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动画片 > 八卦谈 > 论通备武学的选材与训练——马明达

论通备武学的选材与训练——马明达

八卦谈 佚名 2023-04-18 00:33:44

侵删

这也是爸爸在90年代的一篇文章,选材自古是大事情,因材施教是一个体系是否可以有质量的传存最主要的保障之一。我还记得很清楚当年写这篇东西的初衷。90年代广东有一个非常火热的视频光盘制作公司,全国低价购入大量城乡结合部中老年武术爱好者的演示视频,冠以秘传、亲传等狗血的名头招摇四野,用十块钱换真传的“ 质朴 ”模式延续着后竞技武术时代的民间武术泡沫化大发展。当时的视频出版物数量极为巨大,其中也不乏好东西,但绝大绝大部分却是粗制滥造,倒人胃口的恶俗之物。当时我们看了许多,甚至也受邀制作类似光盘,我们是拒绝了,但部分通备爱好者想是惟利是图,还是拍摄了部分自编自导的内容,也算是圆了一次大师的梦。与此同时,为了强化我们自身的整体性,爸爸开始在《武林》杂志连载与通备有关的一系列文章,其中特别讲到了选择的问题,这是很值得品读的一篇,与《论“通备劲”》、《从通臂到通备》等均为我们认知马氏通备武学学理框架的必读物,同时也可以被视为是对传统武术传承与认知进行更为学科化认知的必读物。希望大家认真阅读。————马廉祯



选材与训练是传统武术重要的组成部分,旧时,往往被拳家视为“内场”学问,或言而不详,或秘而不宣,久之,有的竟至于失真或失传。通备武学最重选材与训练,在长时间的传习过程中逐渐形成以“因材施教,长短随宜”为核心的训练理论与方法,在当今传统武术领域中堪称独树一帜,自成体系。


通备的选材与训练理论,很大程度上源自古典武艺,故保存了某些珍贵的古典武艺训练资料,不仅有切实可行的实效性,而且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是不可多得的古典武艺史料。


武术是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遗存,在选材与训练上自然也有不少古老的传统理论与方法,可惜保存至今的并不算多。晚近以来出现在某些武术图书中的练功方法,往往夹杂有神秘玄虚的内容,有些训练手段不仅有悖于科学常理,而且还有惑乱心志、损害健康的不良效果,应属封建糟粕之类。传统武术选材训练资料传存不多的原因比较复杂,除了上面讲到的秘而不宣和言而不详之外,清末民初以来,民间习武者往往文化不高,很难将世代相传的经验心得载诸文字,师徒间仅凭指手划脚,口耳相传,自然容易走样,容易失传。此外,武侠小说内容的滥入,江湖人物的故弄玄虚,以及武术界的研究往往过于浅表,资料挖掘不够深入等等,也都是原因之一。




综览古代文献,不难发现,我们的祖先在选拔武备人材和武艺训练方面早就有不少独到的见解和成熟的经验,这些经验的中心就是古人所谓“孔子教人,各因其材”,也就是宋儒总结出来的“因材施教”四个字。此外,还有“量材器使”四个字。“因材施教”的思想是我国古代教育思想中的精萃,它影响到古代的军事训练,在古典兵学著作中多有反映。例如《吴子·治兵第三》有云:




“教战之令,短者持矛戟,长者持弓弩,强者持旌旗,勇者持金鼓,弱者给厮养,智者为谋主。”




这里所反映的似乎主要是“量材器使”,但古代军事家一般都恪守“教而后战”的原则,万不得已,不会驱使不习武艺的“市井白徒”上战场,孔子说:“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正是这一思想的千古名言。所以,“量材器使”的后面必定有一个“教”的过程,有“因材施教”的具体内容。


    


当然,选材是“量材器使”的前提,是“因材施教”的基础,所以“简选”成为古代兵学中一个专门科目。《荀子·议兵》讲,战国时,魏国有精锐部队“武卒”,其成员是在士兵中“以度选之”的。“度”就是标准,注家说:“谓取其长短材力中度者。”长短是指身高,材力是指体质和武艺基础。《议兵》对“武卒”选拔的标准有详细的记载,如与今天的体能测试标准相比,差不多相当于负重的马拉松跑,而“武卒”制度的实行比马拉松跑要早上几十年,这可以看出我国古代军事训练的严格程度。《吕氏春秋》有专门的《简选》篇,讲述春秋战国各国选拔与训练士兵的情况,如吴王阖庐“选多力者五百人,利趾者三千人,以为前阵。”“多力者”好理解,“利趾者”应是善于奔跑者。西晋时,名将马隆出任武威太守,为平定河西鲜卑的叛乱,他曾用“立标简试”的办法招募能力挽强弩硬弓的士兵,“自旦至暮,得三千五百人。”事载《晋书》卷57《马隆传》。




