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动画片 > 八卦谈 > Daft Punk蠢朋克 | 传奇落幕,淹没一个时代的黑色史诗

Daft Punk蠢朋克 | 传奇落幕,淹没一个时代的黑色史诗

八卦谈 佚名 2023-06-06 03:17:50



She's up all night to the sun

她整夜不睡直到天亮

I'm up all night to get some

我整夜不眠去寻欢作乐

She's up all night for good fun

她整夜不睡嬉笑玩闹

I'm up all night to get lucky

我整夜不眠为了成为那个幸运儿 


《Get Lucky》2013.4.24


如果说在电子音乐历程上,有个名字如同一颗启明星般熠熠发光,对几十年后的音乐发展影响巨大,甚至称得上是现代电子乐的启蒙人,那个名字一定是Daft Punk(蠢朋克)”——流行电子音乐制作人,法国音乐新浪潮引领者。


当我们疲惫于生活的奔波时,不妨点上一首蠢朋克的《Get Lucky》,闭上眼,感受音乐轻快的节奏,你会忍不住哼起来,随着节奏悠然地打着拍子。


在那独特的嗓音下,这旋律仿佛将你与世界分隔。


无论睁着眼睛或是闭着,当你完全沉浸在音乐的世界里的时候,你的眼睛彷佛失去焦距,失去时间的概念,一切都不复存在,唯有流动的色彩伴着音乐盘桓在你的心灵世界。


这,就是蠢朋克音乐的真正魅力。


Daft Punk于第56届格莱美现场


“蠢朋克”这一名字源于1992年英国流行音乐杂志《Melody Maker》对于他们的嘲讽。


那时他们的乐队名还叫做Darlin,因为两人都是沙滩男孩的粉丝,所以便用沙滩男孩的一首歌的名字作为乐队名。


直到他们开始转型,开始接触HOUSE音乐,为了纪念这一事件,于是便将乐队名命名为Daft Punk


这一只在电子音乐甚至流行嘻哈R&B放克等等诸多领域有过杰出作品的法国乐队,以他们的叛经离道,和从复古中发掘的新锐音乐元素,让世界感受到了他们的浪漫。


从上个世纪开始,就成为了格莱美奖,MTV音乐录影带大奖与billboard(美国公告牌)上的常客,甚至一度登上《滚石》,被评为史上最伟大和最具开创力的乐队之一



蠢朋克乐队在1994年发行首支单曲《New Wave》,在2010年达到人气顶峰为科幻电影《创:战纪》配乐,并获得法国艺术及文学勋章,同时两人都获得骑士爵位。

 

2014年凭借专辑《Random Access Memories》与歌曲《Get Lucky》获得四项大奖,2016年《Starboy》登上美国公告牌百强单曲榜冠军。


在艺术作品中,
最富有意义的部分即是技巧以外的个性。


蠢朋克从一开始似乎铁了心要跟主流叛逆到底,或者说,他们想创造属于自己的流行文化。


1998年,Daft Punk推出首张专辑《Homework》,他们在音乐中收集了大量的人声素材。


2001年,推出第二张录音室专辑《Discovery》在这张专辑,Daft Punk没有过多的采集人声,而是更多的运用电子音效及演奏来构成作品。

《One More Time》由旋律与音效编织成的乐章足以引发一种新的流行文化,这也是一首舞曲圣歌。


《Aerodynamic》中Yngwie Malmsteen式的吉他演奏与低音贝斯紧紧相扣,加上夸张的人声,使作品成为一个几乎疯狂的混合体。



而这种全新的音乐风格,整整超越了时代十几年。


你可以在现在的一些热门电子舞曲中隐隐约约感受到蠢朋克音乐对于它们的影响:没有明确的歌词或者反复使用一句话,单纯是用电子音效构建起整首歌的骨架,人声部分只是无关紧要的点缀,同时降低音乐噪度,丰富细节,添加元素。

 

所以,虽然是同样的歌词或者旋律,但每次都会带来不一样的听觉体验。



著名电子音乐制作人Skrillex就曾坦言:

“2004年之后,我因为声音上的问题动了外科手术,于是再也没办法担任主唱,那个时候我仿佛跌入谷底,酗酒,嗑药,痛恨为什么这样的命运降临到自己头上。

 

这样的情况直到我看了人生的第一场电音节,那一切跟我看到过的音乐会不一样,人们随着音乐尽情摇摆,在那两个小时里,我神奇般忘掉了毒瘾,也是从那个时候,我开始成为一名独立电音制作人。”



并不只是skrillex,一些近些年来名声大噪的音乐人中,也可以看到蠢朋克的影子,如棉花糖的《alone》和Dj snake的《Turn Down for What》,都是采用《Discovery》一样的乐曲结构。

 

