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动画片 > 八卦谈 > 京剧历史上那些声名显赫的票友

京剧历史上那些声名显赫的票友

八卦谈 佚名 2022-11-24 19:17:16

京剧连载 2022-01-14 12:00


红豆馆主(1871–1952年),满清皇族,姓爱新觉罗,名溥侗,字厚斋,号西园。人称“侗五爷”。不仅昆乱不挡,而且生、旦、净、丑皆能,又精通音律,能戏颇多。谭鑫培、王楞仙、黄润甫皆为友好。陈德霖、李顺亭、罗寿山(百岁)、梅雨田等名家亦曾向其传授京昆剧目。所演《定军山》、《天雷报》、《空城计》、《碰碑》、《清风亭》、《打棍出箱》、《连营寨》等,深受谭鑫培赏识。《镇潭州》、《八大锤》、《拾画叫画》等向王楞仙所学,尤其《奇双会》之赵宠,逼肖王楞仙,而且此戏能李桂枝、李奇三个角色。《阳平关》、《战宛城》之曹操,神似黄润甫。《金山寺》为陈德霖所授。《连升店》之店家,为罗百岁亲传,曾与四兄溥伦(叙斋)合演此剧,伦四饰王明芳,一时传为佳话。《乌龙院》宋江、《宁武关》周遇吉、《琴挑》潘必正、《九莲灯》傅奴、《雷峰塔》白娘子、《芦花荡》张飞、《青石山》王半仙、《风筝误》丑小姐等各行当之角色,演来均有独到之处。尤其《群英会》一剧能演周瑜、鲁肃、曹操、黄盖、蒋干五个角色,且均能出神入化。被誉为“票界大王”。余叔岩、言菊朋、系啸伯等均向其问艺。


   载涛(1887–1970)号野云,为溥仪胞叔。武生票友,即能长靠又能短打,更擅猴戏。其武工扎实,所演《铁笼山》、《金沙滩》、《白水滩》、《水帘洞》、《安天会》等,深为内行所称道。其《安天会》,与杨小楼同出一师,均为张淇林亲授,后李万春曾得其指点。除武生戏外,还能演《青石山》的周仓、《贵妃醉酒》的杨贵妃等。梁小鸾即曾向其学过《醉酒》。


   周子衡(1815–1905年)同治、光绪年间程(长庚)派名票,学程达到乱真的地步,曾得到程大老板的赞许。汪桂芬、余胜荪、王风卿等均曾向其请教。周氏原为金店老板,后被同仁堂聘为文书。据说他的声带,天生的酷似大老板。


   孙春山(1836–1889年)人称“孙十爷”,曾任前清兵部车驾司郎中、会同馆监督。精通音律腹笥渊博。为光绪年间著名青衣票友,艺宗胡喜禄和陈宝云两位名家,深得此二位赏识。余紫云、陈德霖等均曾受其教益,其盛名享誉京师。


   包丹庭(1881–1954年),为北京富绅。酷爱京剧、昆曲,曾从王福寿学文武老生,并向侯俊山问艺。原为春阳友会票房之票友。其《水斗·断桥》能演白蛇、青蛇、许仙、法海、小和尚、神将、水族等剧中所有角色,所演许仙堪称一绝。梅兰芳、尚小云、雪艳琴、赵啸澜、叶盛兰等均曾向其请教。


   袁克文(1890–1931年),号寒云,为袁世凯次子。昆乱不挡,生、旦、净、丑皆能,其丑角表演尤为出色,常演于江西会馆。


   夏山楼主(1897–1962年),本名韩慎先、字德寿。其祖父韩麟阁曾为清吏部官吏。曾自开古玩店,后与陈彦衡学戏,对谭派唱腔颇有研究并讲究字韵。曾于高亭唱片公司灌有唱片,颇有影响。其拿手戏为“三子”,即《法场换子》、《桑园寄子》、《辕门斩子》。余叔岩曾从其学《南阳关》唱腔,并传韩《战太平》唱腔,互相传授。