以不同体质和运动特长的士兵组成不同兵种,这也是“量材器使”的反映,里面同样蕴含着“因材施教”的训练原则。




关于古代简选与训练士兵的办法和制度,唐宋以后文献记载转多,情况益见清楚。举例说,如唐太宗创立了作为皇家侍卫军的“飞骑”,一直延续到玄宗天宝年间。入选飞骑的第一条就是身高必在六尺以上,不足六尺者选取五尺九寸以上,但也必须是“灼然阔壮,膂力过人。”身体条件达标后,还要进行体能和智能的测试,测试之难令人足以望而却步!据唐长孺先生认为,选拔飞骑的标准与兵部测试武举的办法大略相同,大致要经过七个测试项目,即第一射长垛,是宋太祖招兵,定立了严格的标准,首先选取符合标准者充当“兵样”,送到诸州“如样招募”。




据宋人笔记载,他并不以身高为唯一标准,往往更看重“琵琶腿,车轴身”者,显然这是健壮多力者的体态。宋代骑兵多用大分量的击打兵器,如鞭、简之类,不是相当强健的战士,不能着重甲,执铁兵,驱驰疆场。戚继光在选、练两方面都最注重实践,取得了丰富经验,形成一套理论与制度,后来成为兵家金科玉律,直到晚清,犹被曾国藩所创立的湘军遵照实行。这些,在他的《纪效新书》、《练兵实纪》等著作中均的详实的记述,我们且不必一一举述了。


前已说到,古代民间武术选材与训练的资料传存下来的极少,今天已经很难了解其底蕴,以至于不得不借助于军旅资料来推而知之。然而,民间武艺与军旅武艺毕竟有很大的不同,二者不可以等同视之。




明清拳谱保存至今者不算太少,而谈到训练的并不多,系统论述的几乎没有,拳法尤其如此。今天所见的此类资料,以我之浅见,当以太极、形意最为丰富,特别是太极,可以说已形成一整套训练理论和方法,其中凝结着许多太极名家的心智,令人敬羡不已。当然,其中有些内容比较晚出,是晚清民国以来才出现的东西,究竟那些是源渊有自的,那些是后人增益进去的,还需要进一步搞清楚才好。体育院校通用教材《武术》,一直设有专门讲运动训练的章节,但内容其本上都是新东西,看不到属于传统的理论与方法。




坦率说,如果以这本影响深远的教材为例,拿它与戏曲武功的训练系统相比,也与国画、中医的基础训练相比,同为“国粹”,似乎武术的就显得很贫乏,没有什么根深蒂固的东西,武术岂非徒有“传统”之名?显然,并非如此。不是武术没有这方面的内容,而是我们的研究整理工作,及教材编写工作都失之浅表,没有深入下去,这方面的工作远远落后于其它传统学科,跟不上武术社会实践的需要。



通备称选材为“看型”,顾名思义,就是估量练习者身体类型的意思。凡练习通备者,先要评定其身体类型,然后再设定相应的教材系统和发展方向。通备称训练为“传艺”或“练艺”,这是多数传统武术共有的词语。看型与传艺这两个方面的有机结合,构成通备武学的技术训练理论的大框架,然后被贯彻到整个训练过程中。


    


所谓“看型”,依据是“三型六类”说。一般情况下,通备将练习者的身体状况分成龙型、虎型、鹞型三种正型,三个正型以外又有三个亚型或副型,即亚龙型、亚虎型、亚鹞型,三正三亚,合起来是六类,即六种体型类别。




龙型是长大型,虎型是健壮型,鹞型是敏捷型。以正型标准衡量,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者称亚型。如鹞型的正型是短小敏捷而精悍多力者,短小敏捷而膂力不足者为其次,称“亚鹞型”。其他类推。有一个原则,气力(体能)是武艺之本,无充盈的气力则一切技巧均无从施展,故,凡正型都应该具体气力充盈这一基本条件,气力不足则居其次,非徒以外观定型也。