甚至可以说,现在所流行的电子音乐,比起《Discovery》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蠢朋克可以说真正意义上的跨越了时代,用自己的独特与叛逆,让那个时代的人们就接触到了未来。

 

而在Daft Punk所有乐曲中,最富有讽刺意味和叛逆思潮的,莫过于《Interstella 5555》——松本零士和蠢朋克合作推出的音乐动画。

 


动画大概意思是宇宙中外星人摇滚乐队,被唯利是图的经纪人所绑架,并把他们洗脑和伪装成地球人。他们被包装成流行歌星,送到地球表演,并被百般摆布,只为征服流行曲排行榜。

 

这部动画在动画史上也是独树一帜的,不同于迪士尼和皮克斯的动画,它长达一小时,却没有任何对白,也没有注上一句歌词,只用音乐来渲染气氛和暗示剧情的走向。



《Interstella 5555》更像是科幻电影、MV、动画片、老派歌剧与默剧的糅杂体,各种元素融合得很好,让人记忆深刻。

 

透过《Interstella 5555》这部科幻动画,或许可以看到蠢朋克对于当今乐坛的某种看法。


许多特色鲜明,有实力有抱负的乐队,在资本的运作下,以登上流行音乐榜单为荣,可是,殊不知在追名逐利的同时,为了迎合大众,迷失自己音乐风格的同时,也迷失了自我。


更有,影片中四位主角被改造成地球人的方式竟如此轻松,在机床里倒个模上个色就完成了,仿佛在讽刺如今资本塑造一位流行歌手,就像生产线上加工罐头一样简单。


传奇谢幕
——亲手按下毁灭自己的炸弹按钮


今年的2月22日,传奇电子音乐组合Daft Punk以MV《Epilogue》表示组合解散。



在一片寂寥之中,两个机器人渐行渐远,只剩下无边的荒漠里两串孤独的脚印。


许久,领头的机器人似乎下定了某种决心,转过身来,对着同伴掀开上衣——哪有一个起爆的开关,机器人沉默地看向同伴,一切尽在不言中,同伴也沉默地按下开关,‘滴——’,尖促刺耳的警铃声响起,显示屏亮起了倒计时,‘60——,59——,58——’



最终,倒计时归零,机器人被炸成齑粉。


爆炸的瞬间,空中飞散的零件和弥漫的硝烟,就宛如寒风中绽放的玫瑰,凄凉而美艳,那是她最后的风华。

 

视频最后,响起了蠢朋克的经典歌曲《touch》,伴随着朝阳的徐徐升起,节奏开始变得欢快,音乐里的情绪也越发高涨,似乎在暗示着什么。也许,蠢朋克组合的消逝背后,意味着一个旧的机器人组合的拆分,而这个世界上又多了两位伟大的艺术家。


这,也是他们最后的叛逆。



还记得那时我第一次看到他们时,还跟同学津津乐道他们独特的造型,和那极具未来感的风格。


蠢朋克曾说:

“看着机器人与看着偶像不同。我们不是人类,所以变得更像一面镜子,人们只需要看着我们,听着我们的创作度过美好时光,我们是谁并不重要。”


戴上头盔只是为了决心与主流文化中“明星”的做法背道而驰,不在媒体中以面具示人,纯粹只为音乐。


 

蠢朋克代表的是新世纪艺术化的电音,伟大的艺术品不必追随潮流,他本身就能引领潮流。


可身在潮流之中,又怎能不被裹挟?21世纪的创作趋势更把娱乐奉为主阵地,商业催化作用的娱乐化浪潮导致艺术的本身地位渐渐丧失主体性和标志性,艺术可以创造娱乐,但艺术没想到娱乐毁了它。

 

机器人组合之所以带上面具,就是为了让人们把目光只对准他们的音乐,可他们似乎也没想到,十多年后,他们也因那独特的造型登上了时尚男装杂志封面。


“以渺小启程,以伟大而终”


对于我个人而言,听到蠢朋克解散的消息无疑是心情复杂的,从16年到现在,等来的不是他们的新专辑,而是他们解散的消息。


纽约乐队LCD Soundsystem的名曲《Daft Punk Is Playing at My House》足以见识他们的影响力。LV2008年的秀场也使用他们的音乐。在法国电影《巴黎电幻世代》里,男主角一句“电音我只听蠢朋克。”

 

《年轻的教宗里》教宗问,“现在最伟大的乐队是谁?”答:Daft Punk”


这个组合对于我,对于整个音乐界,都有着太大的影响,从1993年到2021年他们经历了Disco时代、Techno时代、Trance时代、EDM时代


传奇落幕,但他们的音乐却永远不会落幕。

 


END -

(*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作者:风间

公众号:黑胶盒子

本文标题:Daft Punk蠢朋克 | 传奇落幕,淹没一个时代的黑色史诗 - 八卦谈
本文地址:www.ttdhp.com/article/32819.html

天天动画片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