   章小山(1888–1966年),曾名晓山、晓珊、行五。王(瑶卿)派票友,酷爱王派艺术苦心钻研,言谈举止都尽力模仿,曾得王氏真传,极为神似,由于他扮相也酷似王氏,故有“假王瑶卿”之称。曾与言菊朋、程玉菁、王蕙芳、金仲仁、南铁生、包丹庭等名家合作演出,被誉为“票友青衣领袖”。原为铁路局职员。四十年代曾于铁路俱乐部分两天演出一至四本《福寿镜》,由王吟秋扮演寿春,王瑶卿偕王门众弟子往观。为一时之盛。解放后,经王瑶卿举荐到中国戏曲学校任教。


   卧云居士(1891–1944年),满族,姓爱新觉罗,名毓铭,后改名玉钦,别名赵静尘。祖父清凯世袭奉恩将军。师承龚云甫,灌有唱片传世。


   张伯驹(1898–1982年),别署冻云楼主,余派老生,常与余叔岩切磋技艺,并从钱宝森、王福山习武工。《别母乱箭》为常演剧目。曹与田桂凤、梅兰芳同台演出,杨小楼、余叔岩、程继先、王凤卿等曾为其傍演《失·空·斩》。1930年与李石曾、齐如山、梅兰芳、余叔岩、冯耿光等组织“国剧学会”。


   蒋君稼(1901–1966年),别号星翠馆主、玉笋词人。曾被誉为“票界旦角祭酒",与朱琴心、林钧甫、臧岚光并称为票友中“四大名旦”。曾与陈德霖、杨小楼、余叔岩、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筱翠花、程继先、朱素云、姜妙香、裘桂仙、言菊朋、卧云居士等合作演出。高亭、蓓开、维克多、谋多利等公司,均灌制其唱片传世。


   由于票友大部分都具有一定文化素养,常一起相互切磋技艺,从剧本剧情到声腔音韵及剧中人物,进行推敲和研究,对京剧的发展与繁荣,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为京剧事业培养和输送了不少优秀演员。票友登台演出称为“票戏”,在刊登的姓名之间,须加上一个“君”字。客串演出时,一般在戏报或水牌子上均称“某处”,如:孙处(菊仙)、许处(荫棠)、双处(澜亭)、金处(秀山)、德处((王君)如)、龚处(云甫)等。专业演员曾贬称票友为“丸子”。当票友有了一定的造诣后,有的便转为职业演员,称作“下海”。但票友下海须先拜“带道师”,方可取得“梨园公会”的会籍,才能算是正式演员。清政府禁止旗人演戏,若旗人票友下海即注销旗籍。

   在京剧史上,由票友下海遂成一代名家的老生有:


   张二奎(1813–1860年),名土元,字子英,堂号“忠恕堂”。原为清工部都水司经承,24岁曾以票友身份在和春班客串演出,后正式下海,曾为该班班主。咸丰年间与大奎官共组双奎班。是“奎派”老生创始人,为京剧老生三鼎甲之一,曾兼任精忠庙首。


   卢胜奎(1882–1889年),人称“卢台子”,出身仕宦之家,因考试不中后人梨园。为程长庚赏识,搭人三庆班,演孔明最为拿手,有“活孔明”之誉。擅编剧,三庆班所演《三国志》连台本戏,即出自他手笔。为萧长华义父。


   孙菊仙(1841–1931年),人称“老乡亲”,原名濂,字宝臣,号锡年、学年。出身粮行,原为天津雅韵国风社票友。光绪十二年(1886年)为内廷供奉,为“孙派”老生创始人。


   刘景然(1844–1929年),出身酒行,原为丰润县票友。后拜孙菊仙、张胜奎为师。子刘盛通。


   许荫棠(1852–1918年),原名德善、字秋山,出身米商,原为翠峰庵票房之票友。“奎派”老生,有张二奎复生之誉。擅演王帽戏,《打金枝》为其拿手,人称“许八出”。子许德义。


   汪笑侬(1858–1918年),满族,原名德克俊,字润田,号仰天、孝侬。原为翠峰庵票房之票友。被誉为“梨园儒伶”,为“汪派”老生创始人。


   刘鸿声(1875–1921年),原名鸿升,字子余,号泽滨、泽宝。曾为刀剪铺学徒,原为翠峰庵票房、塔院票房之票友。先习净后改老生,1918年继谭鑫培任正乐育化会会长。