如我在前面曾讲到的,通备的根基全在劈挂。劈挂属于古典武艺的长拳类,强调以快捷迅猛取敌,以长刁冷抽制胜,基本风格可归纳为大劈大挂,速进速退,陡起陡落,长掣长击,是故,劈挂最适宜身躯高大而四肢颀长的人,也由于此,通备最重龙型,视龙型为三型上乘,在很大程度上,“通备劲”就是以正龙型为“样板”设定的。然而,习武者不可能都是身躯长大者,长大固然是一种先天优势,而虎健强劲同样也是一种优势,短小精悍也未尝不是优势,一言以蔽之,优势总是相对而言的,许多时候是因人而宜的。基于这样的认识,通备先贤们不断地扩宽技术兼容的范围,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因材施教,长短随宜”的训练思想得以落实,得以从容实行。




通备追求“各家拳法兼而习之”的基础是劈挂、八极的“兼而习之”,出发点是长、短兼容与刚柔互补,这在前面已经讲到。这个是李云标、黄林彪等先贤的传授,再经过李书文、马凤图、马英图等前辈的推进发扬,使之逐步走上体系化,理论化。民国初年,马凤图、马英图通过武艺交流活动,吸取了东北郝鸣九、程东阁等先生的翻子、戳脚、螗螂等艺,大大丰富了短打内容;也通过与一批太极、形意、八卦名家的交往切磋,扩大了武术视野,丰富了武术理念,从而使“因材施教,长短随宜”的可行性有进一步的发展,这一训练理论最终得以完成。




简要来说,所谓“因材施教”,就是根据“三型六类”理论,设定训练对像的教材配置,再通过教学实践进行调整,逐步确定其技术发展方向或主攻方向。一般说来,练通备者,不论其身体高低轻重,都必须练劈挂,接受严格的劈挂训练,以培植“通备劲”的基础,而且劈挂——特别是单劈手、招风手、缠额手等劲力性招势,是终其一生不能搁置的功夫。




同时,每个练习者又可以在综合训练的基础上根据身体条件设定专项发展方向,如长大迅猛者宜以劈挂为专擅,强健多力者宜主攻八极,短小精悍者宜发展翻子,灵活敏捷者可多攻戳脚,如此等等。一个人或偏于长,或偏于短,或在七刚三柔,或七柔三刚,各随其所宜,不但随其体型材质之宜,而且随其性情好恶之不同,一定要贯彻因材施教,随宜发展的训练原则。




“长短随宜”是长拳、短打各随所宜的概括。长拳、短打是古典武术多种分类学说中最成熟的一种,但练习者不必拘泥于常规概念,更不可以此长彼短为此疆彼界,“随宜”就是灵活掌握,融长短为一体。








器械方面也是如此。通备保存了许多古典器械遗珍,枪、刀、剑、棍各有精品,内容之丰富,保存古谱之多,传授之严整,真可以比之为武林中之宝地。内容多,自然就有个搏学与专精的问题。马凤图先生一贯强调,凡练通备的,棍是必定要练的,棍是入门之艺,是兼知各种器械的捷径,故应终生奉之如圭臬,朝夕摩娑,莫可稍许疏远。俞大猷《剑经》有云:




“用棍如读四书,钩、刀、枪、钯如各习一经,四书既明,六经之理亦明矣。若能棍,则各利器之法从此得矣。”




这是武学的至理名言,通备重棍显然是遵循着俞公遗教。当然,大枪是武艺的至高点,是古典武艺传存内容最丰富最完整的部分,也是中华武术人文精神的象征,所以通备视大枪为至尊。但大枪有某种特殊性,无论从那方面说,都不是每个练武者都能作为发展方向的,所以通备重大枪却不要求人人精通大枪,只是陆合源流最好要略知一二。




总之,通备传习者应依据训练对象的基本特点,以棍和鞭杆为基础,引导其向某种器械专项发展,如矫健者专攻劈挂刀、双手刀,轻捷者专攻通备大、小剑等。当然可以兼项发展,但大多数况下不宜兼之过宽,由博返约,艺贵专精,对练武者来说,的确是应该遵行的原则。




通备的训练理论丰富而质朴,可操作性很强,经过长时间的实施和验证,取得了不少行之有效的经验,有些已发展成为规范化的教程,整理这些教程是通备武学一项重要工作,目前这项工作正有序的进行着。这篇短文只能大略言之如上,缺漏甚多,错误亦所不免,如蒙慨教,是所幸也。



本文标题:论通备武学的选材与训练——马明达 - 八卦谈
本文地址:www.ttdhp.com/article/27841.html

天天动画片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