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动画片 > 八卦谈 > 中国古代史名词解释

中国古代史名词解释

八卦谈 佚名 2022-12-05 10:30:29

1.二里头遗址

位于河南偃师二里头村,发现于1957年冬。其第一至第三期遗址的碳十四测定的年代为距今3750—3600年左右,与夏代的中、晚期相当。二里头遗址规模宏大,面积达3平方公里以上。在二里头的宫殿建筑群中,一号宫殿最为壮观。由主殿、庭院、廊庑环绕的围墙所组成。整个建筑气势宏伟,巍巍壮观,象征着权力、地位和威严。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青铜器,有鼎、爵、斝、盉等礼器;钺、戈、戚、镞等兵器;锛、凿、钻、锥、刀等工具;另外还有各种镶嵌绿松石的铜牌和铜铃等。礼器反映等级身份,兵器显示出战争,这些都体现了当时“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左传》成公十三年)的社会价值取向。二里头还出土了各种玉礼器,如玉钺、玉璋、玉戈、玉刀、玉戚、玉圭等。这些玉器制作得颇为精美。在一个贵族墓中出土的用绿松石片粘嵌的大型龙形器,是中国早期龙形象文物中珍贵的精品。作为礼乐之邦的中国,玉器和玉礼器也是其礼乐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考古学者推定二里头遗址为夏朝中晚期的王都。

2.殷墟

殷商王朝后期都城遗址。位于河南省安阳市西北郊洹河两岸,面积在36万平方公里以上。发现于20世纪初,1928年开始发掘。自盘庚迁都于此至纣王(帝辛)亡国,商以此为都(约公元前14世纪末至前11世纪),共经八代十二王、二百七十三年。殷墟遗址规模宏大、遗存丰富、分布密集。包括宫殿、宗庙区,铸铜、制骨、制陶等手工业作坊区,居民区,王陵区和平民墓地等部分。出土有大量青铜器、玉器、骨角器、陶器等遗物,其中包括司母戊鼎、三联和尊等著名的精美青铜礼器。此外,遗址内还出土甲骨卜辞15万余片,这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系统文字。

3.三星堆遗址

蜀文化遗址。位于今四川广汉市西约10公里南兴镇三星村,北倚鸭子河,南有马牧河。马牧河南岸原有三座黄土堆,故称三星堆。马牧河北岸有月亮湾(今真武村),1929年因出土玉器而引人关注。1986年,在三星堆南面发掘一、二号祭祀坑,时代属商代中晚期,出土有金杖、金面罩、金虎形饰、青铜立人像、人头像、人面像、神树、尊、罍、玉牙璋、玉琮、玉瑗、象牙、海贝等大量精美器物,地方特色浓厚,制作及使用年代当在商代或更早些。后又在月亮湾以东发现东城墙,在月亮湾以西发现西城墙,在三星堆以南发现南城墙,整个城址呈北窄南宽布局,东西长1600—2000米,南北长2000米左右,面积3.5—3.6平方公里。发掘者认为此城址当为商至西周初期蜀国之都城所在。

4.内服

古时地域区划。亦称畿内或王畿,指以王都为中心向外辐射五百里的范围,属王直接治理的地区。服即服事,畿即界限。据《尚书·禹贡》及《国语·周语》,甸服属内服。另亦有以甸服属外服者。

5.外服

古时地域区划。指王畿(内服)以外地区,居住者为臣服于王的诸侯国及边远民族。《尚书》、《国语》、《周礼》等对外服有不同记述。《尚书·酒诰》:“越在外服,侯、甸、男、卫邦伯。”可与甲骨文、青铜器铭文中的相关内容相对应,反映了商代的国家结构。

6.方国

一般是指夏商周时期与中央王朝或中央王国相对而言的各地方的国家。甲骨文中的“某某方”说的就是某一方国。如商在尚未取代夏之前是方国,灭商前的周是商王朝的方国,而在其取代前朝的正统地位后则成为中央王国,各地臣服或受封之国成为其方国。