   王又宸(1883–1938年),名国栋,字痴公,号幼臣。原籍山东掖县,生于北京,又宸原在当铺学徒,后从艺下海,为谭鑫培之婿,子王士英,工武生。


   郭仲衡(1880–1932年),原名权,别名善有增。出身中医,下海后佐程砚秋多年。子郭少衡。


   言菊朋(1890–1942年),蒙族,原名锡,字菊朋,号延寿,别名悟陶。曾任蒙藏院录事,父为清末举人,世袭清朝武官。原为春阳友会、清音雅集、言乐社票房之票友,曾拜红豆馆主为师。1923年以票友身份请假随梅兰芳赴沪演出,因此以“请假唱戏不成体统”的罪名而被革职,遂下海成正式演员。为言派老生创始人。子少朋、小朋,女慧珠、慧兰,二文婿陈永玲,儿媳张少楼、王晓棠、孙兴朋,外孙陈霖苍。


   管绍华(1902–1981年),原名家骏,满族,原为铁路局、协和医院票房之票友。1937年与王玉蓉合演《四郎探母》,一炮而红。并灌制了唱片,曾有“探母管”之称,遂下海为演员,灌有唱片30余张。曾任白城京剧团团长。


   孙筠卿(1905一]998年),职员出身,40年代曾与李玉茹合作演出,后下海为正式演员。1993年仍粉墨登场演出《渭水河》、《碰碑》。擅绘画,曾多次举办个人画展。子孙岳、儿媳李韵秋。


   陈大镬(1910–1988年),原为杭州公路局职员,从陈福奎问艺,1931年与梅兰芳演出《四郎探母》,1938年正式下海,并拜余叔岩为师,曾组镬声剧社,有“杭州余叔岩”之誉。


   奚啸伯(1910–1977年),满族,原名承桓。原为机关职员。祖父裕德为清大学士。父曾任度支部司长,早丧。为燕居雅集票房之票友,曾得清逸居士指点,曾拜李洪春、言菊朋为师。1929年正式下海,为奚派老生创始人。子延宏,媳杨玉娟,女延苓,孙中路。


   李宗义(1913–1994年),出身职员。1936年拜王庾生为师。1939年拜鲍吉祥为师,原为天津中南国剧社票房之票友,后正式下海,成为著名高(庆奎)派老生。子李光、李欣、李岩,儿媳沈健瑾、孙畹华、刁丽。


   周啸天(1913–1980年),字叱云。12岁拜张春樵为师,原为天津票友后下海,1937年拜马连良为师,1963年于天津市戏校任教。


   王琴生(1913年生人),出身医生。初习铜锤花脸后改老生,师事刘砚亭、德少如、张连福、宋继亭等。1936年拜谭小培为师。1960年任江苏省京剧团副团长。84岁仍粉墨登场于京、宁、沪演出。子少生。


   纪玉良(1917年生人),原名纪云峰,又名纪英甫。曾在铁路局工作,从马四立习艺。20岁即下海,又从陈秀华等习艺。1971年于上海戏曲学校任教。女纪秀云,女婿李长春。


小生票友下海成为名家的有:


   德(王君)如(1852–1925年),满族公爷,为礼烈亲王的后裔,宣宗时文华殿大学士穆彰阿之孙,其父曾为侍郎。原为翠峰庵票房之票友,初工青衣后改小生。光绪二十年后主持该票房,为此被革除家庭注销宗谱,从而促使他正式下海,为金仲仁之师。


   金仲仁(1886–1950年),清代皇族,本名爱新觉罗·春元,世袭奉恩将军,曾从张晓山、茹莱卿、姚增禄、曹心泉习艺。曾为翠峰庵票房、肃王府票房之票友,下海后拜德琚如为师。与王瑶卿交谊甚厚,常年辅佐荀慧生,与张春彦、芙蓉草、马富禄被誉为“四大金刚”。曾任长安戏院第一任经理,五十年代任教于中国戏曲学校。弟子有高维廉、高维儒、董维贤、王维筠、苏维明、周维俊、关维芳等“十三太保”。子金玉书。


