢固的羁绊。

  几乎所有的游戏在通关后职员名单的末尾都留有一句“Thanks For Playing”,游戏厂商感谢玩家喜欢他们的游戏,玩家感谢游戏厂商创造出如此美妙的世界。老德已经记不清十几年来在游戏收藏里投入过多少金钱,他说只是尽自己所能,用这种方式表达着对游戏的喜爱,和对游戏厂商的感谢。虽然出于媒体吸引眼球的角度,我们还是希望他能估算出一个藏品总价值的数字,但他苦想了半天最后只记得藏品件数大概有200多件,另外曾经有位老板看到老德的收藏大为惊奇,想用一辆奥迪汽车把他的游戏全换走。当然老德并没有遂了他的意,所谓“真爱无价”大概就是这么回事吧。

文/影子摩西 编/二等兵甘


后记:本文成稿于去年10月,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没能发布。按原计划是不断采访很多玩家最终汇集成一个专栏,现在这个计划也已经取消(也或者是暂时搁置?),最终留下的文章也仅有这一篇,总之还是要感谢老德和阿甘两位给予的机会和支持。尤其是老德的慷慨,采访过程中我们拍摄了大量照片,经过层层筛选拼接后在文中呈现了一部分,有些藏品的细节照片甚至是第一次在国内网络上公开,实属难得。对我个人,通过此番经历最大收获除了开眼界,更重要的是了解了游戏收藏者的心态,以及对如何在物质和精神之间取得平衡的进一步思考。

本文标题:玩家故事:“《神秘海域》收藏家”老德 - 八卦谈
本文地址:www.ttdhp.com/article/9230.html

天天动画片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