7.百姓

商周时期贵族总称。《尚书·酒诰》:“越百姓里居。”孔安国释“百姓”为“百官族姓”。孔颖达解为“每官之族姓”。《诗经·小雅·天保》:“群黎百姓。”《毛传》亦解释“百姓”为“百官族姓”。《国语·楚语下》:“百姓千品。”韦昭解释“百姓”为“百官受氏姓”。此一时期为官者以职事赐姓,如太史、司马等,其家族世代相传,故称“百官族姓”为“百姓”。战国以后用为平民的通称,见于《墨子·辞过》等。

8.宗法制

古时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形成的统治制度,以周代最为典型。其王位世袭,由嫡长子继承,称为天下的大宗,是同姓贵族的最高家长,也是政治上的共主,掌握国家的军政大权。嫡长子的同母弟与庶兄弟封为诸侯,对周王为小宗,在本国为大宗,其职位也由嫡长子继承,为下一代诸侯。诸侯的庶子分封为卿大夫,对诸侯为小宗,在本家为大宗,其职位亦由嫡长子继承,为卿大夫。从卿大夫到士,其大宗与小宗的关系与此略同。士的长子仍为士,其余诸子为平民。这些世袭的嫡长子称为宗子,百世不迁。

9.世卿世禄

周代官禄体制。周代通过层层分封,形成王、诸侯、卿大夫、士等一系列等级,各等级爵位、权力及其占有的土地、人民和财富,原则上都由嫡长子继承,次子或庶子只能分到次一等的权力和地位。由嫡长子世袭的各级贵族以族长的身份掌握着各级政权和兵权。世袭的卿大夫按照声望和资历来担任官职,并享受一定的采邑收入,称为世卿世禄。春秋后期,在卿大夫家中出现官僚性质的家臣,他们不再有封地,而是以粮食为俸禄,逐渐演变为战国时期的官僚体制。

10.采邑

亦名封地或采地。周代实行分封制,诸侯封赐属下卿大夫的封地称采邑,卿大夫的嫡长子孙可世代以采邑为食禄,故采邑亦称食邑。最初的采邑,卿大夫只是收取封地的经济收入和进行管理,而采邑的土地和居民仍直属于诸侯。到后期,随着卿大夫势力的增长,其采邑拥有的权力越来越大,独立性越来越强,已接近于诸侯的封地。

11.五等爵

周代分封诸侯依次尊卑的五个爵称,即公、侯、伯、子、男。依据《孟子·万章下》所述,其公、侯受封之地方圆百里,伯受封之地方圆七十里,子、男受封之地方圆五十里。爵称除以封地大小相区别外,也与其所处政治地位有关。《公羊传·隐公五年》记载,天子三公称公,王者之后称公,其余大国均称侯,小国称伯、子、男。另据《礼制·王制》,又以天子、公、侯、伯、子男为五等爵制。

12.三公

中国古时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据《尚书·周官》及《周礼》,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而据《尚书大传》及《礼记》,则以司徒、司马、司空为三公。另有《公羊传》以三公为天子之相,自陕(今河南陕县一带)而东者周公主之,自陕而西者召公主之,一相居于朝中,是为三公。秦代不设三公。汉代初以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为三公;后太尉废置,以大司马统领军权,将御史大公改为大司空,将丞相改为大司徒,而称三公。魏晋以后,三公之位虽常设,已无实权,逐渐变成虚衔或“优崇之位”。

13.三监

周初在原商王畿内所设监管者。周武王克商,将原商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及其附近地区分为三国,以邶封商纣王之子武庚禄父,以鄘封武王弟管叔鲜,以卫封武王弟蔡叔度,共同监管商朝遗民,称为三监。周武王死后,成王年幼即位,周公摄政,引起管叔、蔡叔怀疑,联合武庚作乱。周公奉成王之命东征,杀武庚、管叔,放逐蔡叔,而迁三监之民于成周(今河南洛阳东)。一说三监是指管叔(封于卫)、蔡叔(封于鄘)及霍叔(武王弟,封于邶),不包括武庚(封于原商都)。后管叔、蔡叔及霍叔联合武庚作乱。