旦行票友下海成为名家的有:


   朱琴心(1901–1961年),名诱,号杏卿。曾是协和医院票房之票友,为该院英文速记员。]923年下海成为正式演员,与四大名旦及徐碧云并驾齐驱,有六大名旦之誉,故于台湾。


   南铁生(1902年生人),原为铁路局职员,曾向王瑶卿请益,1938年正式下海,有“汉口梅兰芳”之誉。


   黄桂秋(1906–1978年),原名黄德铨,号荫卿,别署桂轩主人。原为铁路局职员,1927年拜陈德霖为师。下海后曾组“正谊社”,为黄派青衣创始人。


   臧岚光(1912一1980年),曾与朱琴心、蒋君稼、林钧甫被誉为“票友四大名旦”。1930年拜王蕙芳为师,下海后曾组班演出。


   丁至云(1920–1989年),原名学秋,别名学芳。1948年拜梅兰芳为师,下海后曾组“丁至云京剧团”。


   童芷苓(1922–1995年),原为天津永兴国剧社票友。1939年拜荀慧生为师,次年自组苓社。1945年拜梅兰芳为师。1995年因病故于纽约。


老旦票友下海成为名家的有:


   龚云甫(1862–1932年),名瑷,又名世祥。玉工出身。为南官园华兰习韵票房之票友。原工老生后经孙菊仙建议改演老旦。下海后一举成名,光绪三十年(1904年)为内廷供奉,为卧云居士、李多奎之师。


   文亮臣(1878–1938年),满族,曾为居士。师承罗福山。


 净行票友下海成为名家的有: 


   穆凤山(1840–1912年),原名长寿,字凤山,人称“小穆子”,满族。原为翠峰庵票房之票友,学张奎官,曾拜“大奎官”刘万义为师。下海后曾搭四喜班。光绪十一年(1885年)为内廷供奉。1893年私离升平署至沪。始创花脸行西皮二六板。 


   庆春圃(生卒年不详),满族,下海后曾搭春台、四喜班。铜锤、架子、武净皆能,尤擅短打。世称“庆四”,与黄润甫并称“黄三庆四”。


   黄润甫(1845–1916年),满族,曾在内务府当差。原为翠峰庵票房之票友,后拜四喜班的朱志学为师,下海后搭三庆班,被选人内廷供奉。有“活曹操”美誉,世称“黄三”。侯喜瑞之师,麻穆子原名春山,曾为工部挑笼子出身。后卖私酒。下海后人四喜班,曾拜孙菊仙为师,被选人内廷供奉,有“假黄三”之称。1925年病故。


   金秀山(1855–1915年),号金麻子,满族。原为翠峰庵票房、风流赏月票房之票友,拜何桂山为师后正式下海。光绪三十年选人内廷供奉,子少山承其衣钵。


   郎德山(1867–1917年),回族,北京票友,拜金秀山为师,下海后曾搭四喜、春台、天福、宝胜和等班,被选人内廷供奉。吴松岩(1904–1988年),回族,北京票友,1937年拜金少山为师。下海后正式搭班演出。子吴钰璋,儿媳沙淑英。


丑行票友下海成为名家的有:


   刘赶三(1816–1894年),原名宝山,号芝轩,字韵卿,堂号保身堂。曾一日连赶三场,被同人讽为“赶三”,遂以“刘赶三”为艺名。药业出身,为天津侯家后群雅轩票房之票友。初习老生后改丑行。下海后先搭永胜奎班,后人三庆班。后被选人内廷供奉,曾任精忠庙首,为“同光十三绝”之一。


   德子杰(生卒年不详),人称“麻德子”。曾在内务府当差。下海后为三庆班著名武丑。


   傅小山(1880–1934年),满族,幼练五虎棍,动作敏捷,后拜许福雄习武丑。曾佐周瑞安、杨小楼。光绪三十年(1904年)选人内廷供奉。马富禄之师。

本文标题:京剧历史上那些声名显赫的票友 - 八卦谈
本文地址:www.ttdhp.com/article/8831.html

天天动画片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扫码关注我们