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动画片 > 八卦谈 > 乌龟辟谣大会!龟壳真的没有感觉吗?乌龟的寿命都很长吗?

乌龟辟谣大会!龟壳真的没有感觉吗?乌龟的寿命都很长吗?

八卦谈 佚名 2023-09-25 10:36:49

龟壳都没有感觉?错!

乌龟的寿命都很长?错!

实际上,关于乌龟,或者说这个龟类动物群体,我们的很多认知都是错误的。

Q:动画片里,乌龟在关键时刻能把龟甲轻松脱掉,这是真的吗?

A:当然不是。龟甲由上部的背甲、下部的腹甲,以及连接二者的甲桥组成。龟甲就像人类的脊椎和肋骨一样,保护着柔软内脏,是乌龟身体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龟甲看起来像是完整的一块,实际上是由大约50块骨骼(不同种类数量不同)组成的。所以,乌龟根太不能下自己的龟甲,就像人类无法脱掉脊椎和肋骨一样,这样的行为对乌龟来说是致命的。

 Q:乌龟没有耳朵?

A:乌龟虽然没有外耳,但有中耳和内耳。在乌龟的眼睛后方有两处鼓膜,可以保护乌龟的中耳腔。外界的声音从鼓膜传递进来,再继续传递到内耳。

因为耳部的构造,乌龟对通过空气传播的声响不太敏感,但对通过地面传送的声响却十分敏锐,而且只能听见低音。科学家还认为,乌龟耳朵的平衡功能比听觉更重要。

 

Q:龟甲这么硬,应该没有痛感吧?

A:如果有人这么说,你一定要告诉他,这是错的。许多人认为,龟甲跟人类的指甲和头发一样,是由角质层构成的,不会传递感觉。这个观念曾导致了非常可怕的实验,但最新研究表明,乌龟身体的所有部分都是有感觉的,包括龟甲。

龟甲(包括很薄的背甲边缘)的角质下分布着丰富的神经、血管和高密度的结缔组织。哪怕只是轻轻地触摸龟甲,龟甲下的神经也能感觉到。

乌龟不仅能感觉到触摸,在取得信任的前提下,它们还会伸出脖子,享受抚摸,甚至主动靠近人类。所以,对待乌龟要温柔一点。

 

Q:乌龟的性别是靠温度决定的?

A:是的,难以置信吧?乌龟的性别决定方式属于环境决定型,在孵化时,如果温度较高,胚胎更可能发育成雌性,而温度较低,更可能发育成雄性。这是因为乌龟体内有一种“双性基因”,在温度较高时可以阻止胚胎发育成雄性。除了乌龟,蛙类、鳄鱼、蜥蜴的性别也会受到孵化温度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气候变暖,这些动物的生存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目前,海龟已经受到了极大的影响,部分地区的海龟中雌性的比例达到了80%以上。如果我们再不想办法改善的话,可能在若干年以后,海龟就完全不会有下一代了。

 

Q:玳瑁可以吃玻璃?

A:当然不可以。玻璃的性质非常稳定,在各种化学条件下都不容易发生反应,胃酸也无法溶解玻璃,而且坚硬的玻璃很容易划伤消化道。那这则谣言是怎么产生的呢?这要从玳瑁的食谱说起。

玳瑁是一种杂食动物,喜欢吃鱼类、虾、蟹和软体动物,不过最常吃的还是各种海绵。不少海绵中都含有二氧化硅,这是制作玻璃的原材料之一,所以很多人误以为玳瑁可以消化玻璃。

玳瑁的背甲上有色彩斑斓的花纹,曾作为制作饰品的原材料,玳瑁也一度成为人们大量捕杀的目标。1982年,玳瑁被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合会列为濒危物种,在1996年升级为极危。但现在世界范围内仍有很多人捕捞玳瑁,相关保护工作也难以开展。

 

Q:乌龟都很长寿?

A:其实,龟类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长寿。常见的红耳龟的寿命约为15年,中华草龟的寿命约为50年,而家养的宠物乌龟的寿命则更短。总的说来,乌龟的寿命长短与体型有一定联系:越长寿的乌龟体型越大。例如,现存体型最大的陆龟加拉帕戈斯象龟体长可达1.2米,体重达300干克,寿命最长可达200岁,海龟的寿命也普遍较长。

科学家认为,部分龟类的寿命很长与染色体末端的端粒结构有关。端粒负责保护染色体的完整性,以及控制细胞的分裂周期。细胞每分裂一次,染色体的端粒就缩短一些,当端粒不能再缩短时,细胞就无法继续分裂了。但已有研究表明,长寿龟类的细胞在分裂时,端粒缩短的速度很慢,甚至没有缩短,还出现了增长的现象。不仅如此,在同一只龟的不同组织中,染色体端粒缩短的情况也有所不同。

 

Q:乌龟会假死吗?

A:乌龟没有假死状态,只有冬眠状态。当气温降到15℃以下,乌龟就会慢慢进入冬眠次态。冬眠时,它们的头、尾、四肢都会缩进壳里双目紧闭,不进食,也不排泄。在夏季,乌龟会大量进食,储存能量,以度过漫长的冬眠期。

冬眠时,乌龟的各个组织器官会得到修养和恢复,扺抗力也会增强,还能让它快速发育,有利于第二年的生长、繁殖。如果在野外发现冬眠的乌龟,不要打扰它,让它尽可能安稳地度过整个冬眠期;如果是人工养殖的乌龟,则需要主人给予极大的耐心和细心的照顾。

气温回升后,乌龟感知到温度变化,就会苏醒过来,恢复正常饮食和活动。


本文标题:乌龟辟谣大会!龟壳真的没有感觉吗?乌龟的寿命都很长吗? - 八卦谈
本文地址:www.ttdhp.com/article/40314.html

天天动画片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