14.西周

周朝早期。起于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克商,建立周朝,止于周幽王十一年(公元前771)申侯、犬戎攻杀幽王于骊山下。因国都镐京(今陕西西安西)在王畿西部,故称西周时期。此一时期国势强盛,受分封的诸侯听命于周王,少有征战,在典章制度方面多有建树,对后世影响深远。

15.共和行政

西周时期政治事件。周厉王暴虐专制,宠信佞臣,引起国人谤怨,愤而起事,攻袭厉王,厉王逃奔到彘(今山西霍县)。太子静藏在召穆公家,被国人包围,召公以自己儿子代替,太子方得免难。厉王出奔后,由朝臣召穆公、周定公二人共同行政,号为共和。共和元年(公元前841),为中国古史有明确纪年之始。共和十四年,厉王死于彘,周、召二公共立太子静,是为周宣王,共和行政即行结束。此外,还有以共和指共伯和(共国国君名和)一说,厉王出奔后,诸侯推举共伯和代行天子事,故称共和行政。厉王死,共伯和使诸侯奉太子静为王,自己回到卫国。

16.东周

周代中晚期。起于周平王元年(公元前770)东迁洛邑(今河南洛阳),止于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统一六国。因国都洛邑位于王畿东部,故称东周时期。其又可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段。此一时期王室衰微,已无能力控制局势,且所属领地逐渐缩小。周考王时(公元前440—前426年在位)封其弟为西周公(西周桓公),后传子西周威公,再传子西周惠公,又封其少子为东周公(一说韩、赵助东周叛立)。东、西周二公国分治后,周显王寄居东周,至周赧王又改居西周。周赧王五十九年(公元前256),周赧王死,秦取九鼎宝器,而迁西周公于狐(今河南洛阳南百余里)。后七年,秦庄襄王灭东周,东、西周皆入于秦。

17.春秋

东周前半期。起于周平王元年(公元前770),止于周敬王四十四年(公元前476)。因后世所传鲁国编年史《春秋》记事时间(起于鲁隐公元年即公元前722年,止于鲁哀公十六年即公元前479年)与之大体相当,故称春秋时期。此一时期王室衰微,诸侯大国争霸,多有征战会盟之事,许多小国灭亡,社会剧烈动荡。

18.春秋五霸

春秋时期诸侯国中获得霸主地位的五位国君。亦称五伯。据《孟子·告子》赵岐注,五霸是指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另据《荀子·王霸》、《墨子·所染》所述,则当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19.尊王攘夷

春秋时期齐、晋等国为争得霸主而采取的策略。“尊王”即尊崇周王的权威。此一时期周王虽已无力控制局势,但在名义上还是“天下共主”,以“尊王”相号召,既可维持大局基本稳定,促进诸侯国间的联合,又可为倡导者捞取争霸的政治资本。周襄王十六年(公元前636),王子带作乱,襄王出奔。晋文公出兵护送襄王回王都,杀王子带,即属此类行动。“攘夷”即抵御夷狄入侵。此一时期原属于周边地区的夷狄部族势力渐强,乘机侵入内地,使周初所封诸侯国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驱逐入侵者,使被灭掉的弱国得以复兴,以求华夏族在中原地区的主体地位得以巩固和延续。周惠王十七年(公元前660),狄人伐卫。次年,狄人伐邢。齐桓公均出兵相救,使卫、邢二国灭而复兴,即属此类行动。


本文标题:中国古代史名词解释 - 八卦谈
本文地址:www.ttdhp.com/article/10954.html

天天动画片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